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一根針尖被打磨成了“鏟”形刃的細小鋼針。
有傳聞說它的治療功效神奇,古老的針灸和現代手術刀之優點集于一身。
還有傳聞說它能治療許多用傳統方法無法治,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疾病,像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各種關節疼痛。
小小針刀,果真如此神奇?
本期《養生雜志》為解開此迷惑,特意走訪了成都第一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謝清芳,與你一起共同見證。
《養生雜志》謝老師好!請問謝老師從事針刀有多久了呢?能向我們介紹下什么是針刀嗎?
謝清芳大概有五六年了,在那之前我是從事骨科手術的,這份經驗讓我對解剖位置很熟悉,因此定位也會很準確,為做好針刀手術打下了堅實基礎。針刀融合了古老的針灸和現代手術刀之優點,是一根長約10~15厘米、直徑不到1毫米的鋼針,只是針尖被打磨成了“鏟”形的刃。
針刀醫學自1976年由其發明人朱漢章教授發明以來,走過了30多個春秋。從開始的小針刀療法到現在的針刀醫學,從基層鄉村到大學殿堂,針刀的發展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如今已發展成為理論堅實,以臨床療效好、可重復性高、費用低廉等為特點的一門成熟學科。
《養生雜志》針刀手術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
謝清芳頑固性的軟組織(久治不愈)的一些慢性疼痛性疾病都是可以用小針刀來治療的。尤其是在慢性軟組織損傷疾病方面取得卓絕的療效。
我將針刀可以治療的大大小小的疾病進行了一個分類,像腱鞘炎、網球肘、腱鞘囊腫等屬于小病,針刀治療1~2次就基本可以治愈,而且復發的幾率很小;而肩周炎、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腰肌勞損等就屬于中病了,一般針刀治療2~3次就基本可以解決問題;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椎管狹窄就屬于大病,一般針刀要治療3~5次,治療后我們還有相應的一套預防復發的操教給患者,對病情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養生雜志》能舉一些您在臨床上治療的成功例子來談談嗎?
謝清芳就拿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來說,嚴重的患者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否則癥狀易反復。傳統的手術至少需要劃開10cm左右的切口,然后層層剝離組織,而且手術有較大風險,容易傷到神經,手術的時間一般要2個小時左右的,甚至更長,預防感染也是一個關鍵的地方,術后的恢復周期也很長。
這類患者很多最后都選擇了針刀手術,針刀手術首先就是微創,不需要開刀就可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沒有切口,只有針眼那么大的針口,主要是作用于突出的椎間盤進行松解術,解除椎間盤的卡壓和痙攣,這樣痙攣的周邊軟組織也有改善,糾正脊柱的偏歪的同時,對神經根的周圍也有減張減壓的效果,手術后,隨即我們就會進行手法復位,將突出的椎間盤推回或部分推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我在臨床上做的比較多的,效果也是很顯著的。
《養生雜志》針刀治療疾病與傳統的針灸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相比而言,有哪些優勢和突出的地方?
謝清芳我拿一組數據來告訴你,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曾進行過一次抽樣調查,他們在全國調查了12個省市,對取得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在針刀治療所需費用當中,藥物所需費用僅占全部費用的15.7%;在針刀閉合性手術適應癥范圍內,目前全國每年針刀門診比外科手術節約治療經費6.8億元,比藥物和其他療法節約5.6億元;在針刀閉合隆手術適應癥范圍內,目前全國每年針刀醫學閉合性手術比外科手術節約治療經費總共605.64億元,比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法節約總其172.24億元。
目前,針刀醫學的治療效果與外科手術及藥物和其他療法的治療效果比較:在針刀閉合性手術適應癥范圍內治愈率是外科手術的1.26倍,是藥物和其他療法的4.15倍。
再者就是安全,相比較傳統的手術,不需要開刀,就避免了手術和感染的風險,在治療效果上更顯著,傳統的方式手術摘除突出的椎間盤,并不能完全的根治,復發的幾率還是仍然存在的,而針刀在根本上解決了問題,基本上是能治愈的。而且手術只需要10分鐘就夠了。術后1天內不要碰水洗澡,適當的休息,沒有特別的禁忌癥。術后3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養生雜志》針刀治療過后,是否需要配合藥物或者是其他的輔助治療?
謝清芳我們的理念是針刀為主,手法為輔,配合藥物,康復理療。藥物方面主要是中藥和中成藥內服外敷,康復理療主要有中頻、蠟療、偏激光治療等,對急慢性的軟組織疼痛效果很好。
《養生雜志》展望未來,您覺得將來哪些疾病可以納入針刀治療范圍呢?
謝清芳在國家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在針刀人的努力下,針刀醫學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光明、寬廣。針刀不會止步在基層醫院,我們將把針刀推廣到全國3級以上醫院,讓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到針刀的隊伍當中,不斷地發展與壯大自身,針刀會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平臺。在未來,針灸能治療的疾病針刀也可以治療,像支氣管炎、神經衰弱等疾病,現在用針灸可以治療,將來也可以納入針刀的治療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