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晚,國際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標準普爾宣布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調降到AA+,評級展望為負面。美國的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美國首次失去AAA信用評級消息如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影響。歐美股市暴跌,亞太股市也連續第二日深跌。8月8日是美國信用評級調降后首個交易日,亞太市場應聲大幅低開,至收盤,亞太主要股指全部收跌。全球股市再度經歷“黑色星期一”。
藝術市場風景這邊獨好
而就在美國經歷這次債務危機的半個月和一周前,佳士得拍賣公司和蘇富比全球兩大拍賣巨頭分別在7月2日和7月30日公布了各自在今年上半年拍賣情況的半年報。蘇富比今年上半年全球成交額達到34億美元,是該公司歷史上上半年收入的歷史新高。佳士得2011年上半年藝術品拍賣情況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各項重要市場數據均反映出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依舊“風景這邊獨好”。2011年上半年佳士得全球藝術品成交總額達20億英鎊(約合32億美元),以英鎊計(下同),與去年上半年17億英鎊的成交總額相比,增長了15% 。
藝術品市場表現最佳
美國宏觀經濟環境自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在趨近復蘇和緩慢復蘇之間搖擺,并且在經過兩次量化寬松政策之后,美國國內通脹率也有所上升,今年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長1.8%,但是通脹率大幅上升,消費價格指數上升1.5%,升幅超過2010年第四季的0.4%。第一季度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升3.8%,第二季度GDP增長僅為1.3%,也明顯低于預期的1.8%,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速最低。美國藝術市場目前所處的宏觀環境的特征是低增長伴隨著高通脹。2005年,英國巴克萊銀行發表了一份對于英國各類資產類別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04年間的市場表現研究報告。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包括藝術品在內的有形資產的市場表現主要取決于經濟的實際增長,而股票的表現則極端取決于通貨膨脹。其中,①藝術品在高成長與高通脹期間增長率為9.2%,股票為4.4%,房地產為8.1%;②藝術品在高成長與低通脹期間為7.5%,股票為冷4%,房地產為11%;③藝術品在低成長與高通脹期間為0.3%,股票為4.1%,房地產為-4.2%;④藝術品在低成長與低通脹期間為0.9%,股票為11.1%,房地產為4.7%。按照上述研究結論來看,作為資產的藝術品的市場表現在經濟高成長和高通脹的時候市場表現最佳,在經濟高成長、低通脹期間表現次之,在經濟低成長和經濟高通脹期間市場表現則是最差的。按照巴克萊銀行的研究結論來看,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藝術品市場不會有太突出的表現,美國近期發生的債務危機肯定會對剛剛要恢復元氣的美國藝術品市場產生消極影響。
亞洲區市場保持增長
在佳士得2011年上半年的年報中,亞洲區藝術市場的增長態勢保持不變,而且是全球增長率最高的區域市場。還有一項重要數據就是今年上半年在佳士得注冊客戶的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但買家數量則增長了14%。來自歐洲大陸、美國及英國的新客戶占全球新客戶總數的78%。大中華區(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在上半年的新客戶占全球新客戶總數的13%,較去年同期上升20%。中國經濟在進入2011年之后繼續保持高增長,但同時通脹率也較高。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9.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平(CPI)同比上漲5.4%。據雅昌藝術網近期公布的春拍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拍賣市場的成交額達到了428億元,保守估計,今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會接近千億元大關。今年甚至明年,中國宏觀經濟高增長、高通脹的經濟環境肯定不會出現較大的逆轉,因此這次的債務危機對處在上升通道的亞洲區乃至我國藝術品市場的影響卻較為有限。
