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工作室,我工作觀的延伸
空間有它的特質,空間的主人有他獨特的生活觀、價值觀,找到他們的交集,是空間設計師的工作,至于其他,沒有什么可以夸耀的。
這是工作室的工作格言。是目前的,正如我的眾多同行一樣,格言是經常階段性變化的。
我特意在工作室里設置了禪床,可以靜坐反思,也可以與客戶促膝品茗。
伊莫森的云朵椅、和我上班騎的自行車和諧的在空間里交流,也反映了我目前的狀態。
家居,為何如此迷人?
家居是一個人寄托親情、愛情的場所,它忠實的反映了你對于生活的看法,甚至不能有絲毫的隱藏。
正如隈研吾在《十宅論》中所說,住宅是人們自我投射的場所。
我通過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住宅設計,便為它能直指人心的溝通與實踐而著迷。盡管它同時又摻雜著很多的誤解和猜忌。
這是章丘東山別墅,一位私營業主的住宅。其實他也很能代表現在中國的大部分有產階層,完成了初期的財富積累,迫切地要體現他們的社會價值。西式的生活方式是他們有別于普通老百姓的開始。
這是我09年原本為媽媽設計的舊房改造,其中的每個功能細節、每一件用品的搭配都飽含了我對她的愛。因此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這是國華東方美郡的一套住宅,我充分尊重了建筑的內庭院空間,并把它融入了家居生活中,成為住宅里溫暖的“心臟”。
你是否知道為什么寫詩?
在這個消費文化的時代,是否還有人讀詩?傷離別、感懷時空、享受孤獨究竟對于人類有什么意義?
還是利用有限的生命,更多擁有社會資源、更多享受物欲的滿足是人生的終極目的?
法國詩人維爾倫曾在與人辯論時說過:你知道怎樣寫詩,但我知道為何寫詩。我們從事設計的人是甭問過自己,我們為什么設計?
它用獨有的語言陳述一種思想設計是一個普通又高尚的人類活動。
普通到我們平常人的很多無意識的活動也可以稱之為設計。
高尚到連柯布兩耶這樣的大師也感嘆:它不需要文字和聲音,僅僅依靠一些相互協調的棱體便可以感動我們,便可以陳述一種思想。
吾生也有涯,只能利用這白駒過隙的宇宙瞬間,來不斷思考設計的意義。
我鐘愛的建筑——薩爾克研究所
這是路易斯康在1965年設計的建筑。他充分認識了科學研究這一人類探索世界、究竟宇宙和生命真相的人類活動,并給予最詩意的解釋。
每個相對獨立的研究室都有露臺與之相連,科學家在研究之余,可以在露臺與大海交流找尋更深層次的答案;
空無一物的中廳,被稱之為absolute nothing-plaza,面向大海,沒有放置一片樹葉、一株植物、一束花朵、甚至是一粒塵埃,僅有一道筆直的水渠通向大海。天空與海洋成了空間的主角,隨著季節的更替、日落月升、潮來潮往,呈現不同的建筑表情。
而兩側的柱廊般的建筑,會隨著陽光的推移,塑造出希臘神廟般的肅穆與純凈。
空間與音樂
寫到詞窮處,坐看月起時,我忽然想到了音樂。
日本有種音樂叫做三味線,會根據意境的不同,來決定下一個音符的走向,在彈奏這個未知音符之前會有一個停頓,叫做SAWARI,應該是個絕妙的留白。這種音樂我無福聆聽,但這種感受我在空間的游歷中卻切實體驗過。
很喜歡一首歌,叫思念人之屋,歌中的薄荷草、小黃狗皆充滿靈性與情感,
這一切的原因皆因為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YOU。
空間與情感在這一刻天衣無縫的融合了。
附錄于下,希望無暇停歇的你,能夠有耐心看完、聽完。
思念人之屋
作者:陳升
住在窗臺上的薄荷草
它在醒來時就迎著光
如果會說話我想它會說
啊這樣的天氣
只能思念人
獨自走在雨中的小黃狗
它在散步的路上來拜訪我
想起她曾說如果想到我
卻找不到人說就和它聊天
but,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so,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我想它有自己的寂寞
所以才孤獨的走在雨中
hello,baby dog,
是否你要借把傘she is gone.
i am living in the\"house of missingyou\",cause'i am living in the\"house of missing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