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環保”,這也許是讓你每天聽到厭膩的詞,但卻不是一個只要放在那里就可以很輕易解決的問題,地球在發展——它與一碗清水不一樣。一碗清水會慢慢蒸發消失,而地球不會,一味去破壞,它只會漸漸變得越來越糟。但最終無法合理生存的,其實是我們這些帶頭破壞的人類。大多數人都會接受“環保”這個話題,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像是如果超市的塑料袋要花錢,那不少人會帶上購物袋,為了省下些零碎的錢,而并非真心為了環保。這期就讓我們來一起關注一些環保主題的電影吧,感觸頗深退為其次,只希望映在眼底的這片碧海藍天,數十年后也能與兒孫共嘗。
《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推薦指數:★★★★☆
這部由曾經的美國副總統AI Gore(阿爾·戈爾)制作的環保紀錄片,以咄咄逼人質詢,揭示了目前環保的重大問題——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便是破壞這份美景的根源。本片曾獲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家園》(Home)
推薦指數:★★★★★
導演Yann Arthus—Bertrand(揚·阿爾蒂斯-貝特朗)經過15年的等備,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長達488個小時,拍攝周期耗時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從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扎羅山;從亞馬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從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深圳的工業城鎮。影片以上帝俯瞰的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急的現狀。明天并不遙遠,但我們該選擇怎樣的未來?
《愚昧年代》
(The Age of Stupid)
推薦指數:★★★★☆
《愚昧年代》是一部半故事半紀錄式的影片,它主要是關于全球變暖,而電影制作資金全部由募捐得來。這部具有野心的混合了“戲劇”、“紀錄”、“動畫”元素的影片,由Pete Postlethwaite(皮特·波斯爾思韋特)主演,講述了一個生活在2055年已被摧毀的世界中的老人,翻看2008年的影像資料“為什么我們不在還有機會的時候阻止氣候變化?”
《第十一個小時》
(The 11th Hour)
推薦指數:★★★★☆
本片由影星LeonardoDiCaprio(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作為出鏡旁白和制片人,并邀請大批思想家參與訪談,包括政治家Mikhail Gorbachev(戈爾巴喬夫)、科學家StephenHawking(史蒂芬·霍金)、持續性發展設計專家WilliamMcDonough(威廉·麥克多諾)等數十人,這些智者的言論向我們提示了今時今日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面臨的嚴酷現狀。洪水、火災、颶風、冰山傾覆、不斷增長的巨大垃圾山……所有的畫面都令我們震驚,催促我們行動起來。
《地球公民》
(Earthlings)
推薦指數:★★★★★
“我們優雅地享用我們的正餐,血腥的屠宰場被精心的隱藏起來。”——愛默生。當人們享受通過折磨、殘害其他生命所帶來的快樂之時,地球變成了令人不忍卒睹的血腥地獄。本片以過于血腥的事實向人們表述出一個在不少人看來過于苛刻的觀點——“從人類對待其他動物的方式來看,所有人都是納粹。”(由于本片中有大量屠殺動物的血腥鏡頭,建議爸媽們個人先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