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7年第一屆服裝節誕生以來,寧波的會展業已經走過了十五個春秋。會展業已成為寧波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會展業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的相關職能部門、協會及政策、制度都已相對完善,會展主體也有了較大發展,應該說寧波會展業初級階段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在寧波會展業進入轉型升級的發展成長期中,像其他會展城市一樣,也遇到一些發展瓶頸,如:展會數量增長乏力,展覽主題開發缺力,專業展研發不夠有力等等。
據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統計,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在國展中心舉辦的展會每年徘徊在40個左右,展會面積停留在80萬平方米左右,在舉行的展覽會中,大約80%左右屬于公眾性展覽會(俗稱展銷會),只有不到20%的屬于貿易性展覽會(俗稱專業展)。
判斷展覽會性質是專業展還是展銷會,筆者認為:主要看參展商是生產商還是代理商,參觀的客商是當地普通市民為主還是以專業人士為主。同時,參觀的門檻是以售票形式還是以觀眾登記領證,參展商的成交方式是以零售計件為主還是貿易合同批量為主。展銷會對當地經濟的拉動有限,而專業展影響力巨大而長遠,不僅是促進當地展示產業的轉型升級,更多的提升展示產業的科技,行業的實力,更有甚者可以起到調整當地經濟結構,提高城市經濟實力的功能。
筆者認為按照目前寧波會展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公眾性展覽會開發已到了“材盡末路”階段。利用寧波當地經濟產業、寧波未來經濟發展方向,開發符合寧波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貿易性展覽會——專業展,才是寧波會展業的根本出路。而在開發專業展時必須跨過三道難關、重視兩大要素:
難關一,培育專業展主體。目前,可以通過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掛頭、行業協會牽頭、展覽公司組織運作的“三位一體”模式,培育專業展的市場主體。政府可以在產業的規劃、發展政策、趨勢、方向上把關,協會可以在產業企業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升、會員企業的集聚上出力,展覽公司則在展覽會的經營模式上改變,展覽文化、目的的營造上下功夫。三者都展會有長遠培育的心理預期,認識統一,協力培育,是展覽會成功的關鍵因素。
難關二,策劃專業展主題。要選擇一個符合國內或者區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導向的主題。主題內容要符合國家省市規劃、扶持、鼓勵的政策范圍,屬于新興的朝陽產業或以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的產業為宜,可以充分帶動城市經濟的轉型升級,有機會朝著國內甚至國際上的龍頭地位靠近。充分利用協會對展覽產業的熟悉程度,多從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科研實力投入,項目學術研究等方面出發,打造展覽會主題的鮮明性、突出性,突現展示區域產業的實力。
難關三,塑造專業展環境。專業展需要來自行業內外各類政策的引導與拉動。會展行業的主管部門應從會展政策制定、實施上傾斜于專業展的引導、培育,產業主管部門也要對參展企業進行幫扶。而會展場館也要從展會組織者風險方面考慮,服務參展企業,在提升展館服務水平上下功夫。只有三方統管齊下,齊心合力,才能確保整個展覽會的成功。
另一方面,所謂重視兩大要素,其一就是專業展的參觀商要素。參觀商的數量、質量、地域都是保證展覽會正常成功舉辦的關鍵,也是推動展覽主題升級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組織者必須從財力、人員組織等方面保證參觀商要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也需要利用協會的優勢,充分調研買賣雙方的區域實力,特別是在行業研究、技能比賽、產品趨勢發布、應用領域拓展等不同方面,豐富展會內容。
其二就是專業展的形式要素。組織專業展必須充分考慮整個展覽會的組織形式,宣傳形式,加大專業媒體發布相關信息,展開針對性宣傳。展會期間可以結合行業內的文化交流,信息交流,資本交流,并聯合“國”字行業協會共同參與,舉辦各種各種形式活動。
寧波會展業和經濟的發展需要培育大量的專業展,可喜的是會展行業主管部門和場館管理部門已經清晰地認識到目前會展業的狀況,而且已經從會展政策制定、場館優惠政策制定等多個方面開始在行動。我相信,只有堅持大力發展專業展,寧波會展業的發展才能走上長三角南翼國際會展之都的道路上。
(作者系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