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堂家在8月5日的《文匯讀書周報》上撰文指出:不管人們如何界定“人文科學”,文、史、哲始終是人文科學的主干。如果說無思想的學術是沒有靈魂的學術,無學術的思想是浮泛無根的思想,那么,人文科學作為一個整體深刻地體現了思想和學術的統一。此外:1、人文科學可以培養一個社會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評的能力,進而也幫助一個社會提升自我改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人文科學既是社會的“眼睛”,又是社會免疫力的保證。2、人文科學承擔了“以文德化人”的重要職能。在一個熱愛讀書、熱愛文學藝術、喜歡科技發明、尊重思想和文化創造的地方,人們總能發現更好的社會秩序,更健康的人生態度,更通情達理的公民,人們也更容易培養自我反思和克己自律的品格,更容易將個人的時間、精力和興趣投入高尚的事情,人的邪念和貪欲更容易得到淡化,傷天害理之事更容易得到遏制。3、人文科學為探究、確立、闡發和弘揚一個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文科學不但給一切精神的東西、神圣的東西預留了空間,而且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的塑造者、守護者和傳播者。4、人文科學可以為促進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今天,我們對他國文化的研究遠遠落后于經濟交流。不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就無法有效地增進我國的全球利益并展現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