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邕(yōnɡ)江邊放孔(kǒnɡ)明燈。只見江邊上到處都是放孔明燈的人,可熱鬧了。
但是風太大了,孔明燈根本就無法放飛。爸爸說:“今晚風太大了,我們就看看風景吧。”我聽了急忙說:“不,我就是要放孔明燈。”爸爸只好同意了。我和媽媽又拿出孔明燈,點好蠟燭(là zhú),準備放飛,可一連放了好幾盞(zhǎn),都以失敗告終。這時候,我才冷靜下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分析(xī)孔明燈飛不起來的原因,然后又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決定等風小一些的時候再放飛。我在心里默(mò)默祈禱(qí dǎo):風呀風,你小點兒吧,再小點兒吧。風居然真的小了,我們連忙點上蠟燭,隨著蠟燭的燃燒(rán shāo),孔明燈像吃飽(bǎo)了一樣,肚子圓鼓(ɡǔ)鼓的,慢慢地飛了起來,并且越飛越高。這可把我樂壞了,我對爸爸說:“您真棒(bànɡ)!”爸爸說:“這是咱們一起努(nǔ)力的結果呀!”我和媽媽都很開心。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只放飛了一盞孔明燈,但這是我們全家人努力的結果,所以對我來說,這次的經歷更加難忘、更加開心、更加有意義。
簡評:本文敘述了小作者一家放孔明燈的經過,特別詳細記述了遇到困難時一家人是如何解決的,連小作者當時的心理活動都敘述得十分完整、生動,突出了這次經歷的意義和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