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Hip Hop。
原是指源于美國非洲裔黑人的說唱音樂和街舞,音譯為“嘻哈”。嘻哈是一種音樂形式,也是一種流行文化,包括音樂、舞蹈、說唱、DJ技術、服飾、涂鴉等元素,是一種街頭文化的總稱。你也可以說,Hip Hop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
在整個Hjp Hop的文化中,服裝要算是最出彩的一部分了。走在街上,如果你看到一個或者幾個青年,穿著寬大的印有夸張Logo的T恤、寬大拖沓的板褲或者是側開拉鏈的運動褲,腳蹬一雙籃球鞋或板仔鞋,頭戴高爾夫球帽或者是棒球網(wǎng)帽,或者包著各國風格的包頭巾,或者將頭發(fā)染燙成各種顏色,或者扎著小辮子,身上有或多或少的紋身,耳朵上戴了銀質耳環(huán)甚至還有鼻環(huán)、墨鏡,塞著耳機,兜里揣著MD隨身聽或者是MP3,隨身背個背包,里面放著一副滑板,十之八九,這個人或這群人是嘻哈一族。這就叫Hip Hop時尚。Hjp—Hop是街頭的文化,代表一種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新潮,因為酷,與同是街頭文化的滑板、小輪車等極限運動一樣,備受年輕人追捧與推祟。
嘻哈一族甚至連走路的姿勢都有些相似,松垮垮的樣子,顯得吊兒郎當。他們之間無需相識,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共同的愛好,成為了同類。他們的著裝舉止就是身份證,一公里以外,就能準確地辨認出彼此。
從80年代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這種文化給音樂甚至給整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超乎人們想象。30年來,Hip Hop成功的結合了娛樂、商業(yè)、音樂、政治,不但在美國扎下了根,而且早已沖出美國,走向世界。它是一個獨立而有色彩的團體意識,它是堅固而難以取代的文化形式,它不僅僅是我們常常說的“黑人音樂”,也不僅僅是手舞足蹈聲嘶力竭rap:“Check it out”,更不僅僅是流行歌手主打樂風奏藍調。Hip Hop文化就是Hip Hop文化,張揚、個性,特立獨行。Hip Hop除了服飾,還包括以下方面:
1 霹靂舞
上世紀80年代,霹靂舞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Hip Hop舞蹈。那時,霹靂舞就是時尚的代名詞,會跳霹靂舞,是件很拽的事情。但霹靂舞畢竟是外來文化,我們缺乏對這種文化的了解,也就是說,缺乏這種文化的根,所以霹靂舞再流行也無法融入我們的生活,沒幾年,霹靂舞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今天這個詞被人們普遍認為是rap音樂的同義詞。霹靂舞在國外肯定是一種文化,但在國內,已經(jīng)成為歷史。
2 涂鴉
如果你看到一段圍墻上或者地上畫滿了稀奇古怪的字、不知所云的符號,你會有什么反應?一笑而過還是搖頭嘆息呢?不要大驚小怪,這就是嘻哈少年們的杰作。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們的思想,宣告他們的存在。如果你足夠包容,駐足仔細研究一下那些內容,你會發(fā)覺,其中很多挺棒的,甚至可以當做街頭藝術來欣賞。
嘻哈少年之間還會舉行涂鴉比賽,他們手持偷來的顏料,在所有的公共場所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此表達對社會行為準則的漠視和對成人權威性的挑戰(zhàn)。涂鴉行為本身就帶著一種反叛意味,所以作品也充滿神秘感,再中規(guī)中矩的涂鴉都顯得有那么一些些另類。受益最大的是時裝界的設計師們,他們從HipHop的涂鴉作品中獲得了大量的靈感。
3 DJ(Disc jockey)
職業(yè)名詞,俗稱轉碟子的人,把轉碟子視為一種音樂上的樂器藝術,又稱“刮唱片”、“打碟”。一般上來說,DJ將會同時的使用二個唱盤,連接著一個接收器、一個喇叭筒、揚聲器、混合器(或化音器)和各種其他不同的電子音樂儀器。DJ在兩個正在旋轉的唱片之間用切音、刮擦、身體上的trick、掉針、混合或多種混合等方法進行演出,產生一種獨特的聲音,兩首不相干的歌曲被合成一氣。
由此可見,DJ在Hip Hop領域里,無疑占了極重要的角色。因為不管是B-Boy或者是MC,都需要DJ來輔助,否則就抓瞎了!
4 說唱
在Hip Hop當中,街舞和說唱樂是互為一體的。說唱樂的風格是即興饒舌,它舍棄了音樂旋律,強調節(jié)奏感。一般是由一個男人(也可以是多個男人或者是女人)配合鼓點的節(jié)奏聲,快速地技術性地訴說一連串押韻的詩句,使它表現(xiàn)出一種野性的誘惑和當仁不讓的氣勢。為了強化氣氛,還會借助于街舞,用變幻的肢體語言去彌補情感表達的不足。說唱樂是黑人創(chuàng)造的很隨意很即興彰顯個性的一種溝通方式,與其說是音樂,不如說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
說唱樂究竟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還是只為嘩眾取寵?見仁見智。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音樂形式不但沒有在曇花一現(xiàn)后就很快消失,而且影響力越來越大,以至于白人歌手也開始說唱起來,大有全民皆嘻哈之勢。從此,Hip Hop從一種黑人文化變成流行音樂文化,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主流象征。
嘻哈風的全球化趨勢同樣蔓延到了中國,中文的rap分為粵語rap、臺語rap和國語rap。其中粵語rap和臺語rap都要早于國語rap。粵語和臺語rap一個在80年代后期,一個在90年代初期,而國語rap到90年代末期才出現(xiàn)。時間進入2000年以后,國語rap在臺灣很快發(fā)展,不但涌現(xiàn)了如潘瑋柏,宋岳庭,麻吉等一批典型的Hip Hop說唱歌手,后來陶喆,王力宏,周杰倫等重量級RB歌手也開始rap起來,一時之間,rap站在了流行音樂的前端,仿佛不rap那么一下下,就不配稱為流行歌手。
Hip Hop在中國的流行,對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起碼是對流行音樂的一種反思,而這種反思縮短了人們與音樂的距離,人們可以無限制地參與到流行音樂中,分享音樂的樂趣。
不能回避的是,在嘻哈文化中,常常會出現(xiàn)“Ganq ster”、“Gan g”、“Clan”、“Thug”等等的字眼。其實這些字眼在英文的解釋中,都是代表著不好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中文里面的“幫派”、“流氓”、“混混”等意思。嘻哈文化在發(fā)展當中,如何在保留其中隨意、激情、個性、平民化、參與感等正面因素的同時,逐漸改變其中一些不健康的負面因素,變得更加健康,是我們所期待的。
嘻哈音樂,用比流行音樂更好聽的方式改變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