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資料
患者,男,32歲,右側肢體麻木無力伴言語不清12小時被門診以腦供血不足收住院。患者于12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肢體麻木不愿言語,吐字不清。無惡心,嘔吐;無明顯頭痛頭暈;無心慌胸悶。發病后2小時,于外院行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腰椎CT示L3~4間盤膨出。診斷為腦供血不足。給予抗凝,降纖及改善微循環,清除自由基等治療效果不好。今天來院進一步診治;并以腦供血不足收住院;既往無高血壓病史,無吸煙史;偶爾飲酒;無藥物過敏史。家族無高血壓病史和類似病史。查體:體溫37.5℃,脈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130/80mmHg;神智清,精神差,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光反射靈敏,直徑3mm;右側口角偏斜,伸舌偏右;頸軟;雙肺呼吸清晰;心率88次/分,律齊;腹軟,肝脾未觸及;右側上下肢肌力Ⅲ級,巴氏征陽性;左側上下肢肌力正常,巴氏征陰性;入院后再次查顱腦CT示:右側島頁及放射冠區腦梗死;雙側頸部血管彩超:頸總動脈及雙側頸外、內動脈起始段及椎動脈未見異常;TCD顯示:各動脈系血流速未見異常。頸椎MRI顯示,頸椎5~7椎及諸椎間盤腿行性變;頸5/6,6/7間盤膨出,椎間孔變窄;腹部B超:肝脾腎未見異常。血常規化驗(2011年3月21日)白細胞:12.64×109/L↑[(3.97~9.15)×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68.74%(50%~70%),淋巴細胞比率23.74%(20%~40%),單核細胞比率5.74%(3%~10%),嗜酸性細胞比率1.74%(0.5%~5%),嗜堿性細胞比率0.24%(0~1%);紅細胞4.56×1012/L[(4~5.5)×1012/L],血紅蛋白133g/L(131~172g/L);血小板989×109/L↑[(85~303)×109/L];血小板分布寬度10.70fl(9.8~16.1fl),平均血小板體積9.20fl↑(9.4~12.6fl),血小板壓積0.91%(0.16%~0.35%);電解質正常;凝血四項[除凝血酶時間37.9↑(14~21秒)]正常;高密度脂蛋白(HDL)1.03↓(1.04mmol/L),甘油三酯1.90↑(0.23~1.81mmol/L);肝腎功能及電解質正常。尿常規正常。入院診斷:①腦梗死;②血小板增多癥;③高脂血癥;④頸椎退行性變。給予抗凝﹑降纖﹑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和清除自由基,加之中成藥物等治療,肢體活動情況和言語清晰度明顯轉好。
在上述治療期間,分別于2011年3月22日和2011年3月25日復查血常規結果如下:2011年3月22日白細胞11.22×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62.24%,淋巴細胞比率30.54%,單核細胞比率4.54%(3%~10%),嗜酸性細胞比率2.54%(0.5%~5%),嗜堿性細胞比率0.34%(0~1%);紅細胞4.61×1012/L,血紅蛋白136g/L,血小板1112×109/L↑,血小板分布寬度11.10fl,平均血小板體積9.20fL,血小板壓積1.03↑(0.16%~0.35%);2011年3月25日白細胞9.51×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60.14%,淋巴細胞比率32.14%,單核細胞比率4.74%(3%~10%),嗜酸性細胞比率2.74%(0.5%~5%),嗜堿性細胞比率0.44%(0~1%);紅細胞4.67×1012/L,血紅蛋白137g/L,血小板1403×109/L↑,血小板分布寬度11.20fl,平均血小板體積9.30fl,血小板壓積1.31↑(0.16%~0.35%)。
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血小板計數呈持續較快的上升。因此,在肢體和語言功能恢復后,建議該患者到具有血液病檢查條件的醫院進一步檢查。通過追蹤隨訪,該患者最終確診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現堅持服用羥基脲片和應用干擾素治療,血小板控制在正常范圍。
討 論
偏癱是腦卒中的一個癥狀或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型和出血性兩種類型。通過顱腦CT影像學檢查,進行鑒別兩種不同類型的腦卒中。本例患者顱腦CT證實屬于缺血型[1]。腦卒中的病因以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心功能障礙,風濕性心臟病尤其是心房纖顫最多見;也可以由某種血液病或其他如外傷和腫瘤引起;但是,臨床上因血液病所致缺血性腦卒中較少見;本例患者就是因原發行血小板增多癥導致血管內血栓形成,而引起缺血型腦卒中、腦梗死而引起偏癱。
原發行血小板增多癥,也稱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為多能干細胞克隆性疾病;其特點為血小板顯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大[2],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
國內報道,80%的原發行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以胃腸道出血,尤其是鼻出血反復發作為首發癥狀就診于耳鼻喉或血液病科;1/3的患者因肢體靜脈血栓形成首診于普外科;以偏癱和失語為首發癥狀就診于神經內科病例還未見報道。
本例患者以偏癱失語為首發癥狀,首診于神經內科,診斷為腦梗死;在應用降血小板聚集藥物和改善腦部微循環藥物等治療后,很快改善了臨床癥狀。但是,血液化驗發現血小板計數呈直線上升。腦梗死的病因很多;而血小板計數增多易引起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腦梗死發生,是腦梗死的病因之一。如果不真對腦梗死的病因治療;那么,腦梗死仍會再發,不能最終治愈腦梗死,從而延誤病情,給患者造成危害。因此,通過本例患者,提醒神經內科的臨床工作者,凡遇見以偏癱為首發癥狀而首診于神經內科者,應注意血常規等基礎檢查,尤其應注意血小板計數的檢查,以免漏診或誤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而延誤治療。
參考文獻
1 賈建平.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5-182.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4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