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希#8226;韋克(Nancy Weicker)在二戰期間代號“白鼠”,曾經是德國納粹“黑名單”的第一人,也是二戰盟國授予勛章最多的戰地巾幗。2011年8月7日,南希#8226;韋克因胸腔感染在英國倫敦辭世,距離她99歲生日只剩23天。作為二戰時期的十大特工之一,南希#8226;韋克有令人驚嘆的經歷,也有讓人感到惋惜的晚年,而這位女英雄卻從未退縮和后悔。
巾幗英雄曾是豪門貴婦
南希#8226;韋克于1921年出生于新西蘭的惠靈頓,是家里6個孩子中的小妹妹,1歲多時隨家人搬到澳大利亞悉尼,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大學畢業后,韋克只身來到歐洲,成為一名自由記者,年輕的她當時已經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不久之后,她在維也納得到了一個采訪納粹頭子希特勒的機會,并且親眼看到了納粹對待猶太人的暴行,也正是這個機會,促使她走上了反法西斯的反法西斯活動道路。1940年,就在南希婚后6個月,德國納粹占領法國,從此,南希開始了抵抗納粹的行動,成為一名反法西斯的堅強戰士和組織者。
在她投身反法西斯活動之前,南希有著幸福的婚姻和美滿的家庭。1939年,南希與法國富商亨利#8226;費奧嘉結婚,住在馬賽一套非常豪華的房子里。南希對丈夫的描述極其甜蜜:“他非常英俊,跳探戈棒極了,他是我這一生的愛。”但是,最終南希還是決定放棄奢華的生活,投身戰爭,“因為我憎恨戰爭和暴力,可是當德軍入侵的時候,我想不出婦女有什么理由不盡自己所能去抗爭。僅靠男人們的力量是不夠的。”
納粹黑名單的第一人竟然是個女人
與生俱來的正義感讓南希毅然決定加入反法西斯的戰爭,由于她總是能夠躲過搜查和抓捕,蓋世太保(德國納粹秘密警察)給她起了一個綽號——“白鼠”,意思是她敏捷靈活,不易抓捕。她不但在戰后被媒體評為“二戰十大間諜”之一,在當時,她也是蓋世太保的頭號通緝犯。1943年,在蓋世太保的通緝名單中,“白鼠”位居榜首,懸賞金額高達500萬法郎。
1940年,南希冒險穿過德軍封鎖線,投入剛剛萌芽的反法西斯運動。作為一名信使,她設法將信息和食物運送給法國南部的地下組織。后來,利用富商夫人的身份,南希弄到一張假證件,得以繼續留在淪陷區。她買了一輛救護車,先后幫助1000多名潛逃的戰俘和盟軍飛行員穿過法國邊境逃到西班牙。
后來,納粹懸賞搜捕“白鼠”,南希感到法國的形勢實在太危險,于是設法翻過比利牛斯山,逃往西班牙。逃亡并不容易,為了翻過比利牛斯山,她先后嘗試了6種方法,其中一次在圖盧斯還被法國當地民兵組織抓住,羈留了4天。最后,在另一位抵抗軍成員的幫助下,南希得以逃脫,之后輾轉抵達英國。據南希回憶,正是為了協助這次逃亡,她的丈夫遇害了。因為德軍懸賞500萬法郎的緝拿令,她繼續留在法國十分危險,丈夫亨利告訴她必須要走,“我記得在我出門時,我對他說‘我很快就會回來’,可是從此之后,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1944年4月,南希和另外一名特別行動隊員潛回了法國中部的奧維涅省,負責在當地招募和組織抵抗力量,建立秘密的彈藥武器庫,并負責與英國的無線電聯系。南希領導的抵抗軍的襲擊目標是當地德軍的武器裝備和人員,目的是在諾曼底登陸日之前削弱德軍的抵抗力量。她說:“有人曾問我是否害怕過,我的回答是從來沒有。”
倔強玫瑰的心愿
作為二戰期間反抗德國納粹的女英雄,南希#8226;韋克在戰后獲得了由法國、英國和美國頒發的很多勛章,因此成為獲得盟國授予勛章最多的女性。可是,惟獨在她視為祖國的澳大利亞,韋克長期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
戰后,南希的故事被寫成小說,拍成了電影《亂世有情天》,南希也曾向澳大利亞政府申請過享受老兵權利,但是澳大利亞政府以她不是正宗澳大利亞人而拒絕了她的申請。
2001年,南希離開澳大利亞前往英國倫敦,并在一家酒店常住下來,此時的她已經窮困潦倒,為了支付酒店的費用,不得不以7.5萬英鎊的價格賣掉了所有的榮譽勛章。有人說她這么做是不想讓澳大利亞博物館得到這些勛章,而南希自己則表示,不會接受澳大利亞政府頒給的任何獎章,因為“沒有愛的獎章是毫無價值的”。直到2004年,澳大利亞政府才為南希頒發了國家級榮譽勛章。不過,南希的經歷當時已經驚動了英國查爾斯王子,查爾斯幫她交付了所有的酒店費用。隨后,澳大利亞政府也為她雇請了一名鐘點工,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本月8日,在南希去世的第二天,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發表聲明:“南希#8226;韋克特別勇敢,足智多謀,敢于冒險,她挽救了數以百計的盟軍生命,協助法國終結納粹占領的歷史。今天,我們國家悼念不凡的南希,她的無私和堅忍會永載史冊,她將繼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澳大利亞人。”
TIPS 諜海狂花
瑪塔#8226;哈莉
荷蘭人瑪塔#8226;哈莉的舞蹈在巴黎轟動一時,巡回表演使歐洲為之狂熱,但她的間諜生涯比她的舞蹈更成功。由于她,法國在一戰中多損失了數十萬人。1917年,她因間諜罪在法國維賽納森林被槍決。
瑪加麗達#8226;科涅庫娃
二戰期間,蘇聯克格勃間諜科涅庫娃成功混進了普林斯頓大學資深學者的小圈子,連年過花甲的愛因斯坦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因此獲得了大量導彈、核武器方面的尖端技術資料。
克里斯蒂娜#8226;格蘭維爾
她曾獲波蘭選美大賽冠軍,被稱為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最喜愛的女間諜”。戰后,她卻被英國拋棄了,只好找了一份輪船女乘務員的工作謀生,卻被瘋狂愛慕她的男人用刀殺死,因為“殺了她才能最終占有她。” 而克里斯蒂娜即007系列小說中著名“邦德女郎”的原型。
辛西婭
一位外交官說,辛西婭的目光、身材,對男人都是一種挑釁。1941年,美國人辛西婭假扮記者接近法國駐美使館新聞官布魯斯,布魯斯對她一見鐘情,竟與其聯手搞到法國海軍密碼,兩人于1946年結婚,在法國鄉村古堡中安度晚年。
瑪爾維娜#8226;格特勒
生于匈牙利的她在二戰期間被稱為“英國版瑪塔#8226;哈莉”,通過與貴族、大使以及軍官們的“親密關系”取得所需情報。她于1941年被捕,但是3個月后因為沒有證據被釋放。1945年戰爭結束后,瑪爾維娜#8226;格特勒移居澳大利亞。
努爾#8226;艾娜雅特#8226;汗
她本是印度公主,因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被英軍招募成為間諜。不過,她在工作中屢犯低級錯誤,比如忘記接頭暗號和將間諜名單遺忘在旅館里。她在30歲時遭同事出賣被納粹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