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形成審計監督的整體合力。審計、組織、紀檢監察等部門要密切聯系,互相配合,形成監督整體合力。審計部門是專門履行審計職責的國家機關,審計人員是肩負監督責任的“經濟衛士”,這一角色定位決定了審計部門和審計工作者必須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組織部門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牽頭單位,應提前向審計部門提供審計對象名單,合理安排免、審、任的時間差,為審計部門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組織保證。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跟蹤監督,既要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排除干擾,掃清障礙,又要防止審計人員的瀆職行為,使離任審計始終保持較高的信譽度和特有的威嚴。
二要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經濟責任審計能否板起面孔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人員的認真態度和負責精神,因此,必須把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要教育審計人員正確處理對國家和集體負責與對領導干部個人負責的關系,走出人際關系的怪圈,擺脫市儈作風的羈伴,按章辦事、從嚴治審,使每一份審計結論都能經得起組織的檢驗、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檢驗。
三要落實審計工作責任制,建立和完善主審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要加強對審計結果的監督,對有爭議的審計結論要認真組織復審。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嚴格執行審計法規,工作認真負責的審計人員要大力褒揚;對工作中不負責任,以審謀私的要嚴肅批評,情節嚴重的,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要積極營造誰瀆職誰負責,誰違規誰受罰的監督環境。
四要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的“陽光操作”。在干部離任審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要通過召開座談會、通報會和個別走訪等形式,擴大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和群眾參與度,廣泛發動群眾,拓寬取證渠道,加強民主監督;要充分運用內審的成果和民主理財、政務公開、財務公開的有關資料,幫助審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審計結果公示制,還群眾一個明白;要認真對待群眾的質疑,對群眾提出的疑點,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辨析真偽,不留疑點,不留空白點,真正做到全程“陽光操作”。
五要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運行機制。要建立和完善經常性審計、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大任中審計比例,實現監督關口前移,并逐步建立起以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為主、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及專項審計調查相結合的新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機制。搞好以政務公開、財務公開為主體的民主監督,注意發揮內審、聯審和會審的作用,把審計的基礎工作做在平時,使之經常化、制度化。同時,繼續抓好經濟責任審計規范化建設,制訂完善經濟責任審計操作指南,審計結果運用配套管理辦法、審計對象分類管理辦法、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辦法及操作細則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運行機制,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運作。
(作者單位:遂川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