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護理部擔負著管理醫院護理工作的重任,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是護理部的重要職能[1]。隨著時代的發展,僅憑經驗是難以承擔臨床護理質量管理的重任,應改變形式,科學、靈活地運用現代質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有效的激勵機制逐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并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與潛能,這是推進護理質量控制的基礎。我院對臨床護理質量督導的形式進行了改進,經過1年多的運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增加護理質量督導的頻次
一般醫院質量督導由護理質量督導小組完成,我院由科室質量督導員、護士長總值班質量督導、院內護理質量督導小組、護理部四方共同完成每月的質量督導工作。
科室增設護理質量督導員,每周安排1天對照護理質量檢查標準檢查科室的護理質量,并將檢查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要求總值班護士長必須每天中午、夜間2次到各病區進行質量督導,至少要發現一個護理質量問題,并對發現的問題分7個步驟進行解決和處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問題;查找原因;處理問題;制定持續改進措施;對問題做出評語。每天將督導表交予護理部,護理部給予匯總。
院內護理質量督導組按各自專業分為護理安全、基礎護理、護理服務、專科護理、特色護理5個小組。每組有標準和詳細的工作流程,每月深入臨床各護理單元,本著一切以規范標準為主,以環節的管理為主,以尋找缺陷改進缺陷為主,以督導為主,開展臨床質量督導工作,每組將發現問題匯總,提出改進措施。
護理部全面督查的同時根據不同月份做出每月抽查重點內容,如:1、4、9月臨近節日時期,重點查護理安全、急救、應急、級別護理,如急危重患者的護理、新入患者的病情觀察是否認真仔細,治療護理是否及時;2月、10月節假日,督導內容以級別護理為重點,3月天氣慢慢變暖是加強功能鍛煉的好機會以健康教育為重點,5月節假日并相對較輕閑以專科護理質量為重點,6月實習生到崗以教學管理為重點,7、9月腸道疾病較多安排院內感染和隔離消毒工作,11、12月患者較多以基礎護理為重點。
改變督導方法
各項工作督導的方法不再是臨床科室護士被動接受,而是與護士長、護士互動起來讓護士自查,督導人員進行綜合評價,如年前查急救車及急救設備時,模擬一個搶救患者的現場,給護士一個病例,護士根據醫囑,按搶救患者的程序進行操作,操作同時復述各種物品、藥品的效期和基本作用,這樣不僅護士復習了搶救知識,而且鍛煉了護士的搶救技能,搶救意識,熟悉了搶救設備、搶救藥品,檢查了設備運行和藥物效期;再如督導專科工作時,對一個停留胃管行管飼的患者,胃管注入流質前需檢測胃管的位置,讓責任護士分別用回抽胃液、注入空氣聽氣過水聲、測試胃管有無氣泡冒出3種檢方法進行檢查等。
技能考核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過去的技能考核是有合適的患者在患者身上操作,沒有時都是模擬,特別是模擬不利于護士技能的提高[2],我們給護士一個病例,護士根據病例選擇相應的患者和操作項目,操作步驟以操作規程為原則,但必須以真患者和貼近臨床護理工作為主,操作完畢給予綜合評價,是否適合臨床工作,有無違反操作原則和無菌觀念,在不違反上述原則的同時有無創新,如有好的做法經過質量考核小組討論全院推廣。如第一次考核成績不理想,給機會再次考核。考核的目的只是讓護士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改變健康教育方法
改變以前的健康教育方法,辨證的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對患者癥狀、臨床表現的綜合辨證分析,再進行健康宣教,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據患者疾病的臨床分型進行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性格差異進行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進行健康宣教。
質量評價和反饋控制
每月進行質量評價,將科室督導員、護士長總值班、各督導小組、護理部四部分的督導中發現問題及改進的措施進行匯總,月初召開護理質量專題會,做出質量決策,修訂質量目標,解決質量問題,形成院控。各質控小組發揮專科特點,特色小組不斷收集最新質量控制標準,以標準為基礎,制定出更貼近臨床更實用的督導方法。定期的進行質量評價,能針對當月所存在的缺陷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確認問題,修訂措施,并根據問題有針對性對護士進行培訓,在培訓之后再次督查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力求從細節、基礎、理念上改進臨床護理工作,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地改善了護理質量,同時發揮了資深護理管理者的管理優勢。
反饋控制又稱回顧性質量控制。這類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執行結果,并與控制標準相比較,針對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和對未來的可能影響,及時糾正,防止同類問題再度發生。例如護理質量控制中的褥瘡發生率、護理嚴重差錯發生次數等統計指標,即屬此類控制指標。反饋控制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它把重點放在執行結果的考評上,目的在于避免已經發生的不良后果繼續發展,或防止再度發生。
效 果
臨床護理督導形式的改進,護士對這樣的督導方式特別喜歡,因為能學到好多東西,能鍛煉人,同時護理部也能及時發現問題。靈活的督導方法及辨證的健康教育,使臨床護理質控更加全面、靈活,更加及時,貼近臨床。護理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明顯增強,護理差錯比上一年度同期減少,基礎護理合格率、特一級護理合格率、急救藥品器械合格率都明顯得到提高,健康教育覆蓋率達標,進一步拓展了臨床護理質量管理的思路,有效地實現了護理安全管理事前控制,保障了護理安全,將潛在的護理質量缺陷在未造成結果以前就進行改進,給傳統的護理終末質量控制做了一個很好的補充,護理質控更加全面[3]。通過多方督導,發現全院新的、好的管理方法進行全院推廣,不規范和不統一問題及時改進。
參考文獻
1 程薇.對現行護理質量管理思路與方法的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9):690.
2 陳君英.信息系統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研究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769.
3 孫琳,葉文琴.護理質量評價現狀及進展[J].現代護理,2004,10(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