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裂果的過程和原因
(1)裂果的過程。果實裂果是指果實表皮或角質層以及果肉開裂。裂果的發生部位、開裂方式和開裂形狀多種多樣。在果實的梗洼部、中部、萼洼部均可發生裂果。大部分的果實裂口為縱向發生。也有橫向或斜向發生的不規則裂口、或放射狀裂口。
從果實的膨大期至果實采收期都可能發生裂果。樹種不同,品種不同,成熟度不同,裂果發生的時期不盡相同,裂果的程度也不同,大多數果實都是發生在果實速生期。
(2)果皮結構特性引起的裂果。裂果敏感性與果實大小和形狀無關,但與果皮細胞分裂期長短和果皮結構有關。果皮細胞分裂期短的品種容易裂果。果皮薄、結構較松、細胞間隙大的品種也易裂果。研究表明,果實裂果與果皮角質層和表皮細胞排列有很大的關系。
(3)水分變化引起的裂果。成熟期降雨是誘發裂果的主要氣候因素。一般來說,在降雨量大的年份裂果率高,反之則低。另外,降雨引發裂果與雨水滯留果面的時間密切相關,短時間大雨,雨后天晴果面很快干燥,不易引起嚴重裂果,而長時間小雨或雨后果面潮濕凝露,會引發嚴重裂果。
土壤水分也是影響裂果的重要因素。在果實生長前期土壤過分干旱又不能及時澆水,進入轉色期至成熟期如連續降水或遇暴雨,或過量灌水,使土壤水分急劇增大,根系快速吸收水分,果實膨壓增加,導致表皮脹裂出現裂果。
(4)礦質營養缺乏引起的裂果。裂果還與土壤缺素有關。鈣是細胞壁的重要結構成分。它與果膠質結合形成鈣鹽,增加了原生質的彈性:減弱質膜滲透性,增強了細胞的耐壓力和延伸性。也增強果皮抗裂能力。鉀能維持細胞較高滲透壓和膨壓,可為細胞分裂、細胞壁延伸及細胞擴張提供動力,使細胞加速生長成為可能。2防治措施
果實的裂果是一種遺傳、生理及環境等諸多因子影響的結果,并非是采用單一措施即可解決的問題,需要從選育和選擇適宜品種、加強土壤水肥管理、化學試劑處理、采用套袋等綜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減輕裂果的程度,提高優質果率。
2.1選擇適宜的品種
減輕裂果最經濟但需經多年努力才能見效的方法是選育抗裂果品種,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宜品種。不要把易裂果品種栽種在多雨的地區,特別是成熟期多雨的地區。再就是要注意高緯度地區的品種,種植到低緯度地區也易出現裂果。
2.2適宜的土、水、肥管理
新建果園應選擇沙質壤土,若在排水不良和黏土地建園的,應加強土壤管理,增施有機肥;對于土質過分黏重的要摻沙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能:果園內種植綠肥、豆類或間種套種低矮稈經濟作物,保持果園內地面高度覆蓋;適時適量灌水,及時排水,維持穩定適宜的土壤水分狀況。避免土壤水分劇烈變化,這些措施對防止裂果都有一定的作用。
2.3噴施化學藥劑
葉面和果面噴鈣對防裂果有一定的作用,采前7~21天噴布0.3%的氯化鈣溶液1~2次,對防治國光蘋果的裂果有明顯效果,可使裂果率減輕到0.6%以下:櫻桃成熟期噴鈣也能起到減輕裂果的效果。
2.4果實套袋管理
果實套袋是提高果實品質的一項有效措施。套袋后果實所處的微環境(溫、濕度)相對穩定,這延遲了其表皮細胞、角質層和胞壁纖維的老化,果皮有了較大的韌性,且發育穩定和緩,提高了果皮抗破裂的能力:套袋使果實不與雨水接觸,對減少裂果率有顯著的作用。套袋前應先噴1次殺蟲殺菌劑。拆袋時應分兩次進行,先撕開果袋,讓果實適應外界環境后再去除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