千萬富豪收藏資金配置上升
8月24日,胡潤研究院和群邑智庫聯合發布《群邑智庫·2011胡潤財富報告》,根據該報告發布的內容,目前中國大陸千萬富豪人數已達96萬人,其中包括6萬個億萬富豪,以及資產達到10億級別的富豪4,000人。全國每1,40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與2009年87.5萬千萬富豪相比,增長9.7%,與2009年5.5萬億萬富豪相比增長9.1%。
報告中“富裕人士”的門檻為:擁有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資產的個人,資產包括可投資資產、未上市公司股權、自住房產和藝術品收藏,不同于美林銀行和招商銀行各自的“財富報告”只統計可投資資產。分布狀況則以富裕人士的長期居住地為主要依據。96萬個千萬富豪中,40萬人可以拿出1,000萬元進行投資,即擁有1,000萬可投資資產(現金、股票等),而56萬人擁有的可投資資產不足1,000萬,其余為私人公司、自住房產、藝術品收藏等不可投資資產。
億萬富豪人數已達6萬人,相比去年增長9.1%。北京有1萬個億萬富豪,排名第一;廣東有9,000個億萬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7,800個億萬富豪,排名第三。千萬富豪人數已達96萬人,相比去年增長9.7%。北京有17萬位千萬富豪,排名第一;廣東有15.7位千萬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3.2萬位千萬富豪,排名第三。全國千萬富豪人數增長,主要是因為2010年中國GDP增長了10.3%,以及房價的上漲,尤其是高端房產價格的漲幅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統計公報》,2010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全年平均漲幅在13.7%;根據英國萊坊公司的報告,上海高端房產的價格去年上漲了21%,而2010年的股票市場幾乎沒有大的波動。千萬富豪輪廓總體來說,全國千萬富豪平均年齡為39歲,出生于1972年;男女比例為7:3;平均擁有3.3輛車、3.7塊手表;平均年擁有假期15天;休閑時間喜歡旅游、高爾夫和看書;60%不抽煙;喜歡喝紅酒和威士忌;鐘情于投資房地產和股票;喜歡收藏手表和古代字畫,此外,對酒的收藏已經超過了車。調查還顯示,千萬富豪越來越青睞喝紅酒和威士忌,而億萬富豪則更喜歡喝紅酒。選擇收藏車的富豪比去年略有增加,排名第四。選擇收藏當代藝術的富豪比去年有所減少,排名第五。億萬富豪還會選擇收藏四合院或老洋房。在收藏途徑方面,超過七成的富豪選擇自行購買,兩成的富豪選擇通過拍賣行購買;此外,選擇通過經紀和委托代理的方式購買的富豪比去年有所增加。中國嘉德蟬聯富豪“最青睞的國內拍賣行”冠軍,而佳士得取代蘇富比成為富豪“最青睞的國際拍賣行”。
珠寶拍賣市場穩中求進
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繼日內瓦、紐約之后全球珠寶交易的第三大市場。香港蘇富比早在1985年就把珠寶翡翠單獨開辟專場進行拍賣,這項業務發展至今已經有26年的歷史。而香港佳士得也于1986年在香港首次拍賣中推出了私人珍藏的翡翠珠寶拍賣,至今也有25年的歷史。這兩家拍賣公司多年來的積極推動,培養了一批固定的收藏投資珠寶翡翠的人群。這些收藏群體不僅僅局限在亞洲地區的私人藏家,還包括了很多歐美私人藏家,所以“珠寶翡翠”在香港有比較穩定的市場行情,珠寶翡翠高價的成交紀錄往往在香港市場創出。目前,香港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全球三大珠寶交易中心之一,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高檔珠寶翡翠在香港進行拍賣。
