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人們通過口頭和信件傳播新聞,并在小酒館和咖啡館分發小冊子、新聞紙和廣告傳單。“尤其是咖啡館,那是一個自由交談之處,人們可以閱讀與評論形形色色的印刷新聞。”一名觀察員指出。
現在,新聞業正逐步回歸到咖啡館時代。互聯網更具參與性、社會性、多元性和黨派性,能復興大眾媒體時代之前話語的精神氣質。這將對社會和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在過去的十年中,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放棄報紙和電視新聞,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跟進新聞。最引人注目的是,普通老百姓越來越多地參與編譯、共享、篩選、討論和發布新聞:Twitter讓任何地方的人發布他們所看到的;機密文件被成千上萬的網站公布;移動電話可以追蹤到阿拉伯起義的新聞;美國龍卷風的畫面被張貼在社交網站和在電視新聞上顯示;日本地震期間,一段業余采集的視頻在YouTube上點擊率多達1500萬次。
不只是讀者正在挑戰媒體精英,包括谷歌、Facebook和Twitter在內的技術公司也已成為重要的新聞渠道。名人和世界各國領導人,包括奧巴馬和查韋斯,直接通過社交網絡來發布更新。
原則上,每一個自由主義者都應該慶祝。更具參與性和社會性的新聞環境,具有顯著的多樣性和廣闊的新聞來源,這是一件好事。一個曾經依靠《休斯敦紀事報》來理解世界的得克薩斯人,現在可以收集來自各種不同來源的信息。而獨裁統治者則面臨更多的擔心。但即使這樣,兩種擔心正在顯露出來。
第一種擔心是“問責新聞”的喪失。縮減稅收減少了新聞媒介中調查性和地方性政治報告的數量和質量。但事實上,互聯網孕育了問責制的新形式。越來越多的非營利機構,如ProPublica、陽光基金會和維基解密都樂于幫助填補媒體監管下留下的空白。
第二種擔心是黨派之爭。某種意義上說,黨派新聞的日益普及值得歡迎。過去許多人,特別是右翼美國人,從不關注左傾的美國電視臺是否傳達了他們的意見。但隨著新聞的傾向性愈加明顯,政治和真相的實現困難重重。
有什么是必須要做的呢?新聞業務的轉型不可阻擋,試圖扭轉這種局面的行為注定失敗。但個人可以采取一些步驟減輕憂慮。作為新的新聞生產者,他們可以讓事實一絲不茍,讓新聞來源透明化。作為消費者,他們可以興趣廣泛,并堅持標準。雖然這種轉變引起擔憂,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在嘈雜的、多樣的、響亮的、爭論的和刺耳熱鬧的新聞業環境中,咖啡館又回來了,盡情享受吧!
來源:英國《經濟學人》2011年7月7日
翻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