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跨界?跨出我們局限的狀態。就這次拍攝來說,可以被解讀成“汪建偉在汪建偉的作品里”,我就變成了一個創作者和我的材料。跨界是讓作品或觀念有一個更大的可供判斷的范圍
yellow signal_黃燈_2011
汪建偉WJW 黃燈同時面對兩個正確性的敵人——對于綠燈正確性的終止;對于紅燈正確性的否定,它在使雙方的唯一性喪失的同時獲得自身的位置——中間狀態的合法。它既是干預也是中介,它使制約與延時成為可識別的“硬物”。“黃燈”作為征兆,提供了另一種觀看與理解事物的方式,我們企圖建立一種矛盾與糾結的現場,一種使事物總是處于允許與禁止;主動與被動的途中狀態,并通過反復的中斷與修正,使現場成為無法融合、不可兼容的異質共同體?黃燈共同體?
怎么跨界?首先要考慮怎么識別跨界,跨界不是輕而易舉就能領略。它需要創造出一個陌生,并保持身體的學習能力,才能不腐敗。反復使用同樣的話來批評腐敗本身就是腐敗的。陌生感來自于我們對熟悉事物的不信任,對存在事物不夠激進
hostage_人質_2008
汪建偉WJW“人質”是介于科學、歷史、社會以及假說的灰色地帶,一種可能性的知識與某種現實環境之間的想象性關系。相對于個體可以被理解為是歷史與知識的人質,被今天與未來所劫持
等待中的真理,真理不在現場,等待只能是贗品。最美好的事情不是十個人得到一個真理,而是十個不同的真理,或者說你同時聽到了9個不同的人和你在談你不知道的事情
Distance_隔離_2009
汪建偉WJW (這些)基本材料全部來自于回收的舊家具,所有家具有明確的時間性,制作日期都是在20世紀50-80年代,它們既有別于中國傳統制造工藝,又隔絕于當代制造工業,成為某種特定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歷史承載,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如何被轉化為意識形態物質化的過程記錄。這些意識形態的建構被分配在功能與使用,它保證了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的一致,產品的功能決定了意識的范圍,同時,身體在使用過程中被同質化
任何可以用財富購買的都不可稱為奢侈品。買不起叫奢侈品,所以大家都去買,但發現大家都買得起,這就不是奢侈
symptom_征兆_2007-2008
汪建偉WJW (這)是關于“身體”如何演變為“個體”的生產機制與過程。它包括身體的物理性與生物體屬性,與教育、社會、心理、環境以及歷史與寓言之間所產生的相互制約,互相糾纏的混合體……介于日常與異常之間,時間是循環交叉的,空間是同時并存的,它們不被明確性界定,游離于事實與虛擬、記憶與現實的中間地帶,它們在某一時間所產生的“片刻”現實感,使整體變得更加曖昧與無意義。它們提供了一種癥候性閱讀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