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死亡》中,詹姆斯博士在參觀臨終關懷醫院時,看見墻上有一幅字,上面寫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醫院的齊大夫為他解釋這幅字的含義:“這第一個‘老’字,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照顧服侍老人。第二個‘老’字是代詞,指的是自家的雙親。這第三個‘老’字是名詞,包括普天下所有的老人,具有一種抽象的意味。”
“老”能作代詞嗎?從來沒聽說過。從字形上看,“老”表現的是一個手里拿著拐杖的老人形象,本義是年老,衰老。《說文解字》說“七十曰老”。
“老”的用法頗為豐富。按其本義講,“老”是名詞,也可作形容詞,如“尊老愛幼”“男女老少”;可作動詞,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廉頗老矣”;可作副詞,如“老不吭聲”“老長老長”;還可作詞綴,如“老二”“老兄”“老虎”,等等。但是,“老”沒有代詞的用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這句話體現了孟子的社會理想,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影響。這句話的意思是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其中第一個“老”字用作動詞,作“敬愛”講;第一個“幼”字也用作動詞,作“愛護”講。“及”是動詞,有推己及人的意思。第二個“老”和第三個“老”的含義相同,指的是長輩,都作名詞。“吾老”指自家的長輩,“吾”是代詞,“老”在這里并不是特指雙親。
(選自《咬文嚼字》2010年第2期)
【趙海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