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生活卻常常以成敗來論英雄。李后紅原本在食品企業做得順風順水,然而他卻在眾人都覺得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毅然放棄了公職,投身商海。當時很多人對他的行為感到不理解,然而,幾十年過去了,李后紅憑借超前的眼光和一股敢拼改闖的韌勁,終于在中國的餐飲行業牢牢站穩了腳跟。他創新研制的“太白鴨子”因口味獨特受到男女老幼的一致歡迎和贊譽。而李后紅也藉此不斷將事業盤大盤強,從最初的赤膊打天下發展到擁有千萬資產的身家。抓住機遇,重拳出擊,李后紅用他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了化蛹成蝶的夢想之旅。
懷揣夢想
讓他把握機遇領先一步
“不管大步小步,都要領先一步”。這是李后紅一慣的處事之道。正是這個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后來的成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李后紅從萬縣市萬一中學畢業,隨即進入了糧食局下屬的一家集體食品企業。由于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肯干,又喜歡鉆研技術,他很快就從一名普通工人提拔成生產技術科科長。作為企業里一名年輕有為的干部,如果按正常軌跡發展,未來的前途將是一片光明。
然而,李后紅卻未因此而滿足現狀。因為從小家里就窮,李后紅的心里一直揣著一個創業夢,潛意識里他始終在等待著那個可以沖破束縛的機會。
恰巧那時,國家開始實施經濟改革,社會也在提倡勞動致富。這樣的大環境無疑為他的夢想提供一片最適宜生根發芽的土壤。
一天上班時,李后紅習慣性地在安排完當日工作后,拿出企業所訂的《中國食品報》翻閱,突然一則招生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中國食品報》和《中國食品報》蘇州辦事處,正在聯合招生“烤鴨、烤雞培訓班”,并且特邀上海飯店有名的烘烤師傅林建生傳授技術,學費每人380元。
天降機遇,李后紅手賺報紙,興奮得無以復加。但是那時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9元, 380元的學費對他來說可是個巨大的數目,即使不吃不喝也要十個月才能攢夠。
怎么辦?就此放棄嗎?李后紅一遍遍地扣問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然而,那股渴望創業的熱情早已將他整個人燃燒起來,不,不能放棄!有時機遇就是一瞬間的事,稍縱即即,聰明的人必須要迅速把握才對。李后紅當機立斷,馬上四處籌集學費,之后偷偷跟單位請了七天的病假。請病假是要扣工資的,這對收入菲薄的李后紅來說,是很大的經濟損失。而假條作偽的事如果被單位發現,肯定要受到處分,甚至被企業開除。但李后紅為了學技術已經鐵了心,他甘冒風險,毅然決然地踏上前往蘇州學技術的輪船。
滾滾長江東逝水,李后紅坐在輪船上,一腔熱血沸騰,這就是他創業之路的起點啊!人生能有幾次搏?李紅后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博浪商海的頑強身影。
省吃儉用,興高采烈地來到蘇州辦事處后,李后紅萬萬沒有想到,迎接他的竟是一瓢當頭冷水——辦事處負責接待的主任李斌問他:你沒有收到我們的電報嗎?李后紅莫名其妙地回答:我沒有收到什么電報啊!直到這時,他才知道,原來年關將近,報社臨時決定,取消了這次培訓計劃。這個消息讓李后紅一時愣在當場。緩過神來的李后紅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苦苦衰求李斌主任說:我可是千里迢迢冒著曠工的風險投奔你們學技術來的,您幫忙想想辦法,別讓我就這樣兩手空空地回去呀!