2011年春季拍賣,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分別推出了1個珠寶翡翠專場,但總成交額卻高達9.31億元。4月6日,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的第6天舉行了“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拍賣。這次拍賣會呈獻了329件頂級鉆石、寶石及翡翠鑲嵌的絢麗首飾,拍品總估價逾4.7億港元,最終257件成交拍品交出了總成交額4.1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1億元)的成績單。這也是香港蘇富比歷年來珠寶翡翠拍賣的第二高成交紀錄,僅次于上一拍賣季2010年秋季4.23億港元的成交額。而香港佳士得表現更為出色。2010年1月,佳士得原法國及歐洲區主席及全球珠寶部董事高逸龍(Francois Curiel)出任亞洲區總裁。這位資深珠寶專家至今仍兼任佳士得全球珠寶部董事,統領佳士得全球珠寶部。在他的帶領下,香港佳士得珠寶拍賣也明顯增長,2010年成交額高達1.63億美元,占到佳士得全球珠寶銷售總額4.26億美元的38%。5月底的珠寶拍賣,也收獲了5.80億元。而在高價領域,香港也極具優勢。在2011年春季中國珠寶翡翠拍賣成交價前十位,僅這兩家公司就占據8個席位。其中6項記錄來自香港佳士得,兩項記錄來自香港蘇富比。而前兩位高價珠寶,均來自香港佳士得。
藝融首拍穩為上策
8月19日,北京藝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了秋拍精品賞鑒會,融美藝術基金的首席顧問龔繼遂親臨現場講解了每一幅作品。作為二級市場的新面孔,藝融將在11月迎來其首場拍賣,在保證拍品質量的前提下,預計共將上拍1,000多件作品。
此次秋季拍賣會的征集已初具規模,中國書畫部分包括明清的王石谷、沈銓、查士標以及近現代的齊白石、李可染、張大千、吳冠中等名家作品。近現代書畫部分,齊白石《盜甕圖》、李可染《萬木蔥中見人家》等作品成為其中亮最大點。其中《萬木蔥中見人家》是李可染79 歲(1986年)高齡時所作,作品由原藏家直接購于藝術家本人,作品畫面整體籠罩在左側逆光的透視線上,沒有明顯的山石紋理,而是以萬木前后的相互層疊,襯托出遠近高低關系,層次豐富、墨氣淋漓。
油雕及當代藝術部分共設3個專場,除了由陳逸飛、艾軒、王沂東、郭潤文、陳衍寧等人作品構成的中國寫實畫派專場、中國經典油畫雕塑及當代藝術專場,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吳冠中的《長江萬里圖》專場。該作品為22.5×509cm的油畫長卷,藝術家作于1973-1974年,同名的紙本水墨作品在2008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被一亞洲藏家以1,578萬元競得,而此幅作品在吳冠中離世后的首次亮相無疑將在收藏界掀起一層巨浪。
“中信·龍藏1號”藝術品基金正式募集發行
8月16日,由中信信托和北京龍藏天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龍藏天下)共同發起的“中信·龍藏1號藝術品投資基金”宣布正式募集。據公開資料顯示,“中信·龍藏1號”是一款專門針對以油畫為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品進行投資的基金產品,每份認購份額為100萬,發行規模為1.5-2億人民幣,是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基金存續期為5年,將按照4:3:3比例進行資產配置,對不同年齡段及名氣的藝術家進行投資。
“中信·龍藏1號”是一款信托式藝術品投資保本保息基金,由國內最大的民營擔保機構中科智擔保集團進行本息擔保,投資者在享受預期收益的前提下規避了自身需要承擔的投資風險。尤其重要的是:龍藏1號是一只類對沖基金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具備對沖基金的3A特征: ①追求α(Alpha is the first):跑贏藝術品市場指數,以市場平均回報率為目標,設定回報目標。②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以藝術品流動性目標為決策參數以確定投資規模。③絕對回報(Absolute return):投資一旦達到預期收益目標,堅決離場。
龍藏天下董事長趙祥龍同時也是中科智擔保集團副總裁,在資本市場有著十余年成功運作經驗。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將出任龍藏天下總經理。其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專業水準將為“中信·龍藏1號”進行專業把關。據悉,市場上還將有其他幾支藝術品基金陸續發行。
