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名畫在第11期的《青年文摘》介紹:寒假,我有幸與部分模聯同學代表學校參加了哈佛大學模擬聯合國大賽。臨行前,模聯老師按照國際交流慣例,再三提醒隊員們購置西裝、襯衫、高跟鞋、絲襪……我不敢怠慢,奔波于商場選試各類正裝。模聯會議開幕這天,我們所有的參賽隊員,穿著整齊的套裝,表情莊重嚴肅。我被分配在特殊委員會——奧委會,是一個小會場,在這里見到一位來自美國本土的金發男生,卻被他的穿著嚇了一跳:爆炸頭、牛仔褲、運動夾克和運動鞋。更讓我們瞠目結舌的是,走進會場,我們眼前呈現的,是清一色的休閑打扮。到處都是爆炸頭、牛仔褲、運動夾克、匡威鞋!先前那位美國哥們早巳樂顛顛地跑去招呼他的同伴了。而我們幾個中國女生站在門口,面面相覷:穿成這樣也參加國際交流?更讓我們震驚的是,這些代表有著極好的表達能力。恐怖主義、世界氣候、奧運會與世界女性……這群休閑人類對國際問題的深入研究、對熱點事件的了如指掌、對危機問題的關注,以及傾聽時的專注,表達的自然、熱烈、幽默,著實讓我驚詫、感慨!我們突然發現自己訓練有素的舉手投足,在這樣的場合里是如此蒼白和僵硬。時常看到電視上表演節目的小朋友,畫著濃妝,唱歌跳舞,僵硬地搖頭揮手微笑,一看就是刻意訓練的結果。除此之外就沒有更自然的表達方式嗎?發自內心的微笑,哪怕不夠整齊,會不會更美;更打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