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偶像劇或致孩童心理早熟
看偶像劇會引起性早熟!目前,臺灣媒體的這一報道,在南寧市的一些家長和專家中引起不小的反響。一些家長明確表示,以后要限制孩子看偶像劇。醫學專家則多數認為,偶像劇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可刺激孩子的心理、促進性發育,但更多的還是跟飲食、生活習慣和過量攝入激素類藥物有關。因此,家長在生活中要從多方面著手加以預防。
家長反應偶像劇被列入“限制級”娛樂
據報道,臺灣醫師從近10年搜集5000名性早熟案例研究發現,1/5的性早熟孩子都有看偶像劇的愛好。參與研究的臺灣醫師引用美國、德國的研究稱,每天看一小時偶像劇,小孩會提早在六至八歲開始發育。醫師表示,偶像劇談情說愛的畫面,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黃體素、濾泡素,誘使女童胸部、卵巢及男童喉結、睪丸發育。因此,那些每天看一小時偶像劇的小孩較易出現性早熟。這則報道被內地多家電視臺和網站視頻轉播后,許多家長都很關注。
“以前總以為孩子小,看不懂,每次看連續劇時都讓他跟著看,現在看來可不能再這樣了”市民小潘表示,以前她只知道不當飲食可造成孩子性早熟,沒想到看偶像劇也會有這樣的后果。另一名媽媽羅羅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團團今年6歲,平時最喜歡跟家里兩個分別大他9歲和7歲的表哥表姐玩,特別是這個假期,因為大人要上班,放暑假后三個孩子多數時間是貓在家里看偶像劇。“要把偶像劇列入限制級了”話一說完,羅羅就笑言自己有見風就是雨之嫌。
醫學專家偶像劇可造成孩童心理早熟
對“看偶像劇會引起性早熟”的說法,廣西自治區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曾強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表示,偶像劇多數離不開談情說愛的情節,常看偶像劇,那些頻頻出現的成人化畫面,有可能會對小朋友的心理起到刺激、暗示作用,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性發育。因此,為預防刺激孩子的性發育,上初中以前的孩子,還是少看些偶像劇為好,此外,言情小說、有情愛內容的漫畫也要遠離。
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兒童內分泌科門診陳少科主任醫師則指出,這一說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只是從理論上來推理,想像的成分較重。“不可否認,電視、電腦等信息渠道的一些成人化信息確實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不良刺激。”陳少科表示,兒童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看偶像副可能造成兒童心理早熟,但一般不會引起生理早熟。那些有性早熟跡象的孩子,有可能是原先就對偶像劇較有興趣,而不一定是因看偶像劇所致。
AMERICA
媽媽偏心造就孩子抑郁
美國康奈爾大學老年醫學專家卡爾·彼萊瑪研究發現,為人子女,無論是媽媽的掌上明珠,還是她眼中的害群之馬,常常感到媽媽偏心——對一個孩子好過另外一個孩子,他們長大以后一直到了中年,都容易出現抑郁癥狀。
大量研究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后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母親也許很難避免偏心。研究人員調查了275名60~80歲的媽媽,她們有兩個或以上的成年子女,發現70%的媽媽會有一個感覺關系最親密的孩子,而她們的孩子之中僅有15%認為媽媽是不偏心的。與之類似,92%的孩子和73%的媽媽反映媽媽和某一個孩子常常產生沖突。最后,研究人員當著孩子的面問媽媽:“當你生病的時候,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之時,你指望那個子女來照顧自己?”當媽媽們指出一個會照顧她們的孩子后,所有孩子都出現了抑郁癥狀。
SWEDEN
兒童葉酸攝入不足會影響學習成績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葉酸攝入量與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有關系,攝入足夠的葉酸可提高學習成績,而葉酸攝入量過低,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研究人員指出,新發現再次證明了葉酸對孩子智力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家長和學校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飲食中是否有足夠的葉酸。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必須給他們補充大量的葉酸。
專家指出,葉酸在大腦發育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孩子葉酸攝入量不足將影響神經認知功能的發育,也會提高孩子患自閉癥的風險。
BRITAIN
母乳喂養不能夠預防兒童濕疹
