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網絡的生命周期以及網絡技術的三個層面出發,通過對從結構化布線技術、網絡認證級的測試評估、全網網絡故障診斷等網絡技術方面和學生就業方面的調研和分析,闡述了基于工作項目的《網絡測試與監控技術》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并開發了課程標準。
關鍵詞:網絡測試;網絡監控;網絡運行
Research of the System and Standard of the Course“Technology of Network Testing & Monitoring”
(Wuhan Institute ofTechnology CHEN QingZhangY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bling technology,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certification of network, fault diagnosi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opening the course “Technology of Network Testing & Monitoring” from the lifecycle of network and 3 aspects of network technology.
Key Words:Network Testing Network MonitoringNetwork Running
1 引言
隨著用戶對網絡依耐程度的增加,網絡的正常運行變得越來越重要。當網絡設備配置與調試完成、網絡結構化布線工程測試并驗收后,網絡進入正常運行階段。然而,大量的故障隱患、安全漏洞,包括操作不當等,都會造成網絡癱瘓,所以,洞悉可能的故障隱患,發現潛在的安全漏洞,判斷問題的發生原因,或者防患于未然,或者挽狂瀾于既倒,或者亡羊補牢,都需要對網絡進行有效的測試和監控。
2 課程體系設置的動因分析及其課程標準開發的研究
2.1 課程體系設置的動因分析
從網絡技術的演變和發展分析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一些新技術已經或即將成為熱點:如無線WIFI、IPV6、LAT(局域網驗收)、全光網絡、LTE/4G以及IP語音和視頻等等技術。我們知道一個網絡的生命周期應包括四個過程:
規劃設計:良好的網絡性能是從規劃開始的,應從未來實際應用的響應需求,分析網絡的性能需求,規劃和設計系統體系架構。
部署(安裝與驗收):即指網絡設備的采購、安裝與驗收等各個環節的有效布局。
管理與優化:網絡生命周期過程的90%以上的時間是處于管理與優化階段,就是網絡根據應用需求的不斷變化而進行調整,以保障應用的安全、穩定和速度。
故障診斷與排查:在網絡運營階段,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當出現故障時,如何盡快查明責任和原因,在最短時間里排查,且預防性地的采取一些措施,并主動避免故障地發生,以保障網絡不間斷地、安全地高速運行。
對于網絡而言,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層面,應用層、網絡層、基礎設施層(不能完全與
OSI七層協議對應),無論未來技術如何演變發展,都是在這三個層面上不斷進化的:
應用層:是指從各個過程點(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等)的時間響應,判斷應用性能瓶頸或故障出現在什么部位或由什么原因導致。
網絡層:若由于網絡本身原因,則應該判斷是由于什么原因導致故障的發生或性能的下降,如某種流量、某個端口、某條鏈路或某臺服務器出現何種故障導致。
基礎設施層:包括承載網絡的銅纜、光纖、無線、移動通信等,如果這些基礎設施本身存在著不符合相關標準或規范的情況,則無法保證運行在其上的網絡及其應用的穩定高速和安全。
因此,如何使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三個層面的知識點,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舉一反三,保持知識體系的與時俱進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調研,我們還了解到:結構化布線技術已經由一代的簡單安裝提升到了二代的設計、測試、監理及維護的全面結構化布線系統的層面上來,因此,我們在課程設置方面僅僅只是涉及綜合布線內容是不夠的。
另外,在高級的局域網管理方面也由早期的只針對單一互聯設備的調試和配置提升到包括全網級的測試評估、網絡故障診斷以及協議分析等的層面上來。
新增加數據中心的管理與維護是目前IT行業最關注的事情之一,其涵蓋了從布線技術、網絡技術、測試技術以及電學、熱學空調等諸多技術及其組合的問題。
新增加的局域網認證測試、故障診斷與協議分析也是面對實際工作中的大量網絡系統問題而提出的新的技術問題!
