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產科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妊娠20周以后出現高血壓、浮腫、蛋白尿等一系列的綜合征。易導致產婦發生子癇以及心、腎衰竭等。嚴重地威脅母嬰生命安全,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是導致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因此,加強孕期預防保健管理,疾病時的護理監測,是保證孕產婦及圍生兒安全的重要措施。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住院中重度妊高征患者60例,通過精心護理及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60例,均符合臨床醫學的診斷標準[2],年齡22~40歲;第一胎42例,第二胎18例;孕周26~40周;子癇前期54例,子癇4例,產后子癇2例。
結 果
本組合并心衰2例,均無腎衰竭和腦血管意外發生,經過精心治療與護理后均痊愈出院。
護 理
環境護理:妊高征一旦確診應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防止子癇發生。患者應入住安靜、光線較暗的病室;注意患者的自覺癥狀,高度警惕發生子癇;備好開口器、吸引器、急救藥品等急救準備。
心理護理: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耐心細致地講解疾病發病原因、相關因素、預后及指導合理進食,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心理疏導降低患者緊張情緒,保持情緒穩定,休息好,以便順利分娩,增強其治療信心,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
間斷吸氧: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組織和臟器的缺氧情況。
加強巡視注重觀察攝入量和正確臥位:患者應采取左側臥位可使右旋子宮向左方移位,并解除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有利于改善腎和胎盤的血液循環。對降低血壓,促進排尿具有良好的作用。①輕中度: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輕度需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蔬菜、補充維生素、鐵、和鈣劑,食鹽不必嚴格限制;②重度:每4小時測1次血壓、脈搏、呼吸,注意胎心、胎動有無改變,適當限制食鹽入量,測尿蛋白,必要時測24小時蛋白定量,查肝腎功能等;輸液時應注重滴速,以免輸液過快加重心臟負擔。
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硫酸鎂的治療濃度和中毒濃度相近,在使用時應注意膝反射、血壓、尿量、用藥總量和滴速,以每小時1~2g為宜,靜滴過快易發生顏面潮紅、發熱、四肢無力,過慢易疲勞,起不到治療效果。每次用藥前必須了解患者的尿量每天應≥600ml,或≥25ml/小時,膝腱反射存在,呼吸≥16次/分方可繼續使用,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頭脹、全身發熱感、疲乏、嗜睡、說話含糊不清等癥狀,應減慢滴速,或停止使用,若有胎動減弱或消失,應停藥觀察。如屬硫酸鎂所致,停藥后胎動可恢復,如不恢復,應考慮胎兒宮內缺氧。若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以解除鎂離子中毒。如使用鎮靜劑(冬眠藥物)孕婦要絕對臥床休息,以防體位性低血壓而突然跌倒致意外發生;用降壓藥時須嚴密監測血壓,血壓大幅度升降會引起腦出血或胎盤早剝,大量利尿劑可導致電解質丟失和血液濃縮,要做電解質和心電圖檢查,注意有無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的表現。
重癥患者(子癇患者)護理:①首先應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立即給氧,按置開口器,上下磨牙間放置一纏好紗布的壓舌板以防唇舌的咬傷。患者取頭低側臥位,將患者安排于安靜的,光線較暗的病室,醫護活動盡量集中。避免因外部刺激而誘發抽搐。②神智不清者需專人護理,床邊加床檔以防墜床、受傷,準備好吸引器與急救的藥品,禁食、禁口服藥,防止誤入呼吸道而致吸入型肺炎。③嚴密觀察詳細記錄抽搐時間,間歇時間和昏迷次數,防止再次抽搐發生,盡可能減輕組織器官的損傷。為嚴密觀察尿量,可放置導尿管,同時記錄出入量,隨時監測血壓、脈搏和呼吸。④注意勤聽胎心和監測臨產的先兆出現,觀察子宮收縮,產程的開始和進展,以及陰道流血。⑤密切觀察腦出血、肺水腫、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以及對病情的預后有所估計。⑥做好基礎護理,定時協助昏迷患者翻身,防止褥瘡發生。保持外陰清潔,防止上行性感染。
產時及產后護理:妊高癥患者分娩方式根據母兒情況而定,但一般都能經陰道分娩。經陰道分娩者,第一產程應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胎心音、宮縮等情況,詢問患者有無自覺癥狀,如果血壓升高或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癥狀時應立即與醫生聯系。第二產程時,應盡量縮短產程,為避免產婦用力,協助醫生陰道助產,如會陰側切,產鉗或胎吸助產。在第三產程,須預防產后出血,在胎兒前肩娩出后立即靜脈推注催產素,及時娩出胎盤并按摩宮底,產后48小時內,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陰道流血量,并詢問患者有無自覺癥狀,病情較重者于分娩開始即開放靜脈。遵醫囑繼續使用硫酸鎂及宮縮劑,防止產后子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產后護理。產后24小時~5天內,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仍有發生子癇的危險,故不可放松警惕,對產婦的血壓、脈搏、呼吸仍應定期監測。注意觀察患者子宮復舊及惡露的性質、數量及體溫,防止產后出血。
討 論
對于妊高征患者應該重點監測,全面護理,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使患者保持積極心態,配合產前監測,及時用藥,及時掌握病情的進展,給予恰當的治療和護理,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是保證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 [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1-105.
2 何仲.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