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紅帽再聰明,也敵不過佯裝打扮的狼外婆。獨自在家的孩子們就是“小紅帽”,可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狼外婆”: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危險的入侵者,潛在的游戲同伴間的摩擦,和小貓小狗玩耍時遭遇的襲擊……如何教育孩子應對這些可能發生的危險,除了叮囑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外,家長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危險情景一
獨自在家,遭遇陌生人來訪
2010年暑期,常州市公安局做了一項模擬陌生人敲門的情景調查,工作人員連敲了10家門,除了有4個孩子堅決不開門(其中1個不應聲)外,其他6個孩子都開門讓工作人員走進家中。工作人員對小孩稱自己是上門收水電費的,基本沒費力氣就輕易進入了孩子的家中,并從與孩子的談話中得知孩子家里的很多情況。孩子的記憶力沒有理性思維和經歷作為支持,對家長的告誡遺忘得很快。張老師給家長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1.暑假期間孩子一個人在家時,家長一定要在離開前確保防盜門窗上鎖。告訴孩子,有陌生人敲門來訪,要先從貓眼中看看是否認識,不認識的堅決不開門。如果對方稱認識其父母,可以禮貌地請他留下姓名、地址,請他改日再來。
2.不管陌生人報出父母的名字還是自己的名字,都不要輕信開門。應該及時給父母打電話,把這個情況告知家長,聽從家長的意見行事。
3.如果陌生人已經進屋,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將陌生人帶到客廳里坐,切忌帶到密閉的房間里。同時告訴孩子應對陌生訪客的說辭:“我爸媽在鄰居家,過幾分鐘就回來,您稍等一會兒,我去叫他回來?”采用這種方式,既有禮貌,在遇到壞人時也容易脫身。
危險情景二
獨自在家,發現小偷怎么辦
張老師認為,孩子在面對小偷、強盜等危險時,首要考慮的是自保。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采取一些機智的方法,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
1.聽到門外有響動,孩子應該事先通過門鏡觀察,當看到有人在撬動自家或別人家房門時,先把門鎖扣上,迅速播打110或者社區派出所電話,然后找一個安全隱蔽處藏身。家長一定要反復向孩子灌輸110、119、社區派出所的電話,讓孩子銘記于心,在危險時刻腦中立刻浮現這些號碼。
2.告訴孩子獨自在家時,若聽到門外有異樣響動時,可以把電視聲音調高,并且故意大聲說話,稱呼爸爸媽媽,制造家中有大人的假相。
3.如果歹徒和小偷已經進入到室內,孩子要趕緊報警呼救,千萬不要反抗,避免與其單獨搏斗,這樣會增大孩子的受傷害程度。如果無法掙脫逃離,就迅速躲到可以藏身的房子里,鎖緊門,打開窗戶向外大喊救命,或者向外投擲物品,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危險情景三
小區玩耍,避免各種意外“傷”
個案1:小矛盾引發的意外傷
明明 8歲 男
小區里的滑梯、秋千一到暑假就特別搶手,有一次,明明和一起玩的小朋友因為排隊問題發生了爭執,兩個人互相推搡,明明被推下了臺階,腦袋撞出了大包。
家長課堂:小朋友玩耍時起小摩擦是常事。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學會與人分享,在遇到爭執時,不要動手。必要時可以告訴大人,請他們協調解決。
個案2:路邊的動物不要碰
西西 7歲 女
西西在小區里看到一只可愛的小狗,沖過去想抱起小狗,哪知道小狗出于本能反應,沖西西手上就是一口。
家長課堂:戶外的環境家長往往不能控制,所以在帶孩子出門玩耍時,盡量不要讓他單獨一個人,應該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同時要告訴孩子,一些小動物是有攻擊性的,比如可愛的貓貓狗狗,一定要避免和它們直接接觸。在告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用趣味性的方式,如情景模擬小狗咬人,或者是告訴孩子貓的指甲很尖銳,就像媽媽縫衣服用的針一樣,這種形象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印象深刻,又便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