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74歲的河南新鄉人李文佩,2006年曾與老伴走“青藏線”勇闖拉薩。2011年春節過后,李文佩決定再闖西藏,聽了他的想法,一群老年朋友積極響應,相約從“滇藏線”去拉薩。
從云南入藏是李文佩的主意,而在選擇何種交通工具去西藏時,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開著經常駕駛的“老年代步車”征服天路。起初,他的這一想法讓大家覺得異想天開。老年車上路受限制,不能上高速公路,不能上快車道,去西藏更是不可能!家人也勸李文佩換車前往。
李文佩沒有聽從大家的建議,他亮出了自己的觀點:老年車能代表我們這一群體的特色,從云南入藏路況好、現代化程度高,沿途生活條件也好。再加上山路崎嶇景點較多,駕老年代步車更方便,何況駕老年車進藏,我們也算創下了一個紀錄,為咱們老年人爭了光。
李文佩見多識廣,是老年人中的精神領袖,大家看他成竹在胸,也就不再反對。經過報名篩選,6個家庭組成的12人小分隊決定于2011年5月15日出發。
遠征西藏的12人中,有11名是60歲以上的老人。
二
2011年5月15日一大早,由李文佩率領的5輛老年代步車緩緩駛出市區,一路向南,途經鄭州、許昌,當晚趕到南陽市方城縣住宿。
18日早上5點半,李文佩率領的車隊沿著323國道開始在大山里穿行,當天他們過長陽、巴山,到崔家壩后,又沿209國道南行。
就在老人們歡聲笑語一路前行時,秦智的老年車突然壞了。此時已是18日晚上8時,老人們都停下來,在路邊安營扎寨,埋鍋造飯,并在野外住了一宿。
19日,由于秦智的老年代步車一直未能修好,為了不耽誤其他人,邊曉光一家決定留下來,幫助秦智修車,然后再去追趕大部隊。安頓好后,另外3輛車于下午4時繼續前行,當晚進入湖南境內。
21日下午4時許,3輛老年車進入貴州境內。
沿著304、326國道,5月23日上午11時許,李文佩率領的3輛老年車到達遵義。在遵義游覽一番后,他們穿越貴州進入云南,然后游覽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著名風景區,一路前行。
遺憾的是,由于邊曉光陪著秦智修車,耽誤了十多天的行程,他們一路狂追到遵義,還是沒能追上大部隊,只得改道旅游。
2011年6月12日早上6時許,李文佩、郭華駕駛的兩輛老年車(另一輛車出現故障,回到成都維修)來到易貢江橋頭。當時天下著大雨,過橋后路面突然變窄,只能容下一輛車通行,而且路面坑坑洼洼,泥濘不堪,在第一個坡前,他們的老年車就卡住了,推又推不上去。這時,后面過來幾名藏民,他們一擁而上,幫著李文佩、郭華把車推上了坡。
讓老人們感動的是,每當他們的老年車拋錨時,就有路人走上來,幫他們推車。李文佩記得很清楚,14.7公里的路,他們走了4個半小時,總共有12撥兒素不相識的人伸出援手。。
第二天上午,李文佩和郭華開著老年代步車到布達拉宮前,引起了外地游人們的嘖嘖贊嘆。他們感嘆于這些老人的勇氣,高興地和他們合影留念。
此后,李文佩和隊友們陸續返程,2011年6月18日,所有遠征的老年勇士們全部平安到家,在新鄉市引起極大轟動。
三
西藏之行讓這些可敬的老人創下人生紀錄的同時,也給他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行進途中,他們除了歡聲笑語,麻煩、困難更是接連不斷。
2011年6月4日,李文佩一行離開香格里拉,前往德欽,該路段由于長年被貨車輾軋,路面極不平坦,有的坑深達半米,老年車行駛異常艱難。當看到老年車隊時,無論是滯留在此的貨車司機還是正在修路的工人無不表現出驚訝的神情。因為滇藏線上來往的幾乎全是大貨車和越野車,轎車很少見,老年代步車更是沒有。
為了不耽誤老人們的行程,在此執勤的交警和公路段的工作人員都上前幫忙,并特意派出推土車,專門修出一條老年車能走的路,讓老年車先行。李文佩和隊友集體向警察和公路段的同志致謝后又繼續前行。
6月9日早上,李文佩和郭華駕駛兩輛老年車順著金沙江一直往上走,當他們行至海拔四千多米的甘孜州境內時,由于坡陡,路又變成石渣路,老年車上不去。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7名騎摩托車下山的藏族小伙子突然出現在面前。看到無助的老人,7名藏族小伙子二話不說,直接開始推車,他們推一會兒歇一歇,硬是推了兩公里多。
與7名藏族小伙子分手后,老人們繼續上山,緊接著一個大坡又上不去了。正當他們感到絕望時,摩托車聲音又響了,這次是從身后傳來的。老人們回頭一看,7名藏族小伙子騎車又轉回來了,他們感到特別驚訝和感動。
那個長著一頭天然卷發年齡較大的藏族小伙子笑著說:我們熟悉這里的山路,覺得你們很難翻過前面這座山,就決定折回來繼續推車。
這7名藏族小伙子幫助李文佩他們把車推過一個又一個坡,一直到山頂,足足有10公里長。然后步行下山,又騎摩托將沒有一點力氣的4個老太太帶到坡頂。
看著藏族小伙子那樸實、真誠的臉龐,李文佩幾位老人大哭不止。臨走時,他們硬要塞給300元錢作為酬謝,小伙子們堅辭不收,然后駕車離去。老人們流著淚,直到再也看不見他們才轉身上路……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