歐洲國家一直建議廣大年輕父母,延長母乳喂養時間以降低兒童濕疹發病率。然而,據英國《每日郵報》最近報道,《英國皮膚病學雜志》刊登一項由英國和德國科學家聯合完成的新研究宣稱,母乳喂養并不能預防兒童濕疹。
由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諾丁漢大學和德國烏爾姆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這項調查,涉及來自歐洲、拉美、非洲和亞洲21個國家的51119名8~12歲的孩子。科學家通過對孩子父母的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得出參試孩子的相關數據。比如,濕疹發病情況、母乳喂養情況、斷奶時間等。參試孩子還接受濕疹皮試檢查和皮膚針刺環境過敏源(螨蟲等)檢查。
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推遲斷奶和延長母乳喂養時間并不能降低兒童濕疹發病率。純母乳喂養4個月以上的孩子,其濕疹發病率并不低于那些更早斷奶的孩子。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卡斯滕·弗洛爾博士表示,應該對《英國母乳喂養指南》中有關濕疹的內容重新審查,修改刷新。關于“在母乳喂養的何種環節及如何給嬰兒添加固體食物以降低濕疹和其它過敏疾病危險”的問題,尚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弗洛爾博士同時重申,母乳喂養的其它好處依然非常重要。英國衛生部建議純母乳喂養6個月,在給孩子添加輔食后,仍需母乳喂養一段時間。
SWlTZERLAND
使用手機與兒童患腦瘤沒有明顯因果關系
人們一直擔心,兒童經常使用手機可能引發腦瘤。但瑞士研究人員說,他們最新完成的一項有關研究沒有發現手機會導致兒童患腦瘤的證據。
瑞士熱帶與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新一期《全國癌癥研究所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收集了丹麥、挪威、瑞典和瑞士等國352名7歲~19歲的腦瘤患者使用手機的情況,并把有關數據與646名同樣年齡段健康孩子的情況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患有腦瘤的兒童并不比沒有患腦瘤的兒童更多地使用手機。研究人員據此認為,使用手機可能并不是引發兒童腦瘤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建議,如果家長仍然擔心使用手機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不妨讓孩子使用低輻射的手機,或讓他們在通話時使用耳機等。
AUSTRALIA
兒童哮喘與孕晚期葉酸補充量有關
澳大利亞研究者發現,3~5歲兒童的過敏性哮喘發病率與他們的母親妊娠晚期補充葉酸量有關。他們認為,妊娠期葉酸補充的時間非常重要。主要研究人是阿德萊德大學Robinson學院健康和疾病早期來源研究中心副教授Michael Davies博士。研究者說這項研究可能揭示了為什么最近幾十年澳大利亞和其他發達國家兒童哮喘發病率升高。
Davies說,建議母親在妊娠期補充葉酸,避免出生缺陷,但是小鼠和新生兒研究提示,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其他意想不到的結果。他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妊娠晚期補充葉酸會導致兒童哮喘發病率升高,但是沒有依據表明妊娠早期補充葉酸有任何副反應。”
Davies及其同事使用1998~2005年澳大利亞前瞻性生育群體研究資料,包括五百多名女性,她們在妊娠早期(16周前)和妊娠晚期(30-34周)接受了食品頻度問卷調查,報告飲食和補充劑情況。研究者在3.5年和5.5年的時候隨訪她們所生孩子的哮喘情況。結果表明:3.5年時,11.6%兒童發生哮喘,5.5年時,11.8%兒童發生哮喘。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哮喘兒童為持續性哮喘。3.5年時,妊娠晚期使用葉酸補充劑可以導致兒童哮喘發病率升高,并有統計學意義。同一時間,持續性哮喘發病率升高也與妊娠晚期使用葉酸補充劑有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性。5.5年時,這種相關性依舊很強,但是沒有統計學意義。研究中的母親們幾乎一半人在妊娠前補充葉酸,56%在妊娠早期達到公共衛生推薦的每日400微克標準。
研究者說:“我們在小鼠研究中就發現妊娠期補充葉酸,通過表觀遺傳學機制與過敏性哮喘發病率升高有關,這些人類研究證實這一點。”
目前公共衛生指南建議女性在妊娠前一個月以及妊娠的前三個月每日飲食中補充400微克葉酸,目的是降低兒童神經管缺陷發病率。
Davies說研究支持這一決定,因為他們發現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補充葉酸不會增加哮喘發病。
他說:“這些發現表明,為了最大化保持神經保護作用,又不會導致哮喘發病率升高,可能葉酸補充時間是個很關鍵的因素。需要廣泛宣傳這項研究結果,避免在妊娠晚期使用大劑量葉酸補充劑。”
他還強調,他們沒有發現含有天然葉酸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有些水果和堅果,與哮喘發病率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