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949年)
90年前的中國,社會一片黑暗,中國人民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在世界上是少見的。人民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但屢遭挫折和失敗。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艱苦斗爭,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石庫門的一幢房屋里秘密舉行,成就了中國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由于密探的突然闖入,大會的最后一天,代表們決定把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讀一讀>>>
為什么7月1日成了黨的誕生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召開,為什么7月1日成了黨的誕生紀念日呢?
原來把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的:“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边@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由于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7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材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后來黨史工作者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及嚴謹考證,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并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但“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
中國共產黨建立后,立刻組織工人和廣大民眾開展革命斗爭,同時采取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形式實現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第一次合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英勇奮戰,屢建奇功,號稱“鐵軍”。其中,葉挺獨立團是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組成的,成為北伐軍中一面鮮艷的旗幟。
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勞動童子團
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許多地方建立了勞動童子團,吸收了大批兒童和小學生加入進來。勞動童子團在革命斗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后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
南昌起義和人民軍隊的誕生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國民黨相繼發動反共政變,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進行瘋狂的搜捕和屠殺,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光榮犧牲。黨中央作出決定,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導發動南昌起義。
8月1日凌晨,戰斗打響了。隱蔽在各處的部隊一躍而起,像猛虎一般撲向敵人,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占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創建偉大的人民軍隊的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讀一讀>>>
我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
一、我們的隊名:中國少年先鋒隊。
二、我們隊的創立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
三、我們的隊旗、隊徽: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是我們的隊旗。隊旗為紅色,象征革命勝利,隊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隊旗寓意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
五角星加火炬和寫有“中國少先隊”的紅色綬帶組成我們的隊徽。
四、我們的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五、我們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1927年10月上旬,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此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無產階級及政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正確道路。
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
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了戰略轉移,從1934年10月起,中央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行程25000里、縱橫11個省的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甘肅會寧,結束了長征。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重要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以后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一步一步的掌握了革命的主動權,在全國即將燃起抗日烽火的時候,紅軍三大主力在陜北會師了,這對以后中國革命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讀一讀>>>
長征——過草地
過草地是長征途中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
方圓數百里,荒無人煙的大草地,到處是雜草叢生的沼澤和散發腐臭味的黑色淤泥潭。不少紅軍戰士陷入淤泥潭犧牲了。一天,一個戰士不小心踩了個空,掉進了淤泥潭里,身子逐漸往下沉。他知道自己上不來了,趕忙摘下背上的槍,用力扔給戰友,然后吃力地對戰友們說:“不要管我了,你們快走吧!將來請告訴我的媽媽……哥哥……姐姐,叫他們……好好活著。革命……一定會勝利的!”年輕的戰士就這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過草地時,由于糧食不足,紅軍只得挖野菜充饑。后續部隊連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帶、槍皮帶、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著吃。經歷了數不盡的艱難險阻,紅軍終于到達了陜北。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是任何反動勢力不可戰勝的。
西安事變
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局部侵華,到華北事變,日本侵華范圍逐步擴大。面對日本的侵略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蔣介石還沒有改變對日本的態度,仍然準備組織力量對陜甘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發動新的“會剿”。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楊虎城在屢次勸諫無效的情況下,實行“兵諫”,扣留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人赴西安談判,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這就是西安事變。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七七事變爆發——也就是著名的“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通電全國,號召全中國同胞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的侵略。經過8年的英勇抗戰和艱苦奮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大戰役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為了鞏固其獨裁統治,雖然同共產黨進行談判,但實際上仍打算通過戰爭來消滅人民革命力量。人民解放軍經過英勇作戰,到1948年秋,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人民解放軍連續組織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為了將人民革命進行到底,奪取全國的勝利,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會議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這次大會,描繪了建設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在全黨的新形勢下,達到高度的團結統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