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的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終于告一段落,但紅色在中國仍在蔓延。
中國共產黨因為這三十年來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這一點在我們的報道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仍很難借此推斷這個黨是否真的先進。
如果還貼近現代中國的實際,那么,這種已經過時的紅色運動,還會被推進嗎?
西安的街道上擠滿了旅游客車。這座位于陜西省西北部的城市,人口有兩百萬,城市多沙塵。在1949年奪取對其他地區的控制之前,毛澤東及共產黨在陜西根據地上度過了十三年。
現在,每位游客只要花150元人民幣,就可以觀看一部叫《保衛延安》的劇作,該劇向觀眾再現了1947年的一次重要戰斗——共產黨擊退了國民黨,保衛了根據地,國民黨最后逃亡至臺灣。
中國擁擠不堪、污染嚴重的首都北京也掀起了這一活動,除了政治宣傳片《建黨偉業》在北京各影院熱映外,還以食物給人民灌輸黨的思想。
“紅色經典”是一家東北特色餐館,主要提供煨燉的高淀粉食物,餐廳裝飾有文革時期的大字報,店員穿得都像紅衛兵。負責“紅色經典”北京大學城地區分店的肖圓說:“有一個工作單位要在周四包下整個餐館,來慶祝黨的生日。”
三十年來,中國卓著的經濟改革使中國擺脫了孤立,并最終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對于許多中國老一輩的人而言,“紅色旅游”能勾起他們對于年輕時代的回憶。
《保衛延安》具有現代中國風格,該劇制作是由實行自由資本主義的沿海省份浙江省的一位商人提出的。在官方宣布計劃要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后不久,洪家成于2005年開拍《保衛延安》。2010年,身形圓胖的洪家成僅在這一旅游地就收獲了2000萬元,而該地僅僅是他所握有的六個旅游地之一。
他在市政府的鼓勵下,計劃要再投資280萬元來大規模翻修延安老城區,該區位于一座殘破的古塔周圍。新華社報道稱:僅2010年,前來參觀的140萬游客就為該市創收76億元,比2009年增長40%。該市計劃到2015年一年接待游客200萬名。
在建黨之年于延安附近出生的老兵毛冠榮現年90歲。他曾在護城之戰中戰斗過,他說他很喜歡這部劇。他頭帶綠帽,胸前掛滿了勛章。他說他和建國的其他戰友都很感謝紅色旅游,因為它能帶來對歷史的認同。政府負責照顧他,他說:“我在看劇時,還以為是在做夢。看見美好今日和艱難往昔的對比,我當然很高興。”
來源:路透社2011年7月6日
編譯: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