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檢查的原理是將探頭放在你的腹部,探頭發出高頻聲波,并能捕捉到部分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隨后,這些被捕捉到的超聲波將被轉換為數字信號,以黑白(或彩色)圖像的形式顯示在屏幕上。
孕前最好做胸部B超
新媽媽們見到剛出生的寶寶固然喜悅,但也不要因此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剛生完孩子,一位尚處于哺乳期的新媽媽不幸被查出患有“炎性乳癌”。這位新媽媽起先認為只是炎癥,沒有去醫院,可等到再去就診的時候卻已是癌癥晚期了。
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體內激素水平大為改變,進入“炎性乳癌”高發期。但是孕哺乳期女性本來由于乳腺增生和脹奶等原因,乳房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變化和不適,也會有類似炎癥的“紅腫熱痛”現象,這也可能干擾患者判斷,極易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混淆。
“炎性乳癌”特點是惡變程度高、進展快、復發轉移多、癥狀類似炎癥,非常容易被忽略。所以女性最好在懷孕之前做一次胸部B超,凡有超過1厘米的纖維瘤應及時處理;孕期哺乳期女性也應該多觀察自身乳房情況,一旦有不明顯的炎癥表現或摸到包塊,最好到乳腺專科就診。
早孕未滿18周不宜做B超
近些年來,隨著超聲診斷儀器種類增多,功率增大,頻率增高,婦產科的超聲診斷也呈現出了早期化、多次化的趨勢,而且已擴展到對孕婦和胚胎發育期進行監測。對此,國內外的一些醫學專家們感到十分憂慮和不安,并為此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觀察。專家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超聲波檢查并非如人們認為的那樣安全無害,而是對胎兒特別是早孕期間的胚胎有著一定的危害性。
專家們經過大量臨床研究觀察證實,在胚胎發育早期,特別是在妊娠第31~64天期間是胚胎三個胚層的分化及形成的發育關鍵時間,是胚胎的高敏度感受階段,若此時作B超檢查很可能會造成胚胎發育異常。因為B超所使用的是高頻超聲波,其特點是波長較短,能量集中,強度較大,振動也較劇烈,這些都會引起許多其他特殊反應,如產生機械振動、電熱、電光、化學以及生物等的特殊效應,這些對胚胎的正常發育都是極為有害的。
美國醫學專家對懷孕大鼠作超聲檢查試驗,發現妊娠大鼠在妊娠早期連續受超聲掃描后,鼠胎仔出生時體重比未作超聲檢查的鼠仔要明顯輕許多。專家們還對孕齡為6—9周的人工流產孕婦用超聲波診斷照射后,取其胚胎的絨毛組織進行了分析,發現SCE明顯上升,而SCE升高是染色體DNA受損的最敏感指標。研究證實,B超檢查對孕婦胚胎,尤其是早孕期胚胎的絨毛超微結構、胚胎的細胞膜都會造成直接傷害,以致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極易發生流產或胚胎畸形。
因此,專家們告誡,早孕婦女不宜做B超。但是,如果孕婦在早期出現令人揪心的情況,如陰道流血、突然腹痛,借助B超確定胚胎是否存活,能否繼續妊娠,有無異常妊娠像宮外孕或葡萄胎,則是最直接和可靠的手段,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是明智的做法。但要盡可能采用最小的輻射強度和最短的輻射時間,一般以不超過60秒為宜,以保護胚胎,做到優生優育。
懷孕期間該做幾次B超
為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降低畸形兒和有缺陷兒的出生率,孕期B超檢查是很必要的。
現在有些醫院婦產科在給準媽媽進行B超檢查時,順便通過B超給胎兒拍寫真集,也就是把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拍出來。很多準媽媽既想給寶寶拍照留個紀念,又擔心這樣會對寶寶的發育有影響。有關專家說,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合理地進行B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給胎兒拍寫真集是在做B超時順便拍的,那么對胎兒是不會有影響的,但如果需要單獨做B超進行拍照,并且時間較長,那準媽媽就要慎重選擇了。
也有不少孕婦對做B超檢查的安全性心存恐懼,且對怎樣合理B超檢查有很多疑問,那么,孕期該做幾次B超檢查呢?
