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哭過無數次,細細想來,我其實是在淚水中成長起來的。
五歲
還記得幼兒園大班的暑假,每天都有作業。貪玩的我有好多次,作業本都是空白一片。媽媽繃著臉警告:“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當時的我又怎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有一天,厄運終于降臨,媽媽狠狠的揍了我一頓,并罰我站墻角,站在墻角的我一直哭著盯著時鐘行走。
五歲的淚,是委屈的淚。是因貪玩才不懂事,還是因不懂事才貪玩?我也說不清楚。五歲的我還不知道學習的道路是漫長的,需要不懈的努力。
八歲
媽媽一直有句至理名言:假期就是加油站,決不能浪費任何一個假期!八歲的暑假,媽媽對我開始進行“識記字詞”的魔鬼訓練。幼小的我突然感受到如此大的壓力,一時透不過氣來,是發愁還是厭倦?反正呀,每天一趴在書桌上,淚水先蓄滿眼眶,而后不可抑制地奔涌而下,直至打落在作業本上。已經懂得必須學習的我,即使心里有著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還是強迫自己哭著寫完作業。
至今,每每翻開八歲時的作業本,輕輕撫過每一頁,我依舊能感受到淚水的濕潤。八歲的淚,有發愁,更有克制。八歲的我,已經開始知道,我必須干好一些自己并不喜歡干的事。
十二歲
十二歲的我已經成為一名初中學生了。看著周圍優秀的學生,我更要加把勁了,不用媽媽提醒,我自己買了一本又一本的資料書。中午回來做,晚上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后再做,——馬不停蹄忙里偷閑地趕課外的。這期間,學習的壓力也是巨大的,既然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就選擇了勇敢面對。有時也會非常煩躁,便大哭一場,發泄完畢繼續投入到水深火熱的戰斗中。
十二歲的淚,是急切的,是不甘心被人超越的。十二歲的我已經學會主動參與競爭,即使噙著淚水,也會化作燦爛的笑容。
我是一直在流淚,欣喜的是,淚的成分卻在變化著。晶瑩的淚珠匯成了我的成長之河,淚是苦澀的,成長卻是甘甜的。(指導教師 張亞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