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Web程序設計類課程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課程定位不明確、課程之間內容交叉重復等問題,提出了建設Web程序設計課程群的概念,并從教學內容、實驗內容、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與實踐。實踐證明,課程群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質量,有利于培養符合產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課程群;Web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1)09-56-02
0 引言
高校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之一,是面向我國的軟件產業培養大量的程序員,為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培養大批的急需人才。隨著軟件行業的快速發展,Web應用開發成為了軟件行業中的就業亮點。如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更多的Web開發的理論和應用知識,就成了軟件工程專業Web開發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為了有效完成Web開發類課程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我們提出了為軟件工程專業建設Web程序設計課程群,從課程群的教學內容、實驗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體系三個方面開展了教學改革和實踐。
1 Web課程群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1.1課程群的內涵
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課程建設改革的一個發展趨勢,它注重系列課程的整體優化和交叉性,對積極推進高校課程教學改革、師資隊伍管理和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罢n程群”的概念有別于傳統的“系列課程”。一般認為“課程群”是為完善同一施教對象的認知結構,而將本專業或跨專業培養方案中若干門在知識、方法、問題等方面有著邏輯聯系的課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課程體系。課程群具有兩大內涵:一是關聯性,課程群雖以課程間的知識、方法、問題等邏輯聯系為結合點,在課程群建設未實施前,這一關聯尚屬內隱,而在課程群建設伊始,這一關聯不斷外化,并在實際教學中促使學生的認知遷移實現貫通;二是整合性,課程群通過對課程的重新規劃、設計,填補原先課程間的空白,刪除原先課程間的重復,體現群內一門課程對另一門課程的意義,并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一門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整個課程群的關系,從而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1.2課程群知識體系建設
由于種種原因,軟件工程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相關課程定位不明確,課程之間內容交叉重復等問題,著力進行軟件工程課程群的建設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要措施。我們從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入手,研究Web課程群中各門課程科目的設置情況?,F有的課程包括“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庫原理與技術”、“JAVA程序設計基礎”、“JAVA Web程序設計”、“Web程序設計”、“Web數據庫技術”、“動態網頁設計”、“SQL Server 2003編程”等。這些課程科目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內容交叉重復。例如,“JAVA Web程序設計”介紹了JAVA
Web開發環境的編程實現,而“Web程序設計”課程中主要介紹了ASP編程實現Web應用,“Web數據庫技術”課程中則主要介紹了PHP+MySQL技術實現Web開發?!皠討B網頁設計”課程與以上三門課程有交叉內容。因此,以此為基礎,一方面我們需要修改人才培養計劃,設計出更加科學的課程群的課程科目;另外一方面,從主要知識點一主干課程一課程群的構建思路著手,達到目標明確、層次分明、定位正確、強化基礎、拓寬專業知識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我們將Web課程群的課程科目分為了兩個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和應用技術模塊。Web應用開發也是程序設計。程序設計中不能忽略算法設計。目前軟件工程專業的課程開設中,往往是在已經開設了編程語言設計課程之后,才開設“數據結構”課程,結果直接導致了學生非常重視編程語言的語言和命令的使用細節,卻忽視了算法設計的重要性,這也使得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算法的意識非常淡薄。為了強調程序設計和算法的重要性,建議將“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學期,加強對學生算法能力的訓練,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進行Web數據庫編程之前,要開設“數據庫原理與技術”課程,為后繼的數據庫編程打下基礎?!癑AVA程序設計基礎”與“JAVA Web程序設計”這兩門課程應該設置為相鄰兩學期的聯系課程,在開設了“JAVA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之后,在學生具備了面向對象編程思想,并掌握了JAVA基礎編程后,再開設“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JAVA編程技術內容非常多,“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將重點介紹JAVA在Web環境的應用開發,以滿足當前大量Web應用開發人才的需要?!癢eb程序設計”、“Web數據庫技術”“動態網頁設計”課程針對ASP、PHP技術做了介紹,與JAVA Web平行,故建議在此三者中選擇其一作為重點,增加理論與實訓課時,進行持續性教學。
2 課程群實驗內容體系改革
根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為培養Web應用開發方面的應用型人才,加強學生對Web編程技術的掌握,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進行理論教學內容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對實踐內容進行了改革。
Web開發課程群的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二是能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可以應用在產業開發中的編程工具、編程技能,培養學生的系統編程思維。基于以上原則,我們嘗試了將試驗課程體系分解為四個層次:基礎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專業創新性實驗。
第一層次—基礎性實驗,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相關學科基本實驗技能、操作規范和動手能力,增強實踐意識,加深對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
第二層次一設計性實驗,它是基礎性實驗的延升,側重專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他們初步的系統分析和設計能力。
第三層次一綜合性實驗,面向就業崗位的技術需求,側重于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工程推理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第四層次——專業創新性實驗,注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理論運用、工程實踐的能力。以這四個層的實驗體系促進理論向應用的轉化,知識向技能的轉化。
在實驗內容具體安排中,我們倡導“基于項目的教育與學習”。項目設計與實現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工程能力和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實驗內容設計應充分體現出項目設計的思想。在各層次的實驗中,將一個完整項目作為案例,通過該案例項目將實驗的主要內容貫穿起來。在具體的實施中,將案例項目分解為項目模塊分布到整個實驗中。這些項目模塊之間是密切相關的,前一次實驗是后一次實驗的基礎,以此讓學生體會到系統開發的連續性。例如在“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的實驗教學中,通過設計、實現一個簡單的留言系統來將分散的實驗課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前期的分析與設計,在實驗課程中正式實施。在課程的第一次試驗中,要求學生設計留言系統的第一個頁面:留言輸入的表單頁面。在這次實驗中,只需要HMTL+CSS的內容就可以完成;第二次實驗,要求學生將輸入的留言信息寫入到數據庫中,這需要利用JSP來實現對數據庫服務器的連接、寫入操作,實現留言信息的保存;隨著理論課的推進,在學習了JSP的基本對象后,試驗中利用JAVA語言編程,實現留言信息的分頁瀏覽顯示,以及對留言回復的管理功能。這樣,學生每一次實驗都是在完成前一次實驗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樣的實驗設計更有助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的工程能力。
3 課程群教學模式體系改革
在理論教學中,我們不僅僅是教語法知識、開發工具,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將一種具體的開發技術、開發工具應用到實際需要中,因此我們采用大量案例進行理論授課。案例教學是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的一種,也是現代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不受限于教材本身,將知識點貫穿在一個個案例中,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引導、講解,啟發學生對基本知識、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傳授知識與技能的目地。
在實驗教學環節,我們提倡開放式實驗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式實驗教學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真正的工程項目開發和應用環境中學習。在實驗中,要求學生以項目開發為主線,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整合專業知識、技能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開放式實驗項目以及相關信息被發布在網頁上,學生隨時可以登錄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了解開設的實驗項目、時間安排、實驗室安排、指導教師等信息,并根據自身的學習計劃和興趣進行自主選擇。在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中,還提供了實驗指導書、實驗參考書、電子教案、電子書籍、實驗操作課件、網絡鏈接、實驗教學視頻、多種軟件工具等資源,這些資源將為學生選擇項目提供必要的信息。
無論是在理論教學中,還是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提倡“做中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觀念,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為學生的積極參與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結束語
從軟件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高質量軟件人才隊伍是軟件產業發展的支撐,因而培養實用型、復合型的軟件人才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各類高校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之一。Web程序設計課程群的建設有助于課程內容的融合與分解、實踐與理論并重,為培養高素質的軟件工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我們對重慶三峽學院軟件專業的web開發類課程,從教學內容體系、實驗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改革措施是可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