不論網絡技術如何發展,歸根結底,都是在基礎設施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上不斷演變的過程。增加《網絡測試與監控技術》課程,恰恰能使學生掌握從不同視角去透視整個網絡,全面地了解整個網絡的運行狀態;同時也能讓其運用所學的網絡知識綜合分析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就業的崗位和方向分析
根據調研和統計,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方向:
系統集成商和運營商及專網的代理公司
其主要職責和工作范圍是:
綜合布線和網絡的設計、安裝、配置、測試、驗收、維護工作;
網絡系統的售后維護及故障診斷;
運營商及專網的布線系統、網絡系統和網絡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
運營商接入和代理,包含不同級別用戶網絡的維護、測試和故障診斷。
工作崗位和職責為:
一是綜合布線技術,這不僅僅要求其會安裝、會打線、打模塊、走線這些初級的技術,而且還要求了解國家相關標準(GB50312/GB50311),具有設計能力,測試監理能力以及維護能力的全面綜合布線技術;
二是網絡管理和維護技術,要求網絡維護人員不光要熟悉網絡互連設備的配置安裝,還要了解國家標準(GBT21671),熟練掌握網絡測試、網絡驗收、網絡故障診斷技術;
三是網絡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與維護技術,數據中心的標準化設計建設和維護,是幾年前開始在國外流行,我國也于今年正式推出(GBT50174)數據中心標準。只有了解掌握數據中心的設計安裝維護技術,才有可能真正滿足目前用人單位對于這種新技術的人才需求。
第三方檢測機構或監理公司
主要職位是網絡監理師或監理員
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理公司在國內是一個比較新興的行業,在這個行業里往往是一些有名望的老技術專家主導,他們迫切的需要已經掌握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新技術的新鮮血液,這個職位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對計算機網絡和綜合布線從項目的設計、實施流程、設備的入場檢測、施工驗收、項目驗收等全系列的技術把關。
企事業單位的信息中心
第三就業方向是企事業單位的信息中心,主要職位是網絡管理員,網絡維護工程師,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對企事業單位內部的布線系統、網絡系統和網絡設備的調試,驗收。企業網絡的測試和故障診斷,桌面系統網絡終端的維護。只有能夠全面掌握前面所說的綜合布線技術、網絡測試故障診斷和維護技術以及數據中心技術才有可能滿足崗位要求。
運營商的數據部門
主要的職位是網絡工程師
由于現在互聯網技術的流行,基于IP網絡的應用越來越多,各大運營商現在都在進行著技術轉型,將業務轉到IP網絡上來,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責是各種數據業務的性能評估,WLAN業務網絡的安裝調試及維護,重要鏈路的故障診斷、故障排查、日常維護等,因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掌握上述的基本網絡技術、測試技術、維護故障診斷的技能,還要求了解掌握最新的網絡發展動向和技術。
因而,對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首先應以市場為導向;且能夠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知識的實用性和潛在價值,讓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從容應對復雜的網絡結構和狀況,;另外還應具有前瞻性, 學生畢業后面對不斷發展的網絡新技術可以迅速理解掌握,成為“即插即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開設《網絡測試與監控技術》課程并按實踐要求構建課程體系,開發其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課程標準的開發和實踐
鑒于調研情況和我校實際情況,經過認真分析,我們認為本課程的目標應該以網絡工程和網絡管理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為基礎,將職業崗位要求的知識與技能融入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線纜測試、光纜測試、局域網測試等可以熟練的掌握網絡工程中的各種測試工具和測試方法;通過對交換機端口監控、路由器端口監控等使學生學會使用一些常用的監控軟件,以確保網絡能健康快速的運行。
所以課程的體系和標準應該從實際運用的角度出發,按照工程應用標準,以項目為導向,通過線纜測試、光纜測試、局域網測試、交換機端口監控、路由器端口監控等知識的整合,達到與實際工程測試與網絡監控有機銜接的目的。具體內容為:
在整個教學實踐中,我們把重點放在網絡測試項目上,如將IP鏈路測試、網絡性能和帶寬測試、網絡安全測試等內容加大學時量,并增加案例分析;同時將網絡流量監控、服務器管理和監控、遠程監視等控制內容整合其中,學生邊做邊學,收效明顯。
3 結論
目前,尚有很多學校并未開此課程,相關的教材也不多。這僅僅是一些探索和嘗試,還需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曉輝. 網管工具使用與技巧大全. 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2009.3
[2] 曹慶華. 網管測試與故障診斷實驗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2006.10
[3] 白濤. 網絡實施技術與方案大全. 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2008.6
[4] 張文科等. 路由器/交換機應用案例教程.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