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北京一夜。
穿著牛仔褲和黑色T恤衫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就這樣出現在北京的槍炮與玫瑰面前,那該是一次對海信“全面智能化”戰略的完美包裝。至少,海信內部的多數人是這樣構想的。這個夢想直到發布會開始前一刻,周厚健一如既往地穿著穩重甚至有些略顯保守的西裝走上演講臺時,破滅。
對于這件事,周厚健的解釋是,“喬布斯不是做人的惟一模式,對吧?穿T恤的有做成事的,穿襯衫的也有做成事的,對吧?”
在我們庸俗的生活中,喜劇多半是刻意炮制的,而正劇多半是自然養成的。在審美上,養成的當然比炮制的高級。這是屬于海信變不了也變不得的氣質。
同樣變不了也變不得的還有海信的江湖地位。2004年,當年是TCL坐上“彩電大王”頭把交椅的第四個年頭。當時多數中國彩電企業,都相信CRT電視在中國的春天才剛剛開始。而在全國電視市場排名第五的海信,則做了完全不同的選擇。是年6月,周厚健正式對外預言——平板電視摩爾時代即將到來。
一顆石子投進大海。
那種感覺就像當下海信宣布向全面智能化躍進,惟一的區別就是掌聲再少一點。
“但回頭看看,如果當時不進去的話,還能有活的企業嗎?哪個企業不停CRT,哪個企業肯定死掉。就跟我現在講的智能化這個事情是一樣的。”
找到方向,然后不顧一切跑在前面。
哪怕前面有個把帶頭大哥,身后還有些許后起之秀。
難得,難得海信“人到中年”還是滿腦子充滿解放自我、改造世界的夢想;
難得,難得海信從準備攻占“西門町”到人人都有自己的“西門町”的時候,依舊身著西裝站在前面;
難得,難得海信陪著頭發越來越少,酒量越來越差,越來越頻繁地談到下一代的一代度過了自己的時代后,還要為他們口中的下一代去構建未來。
難得。
大雨過后的北京,陽光已經不如之前那般強烈,投射到身上,就像柔軟的金發輕拂過臉頰,在內心激起一種甜蜜的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