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星河灣、中海、龍湖、綠地等知名房企在上海光明正大的大幅度降價銷售,在業內造成一輪相當大的轟動,被稱之為“搶收華東”行動。
近期的樓市幾乎成了新聞的主角,在“金九銀十”的尾巴上頻出“大動作”。上海一度成為焦點,人稱上海的樓市實際降價情況比媒體描述的還要厲害。
10月中下旬,星河灣、中海、龍湖、綠地等知名房企在上海光明正大的大幅度降價銷售,在業內造成一輪相當大的轟動,被稱之為“搶收華東”行動。
面對此輪上海樓市降價潮,連潘石屹都在微博上直呼“萬萬沒想到”: “上周有人問我,房價會降嗎?我列出了四個可能先降價的城市,萬萬沒想到從上海先開始降價了。我列出了幾家可能先降價的公司,萬萬沒想到這幾家上半年銷售不錯的公司先降了。為什么?”
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輪降價潮,還會引起如此大的退房糾紛,也沒想到其他城市接下來又會有什么樣的新動作。
上海房價降降降
近期,上海樓盤紛紛大幅降價,引發了老業主的打砸風波。10月30日,上海房管部門基金提出要求:如果開發商讓房價降幅超過20%,需要重新備案。
10月21日,中海御景熙岸宣布,將在售精裝修樓盤均價從2.2萬元/平方米下調到1.7萬元/平方米。次日,以前買房的老業主到售樓處要求開發商給說法,開發商沒有給出結果,業主便打砸售樓處。25日晚11時,中海御景熙岸售樓處深夜開盤,緊急售房,引來近干名業主搶購。26日中午,售樓處門口又聚集了二三百名老業主,要求開發商或退房,或補差價;開發商向業主表示,可通過法律程序解決。中海降價幅度超兩成,沒有申請備案,網上預售備案被緊急叫停。11月4日,中海降價樓盤恢復網簽,但價格已低至6.5折。
嘉定新城板塊新盤龍湖酈城,推盤價-從1.8萬元/平方米直降到1.4萬元/平方米,10月22日,上百名老業主沖擊售樓處。 綠地秋霞坊的成交均價一直維持在1.6萬/平方米元左右,但在10月底,綠地秋霞坊新推出的房源,已以跌破1.3萬元/平方米的價格促銷。因相比之前1.8萬元/平方米的差距太大,業主們拉著橫幅,圍聚綠地售樓處,要求退房。
從不輕易降價的豪宅市場也啟動降價。十一黃金周期間,上海豪宅項目長泰東郊、西郊別墅各自下調售價達20%-25%,同樣作為豪宅的星河灣降價20%。得此消息后,老業主們隨即加入退房潮……
降價向全國蔓延
大型房企降價銷售潮雖然是在上海爆發,但這種“輻射式”效應已經有蔓延趨勢。作為房地產行業中具有標桿作用的幾大一線城市,影響最為明顯,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降價行動,同樣如火如荼。
業內人士表示,樓市是否真的到了傳說中的拐點,除了一線城市的標桿作用體現,還要看此輪降價潮是否會繼續向二三線城市傳遞,并且,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小陳是上海一家房地產中介的售樓員,負責嘉興板塊樓盤推介。他向記者表示: “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坐我們的看房班車過去看房了,而在以前,幾乎都是滿車。現在就算打折,成交也相當清淡”。可以看出,部分二三線城市,同樣受到了影響。成交量大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購房者的心理預期與實際售價仍存在較大差距,他們似乎還在繼續觀望,等待進一步降價。
面對一線城市所引領的這一輪樓市降價潮,其他部分典型城市幾乎也是火速響應,多數城市出現量價齊跌,而房企的促銷手段也是花樣百出。如溫州有樓盤打出“買房送寶馬”的宣傳口號;海口超四成樓盤降價,最多打出降30%的優惠;南京“金九銀十”成交量大跌50%,而住宅庫存量卻飆升,創下新高,樓市大打營銷戰;成都、天津、西安、重慶等地樓市也同樣出現不同程度降價。
地產中介再現關門潮
事實上,本次降價潮對全國地產中介的影響,遠不止少了一些客戶那么簡單,地產中介關門潮悄然出現。
媒體報道,進入11月,中原地產在深圳市將裁員2000人,并關閉100家大小門店。中原地產回應稱,消息并不準確,但仍會針對市場,做一些人員調整。
11月4日,廣州中介行業的巨頭合富輝煌也傳出將裁員20%的消息。
對此,中房信CRIC·研究中心評論員表示,中介是二手房市場最機動、最靈活的力量,也是二手房市場的晴雨表,在市場走弱的時候,可通過控制帶看量、虛擬較低的客戶報價等手段,來說服房東降價。從未來市場趨勢看,隨著一手房降價的越來越普遍和中介力量向買方的靠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賣方對價格的預期發生改變,二手房市場也將緩慢地由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這一論點似乎無形中印證了樓市的轉向。
總理表態政策不會松動
在大的變化面前,政策也是市場最關注的方面。在樓市調控政策一浪高過一浪,房價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時,市場開始猜想,政策是否會出現一定的松綁?但中央的態度擊碎了這一猜想。
從今年年初起,溫總理在多次談及房地產調控時,都明確表示“加強房地產調控”。目前,面對部分城市調控的初現成效,溫總理依舊表示: “對于房地產一系列的調控措施,決不可有絲毫動搖,目標是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對于各地出現的“房鬧事件”,政府也表示,此事屬于市場行為,不干涉。
對于目前的市場情況以及政府的態度,中國銷售額最大的房地產集團萬科認為,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已經轉向,并表示,未來幾個月里,情況可能將變得更加糟糕,銷售量和價格會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