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1年4月23日,劉華——一名普通的退休職工,在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大禮堂里召開了個人獨唱音樂會,可容納一千多人的大廳里座無虛席,潮水般的掌聲獻給了這位擁抱音樂半個世紀的音樂愛好者。
16歲時,劉華還是一個下鄉知青,今天她已經57歲了,但對音樂的熱愛卻從來沒有改變。在音樂的道路上迂回了很多次,劉華沒能成為一名專業歌手,但是身邊的人都說:“劉華的歌聲,一點都不業余!”
從農村返城回到武漢后,在一次機械局系統的匯演中,劉華結識了海政文工團著名歌唱家、歌劇電影《紅珊瑚》珊妹的演唱者傅麗坤,并拜她為師學習聲樂。后來她調到海軍工程大學印刷廠工作,印刷工作與音樂沾什么邊?很多人為她感到惋惜,但她對唱歌卻樂此不疲,繼續勤學苦練。在唱法上,劉華是個多面手,民族也唱、美聲也唱、戲曲也唱……漸漸地,她在學校以及周邊唱出了名氣,很多社團也找到她,請她參加一些晚會的演出。
二
正當劉華的歌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995年她患急性咽炎,由于沒有足夠重視病情,她竟失聲了。醫院診斷為聲帶息肉,需要手術。手術后,半年內劉華都無法大聲說話。因割掉息肉,劉華的聲帶留下一大片洼地。醫生說,這種情況,以后說話不吃力就算不錯了。
嗓子就這樣廢了嗎?以后不能唱歌了嗎?這對劉華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她寫信向傅麗坤老師求救:“我嗓子不行了,老師多年來白辛苦教我了”。傅老師回信教給她許多恢復聲帶的辦法。按照傅老師教的方法,她開始嘗試每天少說話,多練聲,“把練聲當飯吃”,聲音小就小聲的練,循序漸進。如此這般,她的聲音大了起來,不僅恢復了正常的說話,而且又能唱歌了。
后來劉華到醫院復查,醫生也大吃一驚:術后感染留下疤痕的聲帶竟然平復了。當醫生得知她一直堅持用練聲來康復時,認為她創造了一個奇跡,甚至還建議她開個聲帶康復培訓班,為醫院有同樣癥狀的病人進行康復訓練。
三
最近在優酷網上,流傳有一段劉華在武漢知青音樂晚會上演唱的視頻,那是一個熱心網友在觀看節目時錄下的,視頻點擊率在短短一周就達到了數千次,一位曾經也是知青的網友留言:“劉華的唱功十分扎實,嗓音優美,聽到她的歌聲我仿佛回到了知青下鄉的那段時光……”但是誰都不知道,其實在舞臺上笑容滿面的劉華,6年前曾接到過病危通知書。
51歲時,由于患重感冒沒重視,加上勞累,劉華又一次住進了醫院,一檢查,竟是急性心肌炎,心包積液,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住院治療期間,為了排解心理上的緊張及郁悶,劉華要求家人將歌本帶到病房,每天她不去想病痛,邊打吊針邊看歌單背歌詞,住院期間竟背熟了十幾首歌曲。出院時醫生建議她半年內不能工作及參加體育鍛煉,這下可把這個愛唱歌的人難住了……
“就把唱歌當成一種健身項目”——她每天必練聲唱歌一個小時。劉華的老伴是位醫生,很支持她用這種方法恢復身體,并親自用拔火罐為她進行輔助治療。半年后她到醫院復查,各項指標都有好轉,連左心室肥大的癥狀也恢復到正常,于是她堅持唱歌健身的目標更堅定了。
四
有人曾經用懷疑的眼神看劉華:“這么大年紀了,還老是上舞臺干嗎?是想‘老來俏’嗎?”也有人問:“年近花甲,你還能登臺唱嗎?”她微笑著說:“只要別人還需要我的歌聲,只要我還能唱歌,我就會一直唱下去。”
雖然,劉華只是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一名普通職工,盡管她不穿軍裝,但她深深疼愛著學校里那些即將為國建功立業的莘莘學子,她雖不在教學崗位,卻帶出了一批批熱愛音樂的弟子。退休后的劉華還成為海軍工程大學俱樂部的一名義務工作者。學校的各種文藝活動,她積極參與,為學員表演節目,指揮學員合唱。走在校園里,時不時會有學生跟她打招呼,甚至有的學生還成了她的忠實“粉絲”。
多年來對音樂的追尋,終于隨著優美的歌聲變成了美好的現實。在劉華的獨唱音樂會上,花籃擺滿了整個舞臺,人們的掌聲經久不息。但她不會滿足,因為她會恪守自己的諾言,不斷地奉獻自己的歌聲,把最美好的音樂獻給別人。
時至今日,劉華在各種舞臺上已經演唱了多年,武漢星海合唱團、武漢之聲合唱團、武漢知青藝術團都活躍著她優美的身影。回顧自己的歌唱經歷,劉華用“心中有歌,百折不撓”8個字進行了概括。她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她信奉天道酬勤,不論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報。
劉華是快樂的,她用歌聲把快樂傳遞給了無數人。真心愛歌,無私奉獻,以她對歌唱滿腔的激情,永不停歇地譜寫著歌唱的華美樂章。
(責編:田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