看李后紅說得懇切,于心不忍的李斌主任一邊安慰他,一邊想補救措施。幾經努力,最后報社決定為已經前來報名的學員專門開設個培訓班,不過地點在上海。
上海就上海,既然來了,就一定得把技術學到手。李后紅二話沒說,背起行囊再次啟程。就這樣,他和山東酒店的學友李厚金一起坐車來到了《中國食品報》上海記者站。在這里,他們和另外共七名學員組成了一個小額培訓班,由師傅林建生和他的弟子李力負責培訓。短暫的培訓期,李后紅學得非常用心,很快,他便掌握了北京烤鴨和上海八珍燒雞技術。技術學到手,李后紅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這回他終于有了創業的基礎。
返回老家后,李后紅雖然因時機不成熟還需上班,但那個縈繞心頭的創業夢卻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清晰了。積攢了一年,李后紅覺得自己再也等不下去了,于是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向單位遞交了辭呈。看到這一幕,很多朋友都以為李后紅瘋了,好好的工作不干,要自己搞什么創業?摸著石頭過河是那么容易的事嗎?其實李后紅的心里也不是非常有底,但他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變通之道
讓他商海撈出“一把黃金”
世上從來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李后紅下海創業照樣無法避免。和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他也經歷了一個重重艱辛,一波三折的創業過程。
剛一開業,李后紅就遇到了四件大麻煩——一是沒有資金,二是沒有經驗,三是對行情不了解,四是沒有進貨渠道。但這些因難,都沒有讓李后紅退縮。“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李后紅帶著堅定的信念一頭扎進自己的事業里。
按照在上海學習到的技術,李后紅親手烤制了鴨子,然后叫自己的弟弟到街上去叫賣。可是出師不利,一連三天弟弟連一只鴨子也沒有賣出去。李后紅搞不懂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當初學完技術,順便帶回來的那只烤鴨,在輪船上可是引得無數人垂涎欲滴呀!怎么在自己的老家竟無人問津呢?
為難之際,父親來到了李后紅的小店。父親來能幫什么忙?這又不是下力氣的活,人多力量大。這可是個技術活啊!李后紅知道父親在糧食局當過一陣炊事員,對做菜有點研究,平時有空,也愿意在家里弄點傳統菜給大家改善改善生活,可那也沒什么特別之處呀!
就在李后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父親拿起一只烤鴨,仔細端詳了一番,細細嘗了幾口后,把他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說:兒子,知道你的鴨子為什么賣不動嗎?那是因為你在咱們這做北京烤鴨還不是時候,咱們本地沒有北京的填鴨子,你用我們這兒的土鴨子做北京烤鴨,根本達不到皮酥、肉嫩的效果。按圖索驥,墨守成規是不會有什么作為的,你要明白“變”則“通”的道理啊!父親幾十年經驗總結的一席話,讓李后紅如夢如醒。
那要怎么辦呢?李后紅連忙向父親請教。父親建議他,不要再做什么北京烤鴨了,并且跟他說,以前自己兒時在在舊社會,跟著師傅過年時給地主、資本家做過一道菜叫燜鴨子,其味道特別的香醇,食后余香仍在,據傳說是唐代大詩人李太白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所以又得名“太白鴨子”。李后紅一聽,立刻來了興趣,忙問父親這太白鴨子的做法。父親言說具體的做法早已不記得了,但家中倒是珍藏著一本教做太白鴨子的殘籍,可以拿來給他參考參考。李后紅迫不及待地要來那本殘籍,這本書是二元紙記載的,不知何人所記,不知何代所記,字是毛筆的楷書,有的地方因年代久遠已經脫落、暗淡,字跡不清。翻開扉頁,上面確有幾段關于“太白鴨子”的記載,雖然不過只言片語,但聰明好學的李后紅,卻從中領悟到不少東西。此后,他把以前學到食品制作技術、烤鴨技術,和太白鴨技術三者結合起來,融會貫通,終于創新研制出口味獨絕的“太白鴨子”。
“太白鴨子”不僅色美肉香,味道鮮醇,而且兼具滋補養生之營養功效,因此一經面市,立刻得到廣大顧客的廣泛青睞和熱烈歡迎,品嘗過“太白鴨子”的食客無不對其豎指稱贊。李后紅的生意幾乎一夜之間便火起來了!每天一群群排著長隊的顧客擠滿了他的小店門口。更有許多顧客不遠百里慕名前來品嘗,甚至有一些來辦事經過的客商還特意買上幾只當作特色禮品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大家都親切地把李氏父子研制出的“太白鴨子”,稱之為“李烤鴨”。
李后紅采用變通之道,終于讓他商海中成功撈出“一把黃金”!