北京畫廊協會成立
9月2日,北京畫廊協會成立大會于北京會議中心順利舉行。大會選出第一屆25人的理事會,北京畫廊協會囊括了北京地區代表性的畫廊機構,理事會推選程昕東為北京畫廊協會首任理事長,董夢陽為北京畫廊協會首任秘書長。北京畫廊協會還擬定了《北京畫廊協會章程》草案。與會畫廊代表紛紛對中國畫廊業發展表示信心,并希望政府加大對畫廊業的支持力度。北京畫廊協會的成立是國內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業深入發展的必然產物,將國內畫廊業從以前各個畫廊的“單打獨斗”變成一個有組織、有章程、有目標的機構組織,標志著中國國內畫廊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的成立既能夠促進畫廊同業之間的交流,又能通過行業協會的方式規范和約束畫廊的發展,也能在對外交流和合作上有統一的形象和力量。
“第三屆報喜鳥新銳藝術人物大獎”啟動
報喜鳥所創辦的“新銳藝術人物大獎”已分別在北京、杭州連續舉辦了兩屆,第三屆也已于8月28日在沈陽啟動,大獎依然鎖定四大藝術版塊:視覺藝術、空間藝術、表演藝術和文學藝術版塊。本屆活動從8月底進入海選階段,歷時3個多月,將于12月中旬在沈陽舉辦頒獎盛典,揭曉最終謎底。繼“新銳藝術人物大獎”之后,報喜鳥再次先人一步,宣布于2012年春夏正式推出“新銳系列”服飾產品。
去年,王斐的個人畫展曾拉開2010新銳藝術人物大獎的序幕,沒有時下流行的明星助陣,沒有炫目奢華的演出舞臺,純藝術畫展的啟動儀式在如今這個追求喧鬧、追求轟動的商業社會,或許顯得有些冷清,有些“高處不勝寒”。然而也正是這樣的活動開篇,讓人們對新銳藝術人物大獎多了一份敬畏與膜拜:這是一次藝術之旅,只為熱愛藝術的人們而開放。
2011年的啟動儀式繼續沿承去年的畫展形式,沈陽魯迅美術學院是本次舉辦活動的首選之地。李繼開(第二屆新銳藝術視覺藝術獲獎者)“狀態”畫展吸引著眾多藝術熱愛者們的目光,雖沒有巨大的尺幅、宏大的題材、大開大合的語言,但卻一點都沒有影響到它們的力量。作為“70后”繪畫的代表,李繼開的繪畫反映了一代人從一個理想時代急速下滑的寓言處境,并且再現了屬于這一代繪畫真正意義的自我形式。
李繼開的繪畫超越了“70后”繪畫早期對于青春表象的攝影性和心理主義表現,他用卡通繪畫的方式描繪了“70后”一代的內在精神歷程,表現了一代人的一種自我本質的內在狀態。它們超越了年齡與階層的界限,直叩觀看者心靈,反映了人類普遍的時代孤獨情緒,從而觸發強烈的情感共鳴。
王斐、李繼開、王郁洋、陳文令、郭敬明、六六、江映蓉、劉心,這些往屆報喜鳥新銳藝術人物的獲獎者,是中國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今日新銳和時尚創意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明日新星。本屆活動的大幕已經拉開,誰將成為下一站傳奇?
“為了海地”義拍善款最終到位
2010年3月21日由蔡國強先生發起,陳丹青、劉小東、曾梵志等35位藝術家參與,在北京嘉德拍賣公司舉行了“為了海地”賑災義拍。此次義拍共35件作品,總共獲得義拍款322萬人民幣,扣除稅金、運輸、畫冊制作等費用,凈額為3,123,400人民幣。
由于中國和海地未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同時海地政府機能不健全、監管不力和民間渠道魚目混雜,使得義拍款的捐贈無法進行。為了有時間挑選最好的單位捐贈,并能最有效、最有意義地幫助海地災后重建,此筆義款拍賣后一直暫存在嘉德公司。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蔡國強和嘉德公司終于和美國拉翠克姆拉基金會(Rattray Kimura Foundation)達成合作,全部義拍款已于2011年6月20日由嘉德公司匯入基金會。拉翠克拉姆基金會是美國聯邦政府認證,美國稅務局頒發501(c)(3)免稅資格的非贏利慈善組織。此基金會一直在全世界范圍內致力于支持通過商業發展、教育和培訓、文化和當地遺產保護及環境的維護來改進社區條件的項目。此筆海地義拍款,基金會目前正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海地分會和海地的藝術單位洽談,將用于海地災后衛星導航系統地圖繪制的修復,和扶植當地藝術教育的工作。
現實重構:當代藝術群展
2011.9.29-2011.12.11/IVAM 瓦倫西亞 西班牙
