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或景物進行細致的描繪和摹寫。描寫就像攝像機一樣能真實地再現當時的實際狀態。描寫能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描寫能把景物描繪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技法指津】
一、突出特征。無論是人或物,描寫時都要寫出其特征,以形傳神。要根據文章表達中心的需要,突出人或物的特征。如《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中:“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文章對貝多芬肖像的刻畫,突出了貝多芬承受重負、意志堅強的個性。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分別描寫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眼睛,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風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描寫時,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要相結合。前面提到的描寫都是正面描寫,又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又稱為間接描寫,它是通過“烘云托月”的手法來達到以虛寫實的目的。如《口技》一文中寫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就是典型的正面描寫,直接表現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但觀眾的反應則屬于側面描寫。如:“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正面描繪)接著,“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再從側面渲染)這樣正面反復的描摹、刻畫,加上側面再三的烘托、渲染,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有機結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修辭手法。在描寫中如能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就能使文章表達生動,富有靈氣。如宗璞在《紫藤蘿瀑布》中寫道:“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淺的部分,在和陽光挑逗。”句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動寫靜,把紫藤蘿寫活了。
【牛刀小試】
夏 夜
□王鈺翔
夏日鄉村的傍晚,天還沒黑,月亮就早早地溜出來斜靠在云朵上,散發出一絲柔和的光亮。(環境描寫為人物的出場作了鋪墊。)
我和妹妹在農村親戚家暫住,吃過晚飯,我們的肚子已經撐得不行了。為了幫助消化,我們決定出去散步。農家弟旺旺自告奮勇地說:“我帶路,我帶路!”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們都被鄉村的美景吸引了。我們一行人蹦蹦跳跳地走著,許多蜻蜓在面前飛舞,扇動著它那薄薄的翅膀,發出一陣“嗡嗡”的聲音。小路兩邊種著玉米。有的玉米葉還向路邊伸出來,我們只好撥開葉子,俯下身子,穿過玉米林,來到一塊草地。(“撥”“俯”“穿”等動詞準確地描寫出了當時的動作,寫出在鄉間散步的樂趣)草地中央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梨樹,上面結滿了黃褐色的梨子,只是梨子還很小,沒有成熟。草叢里不時發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響,那是蛐蛐們在開心地歌唱,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突然,我腳下一溜,重重地摔倒在地,成仰臥狀橫在草地上。躺在地上,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我陶醉了。這時旺旺向我跑了過來,把我扶起來。旺旺說:“你咋這么笨,衣服都被露珠浸濕了,還躺著發呆!”我笑了笑,心想:不是我笨,而是我被這兒的美景吸引了!(用旺旺的言行來側面烘托“我”被美麗景色所陶醉的心情。)
旺旺嚷著要玩捉迷藏,可是天色漸漸暗了。因此,大家決定明天再來。這時,我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兩個小火點,旺旺也看見了,他高興地喊著:“快看,螢火蟲!”見他那高興的模樣,我忍不住摸了摸他的頭。
風輕輕地吹拂著我們的臉,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野草和泥土的芳香,如果這時你到田野來散步,準會發現整個田野里都響著我們的歡歌笑語……(用景物描寫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中心。)
點評:本文寫出了作者真實的生活感受。描寫和抒情自然融合,擬人手法的使用恰到好處,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的鄉村夏夜圖。
【誤區警示】
描寫時要避免千人一面和面面俱到。這要求寫作時要仔細觀察,抓住關鍵的、特征鮮明的事物來描寫。如人物的語言描寫有獨白、對話等不同方式。方式雖不同,但要求卻一樣:我們應以最本色、最富有個性色彩的鮮活口語去表現特定情境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
【延伸訓練】
那金黃的迎春花、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柳葉,讓人讀出股股溫暖,種種慈祥,聲聲召喚。那玉樹瓊花,皚皚白雪,凜冽寒風,讓人體會到輕盈飛舞的美麗高潔,寒凝大地的肅穆安詳……面對四季,人們會涌起很多的回憶、憧憬和感慨。
請以“秋天你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指導:這是一道要求展示特定季節的風采的文題。既可選擇具有時令特征的事物來重點描繪,刻畫出某一自然環境的特征,突出其“好”。寫景要采用恰當的順序,運用一定的表達技巧,融情于景,物我交融,自然流露心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