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聽場昂貴的音樂會,對不少人來說也許是種奢侈的享受,但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這種享受早已超過了奢侈——我國即有過千萬的聽障者。即使經常享受安靜,你也未必能理解聽障者的世界,那是一種近乎于空白的孤獨,并不亞于生活沒有了顏色。在許多調查中顯示,多數聽障者更希望自己能接受發音訓練而不是手語訓練,因為他們也樣有著嘮叨及放聲高歌的權利。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來學一些簡單的手語,下次與他們見面時,在空氣中繪送給他們一句鼓勵的暖心話吧。
手語并不是世界共通的,各國會因自己語言而發展出一套表達詞匯方式有所不同的手語。隨著各種手語的發展,世界上目前有數百種手語在聽障者社會中通用。
詞匯是不同國家的手語差異最大的地方,因為全球手語語法基本結構相同,而很多手語的基本詞匯都能顧“形”思義,觀之即能意會,因此,在不少聽障者的國際會議里,不同國籍、手語不同的聽障者經常能在會議后的余興節目交流當中,在互相認識了對方手語的十來個基本詞匯后,繼而以淺白詞匯解釋更深詞匯的方法繼續交流,很快就能做到在沒翻譯協助的情況下以手語交談。
推薦書籍
中國手語日常會話
推薦指數:★★★★☆
選取常用實用的生活場景,以繪圖的形式更便于學習者輕松理解。
推薦視頻
《錯位青春》(Switched at Birth)
推薦指數:★★★★☆
這部由美國ABC Family出品,每集時長一小時的改編劇,講述的是兩個年輕女孩在出生時被醫院抱錯掉包的故事。其中一位女主角便是年幼因腦膜炎失去了聽力。劇中有大量演員都是聽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