孕早期(特別是孕8周前)通常是不需要B超檢查的。因為這是胎兒各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容易導致胎兒畸形的重要階段。除非陰道流血及腹痛者(需排除異常妊娠,如宮外孕、葡萄胎、稽留流產)、孕前或早孕時有盆腔包塊或子宮肌瘤的病人,需要B超檢查協助診斷,為今后的治療提供依據。停經時間不清,根據癥狀、體征難正確估計孕周者,一般在孕10~13周檢查較為合適。
孕中、晚期胎兒各器官已經形成,B超檢查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從孕20周起就應定期進行B超檢查,但整個孕期做B超最好不要超過以下3次:
第一次:孕20周左右。觀察胎頭、脊柱、心臟、肺、胃腸、雙腎、膀胱、外生殖器、四肢。此時胎兒四肢舒展,是四肢等大的畸形檢查的最佳時期。
第二次:孕24~32周。重點觀察胎兒鼻唇部、心臟,可發現鼻唇部、心臟的畸形情況。
第三次:足月妊娠(孕37~41周)。此時需注重胎位、臍帶、羊水、胎盤分期、估計胎兒大小,臍帶的血流情況,評估胎兒宮內的安危。給臨床醫生選擇分娩時機及方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指標。
此外,有下列高危因素的孕婦更有必要在24—28周進行胎兒超聲心動檢查:有先天性心臟病史者;母體患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妊娠期母體接觸過特殊藥物或受到感染;母體酒精中毒;高齡孕婦及不正常孕產史;胎兒心律失常、胎兒水腫、染色體異常。
一般情況下孕期需做上述3~4次B超檢查就足夠了,但如果孕期出現腹痛、陰道流血、胎動頻繁、減少等異常及胎位不清,還需根據醫生檢查情況酌情B超檢查。
普通B超與彩超有何不同
現在的超聲檢查除了普通的二維B超與彩超還有三維甚至是四維的彩超,價值一個比一個貴,孕婦到底應該怎樣選擇呢?
普通的B超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黑白”超聲,醫學上稱其為二維超聲,圖像顯示的是臟器或結構的二維切面圖像,只有醫學專業人士才能對其進行觀察、診斷。人們所說的彩超,醫學上稱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它的圖像不僅能顯示臟器或結構的切面圖像,而且能運用多普勒的原理觀察血管血流的情況,例如觀察臍帶是否繞著胎兒的頸部等。三維或四維超聲醫學上稱為實時三維超聲,它包括了二維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功能,而且能對一些臟器或結構通過超聲儀器進行圖像重建,形成立體的三維圖像。一般來說,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的分辨率高于普通的“黑白”二維超聲儀器。
專家建議,一般無高危等因素或其他合并癥的孕婦妊娠期做彩色多普勒超聲或三維超聲,最好選擇在孕18—24周,因為這次檢查最為重要,若經濟能力許可,選擇分辨率高的超聲儀器檢查,對胎兒生長發育的觀察效果當然更有幫助。即便如此,三維或四維的超聲檢查與其他檢查一樣并非萬能,不能代替其他的產前檢查方法。
B超不是萬能的
超聲波對組織的作用主要是壓縮及熱能,其能量達到一定數值可引起組織的損害,大能量的超聲波可引起動物畸形。但臨床使用的診斷與治療性超聲波距離致畸量很遠,而且,專業人員會很快地移動探頭,不會在同一個器官上停留很長時間。所以,目前認為,B超檢查對胎盤及胎兒的影響很小,可以安全使用。
超聲波檢查一般可以將70-80%的先天異常篩查出來。不同的發育異常,篩查的成功率也會有一些差異:脊柱裂篩查的成功率是95%、唐氏綜合征的成功率大約是80%;而對于肢體異常,檢測的難度可能要大一些,成功率為50%。在檢測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的同時,早期篩查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讓父母為孩子的到來做好準備。
但是超聲波檢查并不是100%可靠。它不是診斷性的檢查,而僅僅是一種篩查。對某些器官的運行不良,超聲波是無法檢測出來的。同時,它檢查的準確度來說,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和干擾。比如操作的醫生是否夠專業而且經驗豐富,儀器的狀況如何,以及胎兒的體位等等。所以,會存在漏診或誤診的情況。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將超聲波檢查的功勞一筆勾銷。它確實能夠給醫生提供很多有價值的信息。與“前B超”時代相比,這無疑是一種醫學和科學技術的極大進步!
實際上,仔細想來,這是一個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謎局:在一個新的檢查手段剛剛出現的時候,它的劃時代的力量帶給人們無限的驚喜,同時也帶給人們無限的期待,期待它可以將一切問題一掃而光!然而,在以后的長時間運用過程中,人們卻發現了它有很多局限性!它并不是NO.1,于是,在困惑、失望和抱怨之余,人們期盼著技術的推陳出新,期盼著下一個“No.1”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