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侏羅紀蜘蛛化石
侏羅紀蜘蛛化石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是目前為止被發現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那可是1.65億年前侏羅紀中期的蜘蛛喔!由于蜘蛛身體較脆弱,保存完好的蜘蛛化石非常罕見。
二、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
1984年,印度地質學家丹納杰·莫哈比發現了一條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巨蟒的化石。這條巨蟒盤繞在一堆恐龍蛋的旁邊,在巨蟒包圍圈中還有一只剛剛孵出的小恐龍。這個化石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蛇類吃恐龍的直接證據。
三、鱷魚糞化石
鱷魚糞化石被發現在美國切薩皮克灣西海岸的沙灘之下。據考古學家說,1500萬年前,鯊魚在吞食鱷魚時,鱷魚腸內仍存有未排出的糞便,于是便形成了現在我們看見的鱷魚糞化石。
四、源泉南方猿化石
科學家在南非發現了兩具19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骨架化石。這種靈長類動物被稱為源泉南方猿,它們擁有較長的腿和向前突出的鼻子,還有超長的前臂和靈活的足。
五、史前巨魚化石
史前巨魚身長可達9米至15米,曾經占據著海洋生態系統的頂端。這種巨型魚類曾經被認為只擁有很短的進化過程,不過,古生物學家對這些收藏在博物館內的化石標本進行重新鑒定后才發現,它們是被冤枉了,這些動物可能擁有相當長的進化歷史,大約生活在1億年前的海洋中。
六、遠古神秘生物體化石
一組被認為可能是地球復雜生命體最古老案例的化石可能屬于21億年前的遠古生物體,目前我們還叫不出它的名字。這些化石呈扁平的盤形,直徑約13厘米,上面有齒狀邊緣和輻射狀裂縫。
七、巨型企鵝化石
美國古生物學家近日在秘魯境內發現了一只生活于3600多萬年的史前巨型企鵝化石。這種巨型企鵝身高達1.5米,體重約為54千克至59千克,全身覆蓋著淺灰色和棕紅色羽毛,以魚類為食。與此前出土的其他種類企鵝化石不同的是,這種巨型企鵝保存完好的前肢上也有羽毛。這表明,這種史前巨型企鵝很早就進化出了鰭狀肢,并已成為優秀的游泳健將。
八、蜂巢化石
史前黃蜂繭被稱為蹤跡化石,距今已有7500萬年。史前黃蜂與現代黃蜂很相像,它們在恐龍的巢穴旁邊建起各種形狀的蜂繭,它們的生活環境與旁邊的恐龍巢穴相似,由此古生物學家們也可以間接了解恐龍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