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圖書管理及其模式也需要作相應調整以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在圖書管理的過程中,圖書管理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管理員既是圖書館信息庫的建造者和維護者,又是保證相關圖書信息及時高效傳遞的高生產者和操作者。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圖書管理在傳遞信息中的高效作用就理所當然成為圖書管理員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圖書管理模式 繼承與創新 人力資源管理
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以知識為核心資源核心動力的新社會經濟時代。一方面,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增長,對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計算機、現代通訊、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使圖書館工作的內涵不斷擴大并延伸。圖書館在內部管理以及對外服務的形式和格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傳統的觀念、方法和技術已不能適應當今圖書館現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時對于圖書管理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圖書管理模式的轉變
1.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形成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
知識管理的定義為,在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組織的知識成為組織智慧的循環,從而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決策。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表現在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自覺運用知識管理的思想、理念來指導日常管理工作。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無論對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最終都要實現以服務為中心實現知識的價值。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推行知識管理首先要走出傳統圖書館的管理誤區,形成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通過組織開發必要的環境和條件來推動社會知識的創造和傳播,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從而不斷提高文獻資料的利用率。提供主動的、高層次的服務以及獨特的信息產品,以滿足全社會對全方位的、綜合的知識信息需求。立足于知識管理的共享性,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積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識資產,加快內部信息和知識的流通,實現組織內部知識的有效共享。圖書館還應關注知識的組織與開發,重視知識需求與應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信息的功能與效益。
2.不斷更新知識,建立起現代管理知識結構
適應時代的不斷發展,成為一名現代化的圖書管理人才,不僅需要要掌握圖書館學、情報學知識,還必須掌握計算機應用、外語以及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因此。培養優秀現代圖書管理員的關鍵就是繼續教育,不斷吸取新的技術和思想,其內容包括專業知識更新和網絡應用知識兩方面。專業知識更新是圖書館員知識結構的核心,是區別于其他領域人才知識結構的主要標志,它是圖書館員從事圖書館業務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更是完成圖書館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使圖書館員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以最佳的工作狀態服務社會。
3.建立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系統,實現知識的有效共享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知識的傳播具有很大的外部效應,這種外部效應是正向的,因此所產生的社會價值遠遠大于對于個人而言的個人價值。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系統是實現知識管理的工具,是一個有助于知識收集、組織和傳播的管理技術的集合,是使知識可以脫離個體而具備專家性、綜合性、完備性和系統性的軟件系統。因此我們應立足于知識管理的共享性,通過建立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系統,通過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加快內部信息和知識的流通,實現組織內部知識的有效共享。
二、如何更好發揮圖書管理人員的作用
1.改革圖書館傳統組織結構,構建學習型組織
在傳統的圖書館組織結構下,員工之間交流十分有限,不具備高效率、創造力的特點,從而使得信息的傳遞比較滯后,這已經無法很好的適應當前瞬息萬變不確定的時代環境。特別是目前遠程讀者、遠程教育、數字圖書等對圖書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調整并適當的改變傳統圖書館的組織結構,使其從傳統的等級模式向扁平的網絡模式轉變,簡化信息的傳送機制,以實現有效的知識共享。組織結構模式的改革需要通過實施知識管理,使圖書館構建起學習型組織,通過不間斷的“終身學習”而始終保持活力。
2.培養現代網絡管理人才以適應信息傳遞機制的變遷
如今的時代可以說是信息時代,人們的許多經濟活動或社會活動都是圍繞著收集、處理、吸收信息而進行,,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正在不斷被遠程教育和數字圖書等取代,用戶足不出戶即可通過網絡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這對于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也提出的挑戰,這要求我們要有技術過硬的網絡管理員,分專業、分層次、多樣式地供給讀者知識信息,及時準確地為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用戶提供優質的網絡服務。
3.建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是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然而在傳統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員流動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導致了圖書館管理人員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并沒有達到最優化,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體是人,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是順利推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前提,通過轉變管理觀念,更新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人力資源的最優整合及高效運作,真正更加有效的創造、傳播、共享知識信息。
三、圖書管理模式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
1.圖書管理模式應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做到真正的與時俱進
當今時代是一個以知識為核心資源和核心動力的新型社會經濟時代。這意味著知識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主要資源之一,從對社會資源配置的角度上來說,不能僅停留在對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上,應逐漸重視對知識與信息的收集、獲取、整理、利用及創新,從而更好的實現對知識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加的對信息資源的需求,作為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館應以全新的視覺審視和研究知識管理理論及應用方法,認清新形勢新趨勢,及時轉變自身管理方式,有效運用知識管理相關原理方法,強化其知識傳播功能、服務功能和教育功能,不斷優化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合理組合,使之適應知識經濟和創新時代的要求。
2.圖書管理模式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進行調整
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圖書管理的模式和方向也應有所差異,在整體的圖書管理框架下,結合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選擇適合自身的圖書管理方式,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把互聯網上的圖書資源以及自身的圖書資源更好的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的做到信息這個特殊的知識能夠得高效、合理、及時的傳遞,真正的做到信息資源的共享,從而更好的服務于自身的發展以及社會價值的實現。
總之,21世紀將是知識需求不斷的高速增長的世紀,信息是否能夠及時高效的獲取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增長的速度,而圖書管理的有效運行將會更好的發揮出傳遞信息的作用,現代化的圖書管理模式應該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發揮知識導航的功能,使之更加有序化和最優化,最終形成知識庫,供用戶使用。作為在建立知識寶庫中有著重要作用的圖書管理,其傳統的服務已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滿足不了現代客戶的多種需求,我們應該根據形勢的發展創新圖書管理模式,使之可以更好的發揮出知識傳遞中介的作用。
責任編輯: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