誠信為本
讓他樹起口碑事業更旺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從下海經商的第一天起,李后紅就把句話作為自己事業的根本。
創業初始,為了讓百姓吃到放心的鴨子,也為了節約成本,李后紅一度采用“代人烤鴨子,只收加工費”的銷售策略。那時顧客把一只活鴨子拿到店里來連殺,到做成成品,并送至家中,全部只需2元錢的加工費。雖然這樣下來,李后紅的收入非常微薄,但他始終以誠信待人,顧客什么時候要,一定準時送到。有一次,一家人來加工了六只烤鴨,李后紅親自給送上門后,見這家人的刀功不行,就主動說:我給你們宰好,再擺上盤吧。雖然幫此小忙不過是舉手之勞,然而,李后紅周到的服務,質樸的為人,卻深深打動了顧客,于是他的回頭客越來越多。
李后紅還特別善于虛心聽取每個顧客的意見,他堅信:顧客就是上帝!顧客不滿意,生意永遠好不起來。才開店時,李后紅的太白鴨子是沒有蘸醬的,一些顧客吃過之后,跟他提建議說,你做的鴨子非常好吃,如果再加上一些風味獨特的蘸醬,那就更加完美了!聽了顧客的提議,李后紅馬上著手研發蘸醬。雖然蘸醬并不是太白鴨子的主材,但對品牌的創造卻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加了這道蘸醬,就等于加入了很多調味的元素,太白鴨子也因此增色不少。
太白鴨子一舉獲得成功后,李后紅的眼光也隨之更加高遠了。他時時思考著如何將事業盤大盤強。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他在詩仙路開設了一家北京烤鴨店,將太白鴨的技術融入到鹵制品中,再與重慶湯鍋相結合,結果絕佳的風味再次震攝四方,聲名遠播。
李后紅為這個北京烤鴨店取了一個別具深意的名號——“李聚德”,意思就是大眾的美味,你聚得,我也聚得。由于他經營的品種有特色,定位準確,適合大眾消費,因此天天顧客盈門。而李后紅也在這種火爆的勢頭下,先后把店面從萬州的詩仙路擴展到國本路,進而到重慶開設“德香居北京烤鴨酒樓”,再在萬州的高筍堂購下一千多平方米的經營場所,后又到重慶開設了“德香苑”北京烤鴨店。李后紅的餐飲事業一路做得風聲水起,愈來愈旺。如今,他早已由幾十塊錢創業的小作坊主蛻變為擁有千萬資產的大老板。
回望來時路,李后紅就像一個有備而來的探險者,在每一個分岔路口,都“幸運”地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其實,“幸運”這個詞并不足以詮釋李后紅。一次選擇正確可以說是運氣,次次都選擇正確,必是膽識和魄力使然。李后紅的成功,靠的是過硬的技術,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誠信待人的優秀品質。這才是李后紅挑戰夢想的全部底氣!
現在隨著太白鴨子的名氣越來越大,許多創業者慕名找到李后紅,提出連鎖加盟的愿望,為了幫助這些人早日圓了致富夢,也為了壯大自己的品牌,李后紅決定將技術傳授出去,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相信李后紅的這一舉措,必會在不遠的將來掀起一輪火熱的掘金狂潮,而各地的有識之士也必將由此登上夢想的“珠穆朗瑪峰”!
聯系方式:重慶盛聯餐飲文化有限公司
地 址:重慶市萬州區白巖路53號
1105室(佳慶大廈11樓)
加盟電話:023-58707888(總11線)
023-58152890
傳真:023-58151588
網站:www.太白鴨.cn(中文)
www.tby518.cn(英文)
短信索取招商手冊:13388930880
郵箱:dxytby518@yahoo.cn
在線咨詢QQ:27435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