“現實重構”是當代藝術中的超現實主義展,由恰尼·美爾庫留和德梅特里奧·帕帕羅尼策劃。展覽表現出從20世紀20年代初發展而來的超現實主義理念在當今一些重要的藝術家作品中仍然清晰可見,更有很多藝術家們發展了一種受媒體工具語言影響的審美意識。展覽按時間的排列分成4個展區,從1980年至今,每個區域內將會展示出每十年間的作品。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包括李天兵、岳敏君、劉建華、馬六明、施勇、王廣義、王慶松以及張曉剛。
毛里茲奧·卡特蘭: 全部
2011.11.4-2012.1.22/古根海姆博物館 紐約 美國
意大利藝術家毛里茲奧·卡特蘭還被稱作教唆者、惡作劇者以及現代悲劇詩人,他在當代藝術界創造了不可磨滅的圖像。這是藝術家的首次大型回顧展,幾乎囊括了他職業生涯所有作品,并通過連貫的講述方式娓娓道來。展品涵蓋了從1980年代末至今130多件來自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作品。卡特蘭的素材來源廣泛,包括流行文化、歷史還有宗教,呈現出一種自我反思之后瞬間迸發的幽默和雋永。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卡特蘭創造出真實得令人不安的雕塑,揭露著現代社會中的種種矛盾。
伊克爾·吉爾和安德里亞斯E.G.拉爾森 :馬里納城之中
2011.9.17-2012.1.15/芝加哥藝術學院 芝加哥 美國
當馬里納城的塔為街道呈現出能夠輕易辨認的記號。建筑師吉爾和攝影師拉爾森的項目關注建筑里的居住者以及高度私人化的生活空間所營造出的有活力并且與眾不同的社區。馬里納城的中央位置、價格合理的公寓和舒適的居住環境,以及大陽臺、保齡球道和船塢,都深深吸引著一幫創意十足的棲息者。“馬里納城之中”詮釋了波特蘭·高柏公寓“嚴格的標準化結構”與由于居住者長期居住而導致建筑內部非正規的發展之間的關系。
F. C. B. 卡德爾:色彩畫家系列
2011.10.22-2012.3.18/蘇格蘭國家畫廊 愛丁堡 蘇格蘭
這是蘇格蘭國家畫廊第一次系列地展出蘇格蘭色彩畫家的作品。F.C.B. 卡德爾(1883-1937)是四大“蘇格蘭色彩畫家”之一,其他分別是 J. D. 古森, G. L. 亨特和S. J. 佩普洛。卡德爾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除了在巴黎和慕尼黑學習,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愛丁堡度過。他的作品描繪著具有個人風格的愛丁堡室內裝飾、20世紀20年代具有明快色彩的靜物以及蘇格蘭西部和法國南部的景物。此次回顧展囊括了70件來自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作品。
張恩利個展
2011.9.15-2011.10.29/豪塞沃思畫廊 紐約 美國
展覽將展出藝術家2001-2011年間的26件繪畫作品。張恩利的作品傳遞了對人性的微妙理解以及對孤獨的刻畫。他對日常物品的描繪注重細節以及外觀上的破損,而這正是通常繪畫所忽略的。他的繪畫技巧很接近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對于整體而言畫布上的每一筆都是獨特的。張恩利在日常生活中用照片詳細地紀錄他的周遭環境,他把照片那種詳盡的方式用在實際中以深化他對周圍的觀察,盡管表達在畫布上更為直觀。張恩利這種間接的方式是典型的基于回憶經驗的方法論,但復制并非他繪畫的主旨,更重要的是對引領他表達的事件或物體作出反應。因此,在他近期關于樹的繪畫里,只有不完整的局部被展示給觀眾。
德·庫寧回顧展
2011.9.18-2012.1.9/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紐約 美國
展覽為觀眾全面了解藝術家近70年的職業生涯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展出了他從1926年在荷蘭創作的早期學院派作品到1980年代末的抽象主義作品。展覽全面涵蓋了藝術家的各種技法、主題和材料(油畫、雕塑、手繪和版畫)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粉紅天使》、《挖掘》、《第三位女子系列》等。展覽還深入介紹了藝術家最重要的系列作品:從1940年代初創作的象征作品到1948-1949年打破黑白構成的作品,從1950年代中期城市主題的抽象作品到1960年代重返象征主義,以及后來的行動抽象主義作品,展品中還囊括了至今尚未向公眾展出的一件15平方米的舞臺幕布作品《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