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36.011
用藥不當在臨床比較常見,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為此,本文結合用藥不當的表現(包括:有病未得到治療、用藥過量或不足或療程過長、選用藥物不當、不適當的合并用藥、醫生開不必要的大方)、影響合理用藥的因素(包括藥物因素、人的因素)、以及用藥不當的危害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用藥的重要性。
用藥不當的主要表現
有病未得到治療:就是需要用藥物治療的患者,沒有及時用藥或因誤診選用的藥物不對癥而未使用正確的藥物治療。
用藥過量或不足或療程過長:臨床比較常見的是用藥過量、聯合用藥過多和療程過長,給藥間隔時間、藥間途徑不適當等。還有少部分由于醫務人員畏懼藥物不良反應,給與的劑量太小和療程不足,均影響了患者的健康。
選用藥物不當:在治療上沒有根據藥敏實驗等其他科學依據,而根據臨床慣例去用藥,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或者是用藥配伍失當,藥物使用的人群禁忌等。
不適當的合并用藥:醫生沒有根據患者病情來選擇藥物,或者是合并藥物太多,造成藥物的濫用。
醫生開不必要的大方: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以及單位硬性經濟指標的規定,為完成經濟指標或開單提成等,醫生進行開大方。
影響合理用藥的因素
藥物因素: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沒有發現不良反應,但是有的患者表現的較為強烈,而且是由于臨床合并藥物的應用,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也隨之增高。
人的因素:
⑴醫師因素:①臨床用藥監控不力,缺少相應的藥監組織,沒有完整的考核處罰制度;②缺乏藥理知識:特別是受專業的影響,對于本科室以外的不常用的藥物,了解不徹底,造成用藥的不合理;③醫療水平差:由于錯誤的診斷造成錯誤的用藥,導致藥不對癥,單憑經驗而盲目用藥,輕癥用重藥,忽視特殊病人的用藥禁忌等[1];④醫德醫風敗壞:有個別醫師不顧醫療機構三令五申的教育,為了藥品中間商的提成,鋌而走險,違反治療原則開大處方,使用價格昂貴的藥品;⑤責任心不強:表現為開處方或下達醫囑時寫錯姓名、藥名、含量、濃度、劑量、劑型和用法;未全面了解病人生理、病理情況,給病人使用有禁忌的藥品;遷就病人,放棄藥物治療決策權,任病人點名開藥等情況。
⑵藥師因素:①發藥錯誤:未按醫師處方正確發藥,包括藥物濃度、劑型、效期、質量、包裝等方面的差錯,可能是操作失誤,又未經校對所造成;②對處方審查不嚴或知錯礙于情面沒有糾正;③缺乏應應有的用藥指導。
⑶護士因素:①未正確執行醫囑;②給藥操作失當,未按操作規程混合靜脈注射劑致使藥物降效或失效,未注意注射劑的配藥禁忌;③沒有嚴格查對病區保存的藥品,藥品失效或過期而沒有發現繼續使用。
不合理用藥的危害
延誤疾病治療:用藥不對癥、給藥劑量不足、療程偏短以及不合理合并用藥等[2],都直接影響到藥物治療的有效性,輕者降低療效,重者加重病情,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或導致治療失敗。
浪費醫藥資源:不合理用藥可造成藥品乃至醫藥資源有形和無形的浪費。使用毒副作用過大的藥物,用藥過度,不適當的合并用藥[3~5],如果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浪費的就不僅是藥品,還包括處理藥物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所需要的診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等。
產生藥物不良反應甚至藥源性疾病:藥物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病源都是藥物,差別在于造成的后果和對病人的危害程度[6~7]。肝臟是人體代謝藥物的場所,最容易受到藥物損害的器官,腎臟是排泄藥物的的場所,由于藥物的不合理應用,造成腎臟的損害,以及其他的不良反應等。
釀成藥療事故:由于用藥不當而造成患者死亡、致殘等醫療事故屢見不鮮,嚴重損害患者人身安全,導致社會對行業的不滿,同時對醫生自己的前途有較大影響。
討 論
合理用藥應考慮以下幾方面:①藥物的選擇:關系到治療的成敗。必須考慮:是否有用藥的必要;若必須用藥,就應考慮療效問題;藥物療效與藥物不良反應的輕重權衡;聯合用藥問題。②制劑的選擇:同一藥物、同一劑量、不同的制劑會引起不同的藥物效應,這是因為制造工藝不同導致了藥物生物利用度的不同。③劑量的選擇:為保證用藥安全、有效,通常采用最小有效量與達到最大治療作用但尚未引起不良反應的劑量之間的那一部分劑量作為常用量。④給藥途徑的選擇:不同給藥途徑影響藥物在體內的有效濃度,與療效關系密切。⑤給藥時間間隔、用藥時間及療程的選擇:適當的給藥時間間隔是維持血藥濃度穩定、保證藥物無毒而有效的必要條件。⑥影響藥物作用的機體因素:要考慮病人實際情況,做到因人施治。
參考文獻
1 Papastavros T,Dolovich LR,Holbrook A,et al.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pyrazinamide and 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latent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CMAJ,2002,167(2):131-6.
2 葛桂林,李紅旗,張雪琳.頭孢氨芐致遲發過敏性休克1例.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8,18(5):203.
3 Saraya A,Yokokura M,Gonoi T,et al.Effects of? fluoroquinolones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β-cell ATP-sensitive K+ channel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4,497:111.
4 王倩,鄧云峰,周志才,等.頭孢哌酮鈉引起遲發性過敏反應2例.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7,17(10):480.
5 Schwalm JD,Lee CH.Acute hepatitis associated with oral levofloxacin therapy in a hemodialysis patient.CMAJ,2003,168(7):847-8.
6 Park-Wyllie LY,Juurlink DN,Kopp A,et al.Outpatient gatifloxacin therapy and dysglycemia in older adults.N Engl J Med,2006,354(13):1352-61.
7 王惠珍,何振鳳,魯云蘭.先后靜滴頭孢他定和泰能致精神障礙1例.中國新藥雜志,1997,6(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