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從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規律來看,冬季是萬物閉藏的季節,自然界是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因此,冬季保健就顯得尤其重要。但是,現實生活中自人們在冬季的保健觀念上仍存在不少誤區。在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大家還會“想當然”地產生一些不科學的保健觀念,存在這樣那樣的保健誤區,這些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就會不利于身體健康,甚至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人們冬季保健的常見誤區吧!
衣服穿厚才保暖 在寒冷的冬季,不少人特別是老人和小孩,為了保溫防寒,經常穿得鼓鼓囊囊的,以為穿得越多就越暖和。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因為衣服本身并不產熱,只起到隔離的作用,使得衣服與肌體、衣服與衣服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從而緩沖了外面的冷空氣和體表的熱空氣之間形成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這樣人體就能感覺到溫暖。
當一件又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氣層厚度隨之增加,保暖性也就得到了加強。但當空氣層厚度超過1.5厘米時,衣服內空氣的對流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從生理角度看,穿衣過厚,會抑制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減弱御寒能力。另外,穿得過多,體型臃腫,既不美觀,行動也不方便。
所以,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數和適宜的厚度,衣服應該選用質輕又保暖的羽絨制品和冷空氣不宜透過的皮裝,這樣既保暖,有美觀大方。
女孩愛穿尖頭鞋寒冷的冬日,大街上時髦女子的尖頭鞋,增添了一種的別樣風情。俗話說“寒從足下生”,專家指出,穿那種鞋頭又尖又窄的鞋走路時,人體的重心會向前傾斜,使足部血液循環不暢,時間。一長,足部皮膚就會破損或長水泡,遇到寒冷天氣,這樣的腳最易凍傷,天稍微一熱,凍傷的腳就開始癢痛。如果凍傷得很厲害,來年還有復發的可能,對身體健康有危害。
冬天穿鞋子應當選擇那種寬松保暖的,但是如果愛美的女孩實在想穿哪種尖頭鞋,為了健康著想,則可以在辦公室準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便于調換。
全家老少齊進補“每到冬季,商店里的保健品柜臺就紅火起來,飯店里的滋補菜式也大為流行,什么羊肉、狗肉煲,人參、甲魚湯,似乎不補就對不起自己的身體。然而,如果保健不得法,不但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適得其反。
冬季人們的活動本來就少,代謝也較其他季節緩慢,身體很容易聚集脂肪,因此不應該專門服用高蛋白類和高脂肪類的補品,反而應該盡量追求清淡的飲食,脂肪肝、血脂高、體重超重者等尤其應該如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家庭一視同仁,家中男女老少一起喝甲魚湯,一起嚼人參,這樣是非常有害的。
飲酒御寒身體好 冬季氣候寒冷,不少朋友喜歡三五好友,一起飲酒吃喝,這樣感覺暖和了很多,自然對身體好,其實不然。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產生的熱量很有限,人們喝酒后有熱乎乎的感覺,這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加速了肌體的代謝,放出了原熱能量。但這只是短暫的,隨著血管擴張,熱量大量丟失后,人體反而會感到寒冷。
長期飲酒會加速骨鈣的丟失,導致腳軟無力、關節不利、腰背疼痛,使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濃度升高,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同時酒精對于消化道的不斷刺激又會引起肝病的加重,胃和十二脂腸潰瘍病、食管炎、胃炎等。
門窗緊閉睡得暖冬季關上門窗睡覺,的確能夠減少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上升,但是由此帶來的空氣不流通,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專家研究發現,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余種化學物質,其中從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其結果是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另一方面,冬季門窗緊閉,容易發生煤氣中毒等意外,因此冬季也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尤其是病人的住所更應注意經常通風。
空調開高才舒服人體最舒適的室內外溫度應該是18℃~27℃之間,而15℃~18℃是最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理想溫度。冬季寒風刺骨,有的單位和家庭為了御寒保暖,紛紛使用空調,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將空調的溫度調至27℃或以上,使得室內溫度如同春夏之交,的確使人感覺十分舒適。
實際上空調溫高,雖然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長期在空調環境中的人更易患空調綜合征。具體表現為鼻塞、咽喉干燥、口干、頭疼、免疫功能下降等。室內外溫差如在25~C以上,一旦有事外出,則極易患感冒;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則容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面神經癱瘓,甚至死亡。
常用熱水洗臉好冬季回家,用熱水洗洗臉,驅走一臉的寒氣,暖和暖和被凍得麻痹的面孔,感覺的確不錯,但是這對于面部保養卻非常不利。因為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氣的刺激下,汗腺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則迅速擴張,但熱氣一過后,低溫重新作用,毛細血管又恢復原狀,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產生皺紋。
從頭沖個熱水澡 在冬季,有些人洗澡還像夏季一樣,水龍頭一開,就從頭開始淋浴,其實這是錯誤的。兇為冬季人體皮膚溫度比洗澡水溫度低,而冬天用的洗澡水溫度又往往比夏天高,因此突然而來的熱水會令心臟負荷不了。許多人因為怕冷,還常將水溫調高,但太熱的水會令皮膚水分流失,令皮膚變得干燥甚至引起微血管爆裂。
冬季洗澡適宜的水溫為37℃到42℃,最好先濕濕腳,讓腳部先適應水溫,再慢慢往身體上潑水,開始洗澡。另外,在寒冷天氣里洗澡,最好別超過15分鐘,以免著涼。
冬天晨練要起早 冬天的清晨,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人在跑步、打拳。他們認為早晨空氣好,早鍛煉更有利于身體健康,有的甚至認為越早越好,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中醫學認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起居只有順應四時的陰陽變化,才能身體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冬季應“早臥晚起,必待陽光”。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的陽氣,而遲起可養人體的陰氣。不僅如此,早晨空氣相對比較混濁,因為氣溫偏低,一些有害氣體和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懸浮顆粒等,都沉降于近地面而不易散去。只有當太陽出來時,近地面層受熱,空氣開始上升,污染物也隨之被帶到空中擴散,因而空氣也會變得清新。因此早鍛煉最好在八九點鐘,太陽出來、氣溫升高后為宜。
冬天不用防日曬 一般人認為,冬天沒有強烈的太陽,肌膚不會受到紫外線傷害,其實這個是錯誤。影響皮膚健康的是紫外線,四季的陽光中都有紫外線。同時,紫外線有A、B、C三類,其中損傷皮膚的是A類和B類,A類紫外線的35%~50%可通過表皮到達真皮,多次日曬后即會造成肌膚出現皺紋、下垂等老化現象;而B類紫外線則大部分被表皮所吸收,成為皮膚干燥、曬傷的原因。
因色素而造成的皮膚變黑、粗糙是A、B類紫外線共同作用而成的。所以,即使在冬天,愛美的女性們也要一絲不茍進行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