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綻放的瞬間美麗而活;
蠶兒為破繭迎接新生而活;
鳥兒為羽翼豐滿,翱翔于天際而活;
魚兒為穿越小溪,江河、湖泊直到大海而活……
每個生命都有一個為什么,這是一個依靠,就像樹的依靠是根一樣,而生命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依靠,才變得堅強,有意義。
曾聽過這樣一首詩:
“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開花。在路邊、在田間,在花園,在人們能欣賞到的地方,她們驕傲的開著;在夜間,在曠野,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她們驕傲地笑著,只為自賞,不為取悅。”
世間的浮華與迷惑,我們偶爾還能聽到寧愿做豬倌的農民大學畢業生和選擇做擦鞋的清華大學研究生,真正像野花一般能夠給出自我的人,又有多少呢?在虛榮中,為追逐權力、美貌、金錢……人們疲憊地奔波,為取悅上司而晚歸的男人,忘卻了為他牽腸掛肚的妻兒;為獲取美好的容貌,人們不惜摧殘自已健康的肢體。在世俗的誘惑下,親情、友情、愛情四分五裂,原本就像玻璃般易碎的交點,更經受不住真理的碰撞與風雨的體驗。人們在得到了權力美貌、金錢的同時迷失了自已,迷惘的人們如墻頭草般任風吹動,難怪有人狂躁地叫出了:“我窮的只剩下錢了!”
也許,人們真的像野花一樣,“只為自賞,不為取悅”,生活才會重新回到原點,只要快樂了,只要活出了自我,即使平凡,也有價值有回味。
生活是我的,而不是別人的,所以,不要偽裝自已,不要戴著面具生活,無須掩飾活的真實,才會活得有意義,走自已的路,唱自已的歌,活出自我,這樣的生活才是輕松的,因為我們卸掉了種種包袱。
無論社會的實質是否庸俗,不管富人的眼神是否鄙夷,我就是我,始終活出個性就像套娃兒,盡管社會使它不得不加上一件件虛偽,華麗,空虛的外套,但最中心,最實在的還是真正的自已。
如果你的生活是茉莉,那么“不管是黃昏,不管是初露曙色,茉莉花,總是白的”。
(指導老師 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