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烏云密布,閃電一過,雷聲緊隨其后,不一會傾盆大雨就迅速到來。雷、電、雨就像是事先約好來聚會的朋友一般。現在就讓我們去它們的聚會看看。
我國古代民問曾流傳著“雷公”、“電母”的神話,說天上有“雷公”,是專門管打雷的神,還有“電母”,是專門管閃電的神。這是由于古代人們缺乏科學知識,不能正確解釋雷電現象,就把雷電與鬼神聯系起來。
雷電的產生
雷電一股在驟雨時出現,下驟雨時,雨層里的冰粒帶著電。積雨云的上層帶正電,下層帶負電。不同的兩極電相互碰撞時會形成強大的火花,即閃電。閃電瞬間產生1萬攝氏度以上的熱,使周圍的空氣層膨脹起來,從而發出“轟隆”的轟鳴聲,即雷鳴。
閃電是因不安的大氣產生的,一般在雷鳴前劈下來,一次約產生37億千瓦的電能。175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和他兒子威廉做過“風箏實驗”,并以此為基礎發明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的實驗
他們精心制作了一只大風箏——兩根木條拼裝成風箏十字形的骨架,上面蒙上一塊絲綢,便形成了它的身軀和兩翼。然后,他們在風箏的上端固定了一根尖頭的金屬絲,在風箏的末端綁上一把金屬鑰匙。
閃電與雷鳴的速度
閃電每秒能達到3000萬千米的速度,雷鳴每秒才傳340米,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光的速度和聲音的速度不一樣。我們可以利用光和聲音的速度差距來推算閃電發生的地點。
雨家族
雨也分很多種。春天下起的細雨叫做毛毛細雨;雨滴長且粗的雨叫做瓢潑大雨;有太陽的晴天下的雨叫做太陽雨;云層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下的雨叫做驟雨。
雨層云,也就是烏云突然遇到強風,被強風吹落在其他地方下雨,這就形成了太陽雨。
人工降雨其實非常簡單,將能使空氣冷卻起來的干冰撒向高空中,或者將可凝聚水蒸氣的碘化銀撒在高空中,就會讓天上下雨了。一般采用高射炮或者火箭進行發射使干冰或典化銀進入高空。
積雨云
積雨云也叫雷雨云,需經過淡積云、濃積云、鬃積云發展生成,它就像個臃腫龐大的怪物,出現的時候總是搞破壞,不僅僅會下瓢潑大雨,還會把“雷公、電母、風婆”都帶來,有時候還會順便把冰雹、龍卷風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