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早已成為最普遍的代步交通工具之一,也早已不是男人的獨享品。新世紀10年,成都居民的購車消費能力,尤其是女性的購車消費能力,都呈上升趨勢。截止2010年底,成都私家車總量達到257萬輛,并仍在以每天超過1000輛、每年40多萬輛的速度增長。
私家車急增,駕駛員的數量自然同步增長。據成都市交管局2002年底統計的數據,當時成都市共有機動車駕駛員139萬余人,其中女性駕駛員22萬余人,約占總比的1/7。如今,女駕駛員的比例早已超過1/7,越來越龐大的司機們,一部分在公交、出租、企事業單位和各種公司任專職司機,絕大部分則是購買了私家車,是“自己”的駕駛員。
從女司機們誕生的那一天起,關于女人開車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而當女司機們如此迅猛地握著方向盤,踩著油門沖上時代的前方轟隆隆前進,對于女人開車的輿論竟也從單純的“美女香車,秀色可餐”轉變為“女司機猛如虎,八方皆頭痛”。笨、糊涂、胡鬧、膽小,這是部分人對女司機們很難聽的評價。偏激還是事實,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更好地予以置評,只有鮮活的事例才能更生動地展現女人開車中,那些“經典”的一幕幕。
交警叔叔很頭痛:
無意識違規,不良習慣成元兇
有老司機們笑言:“給女人發駕照,一,是為‘馬路殺手’大軍做貢獻,二,是讓其他司機有了莫名其妙被扣分的幾率。”對于“殺手論”和“扣分論”,唯有交警們最有話語權。面對女性司機們,交警們表示出充分的理解,但也有頗多無奈。
【數據曝光】
重大事故少,小違規卻不少
2002年,正是女司機們數量開始大比例增長的時期,成都市交管局曾專門針對女司機交通事故進行了統計。“小型的諸如闖紅燈、擦掛這類事故,因為很多小事故采取電子眼、天網抓拍,或是糾紛雙方當時就做了和解,所以很難統計也不便統計,能成數據的,多是造成重大損失的大型交通事故。”成都市交管局的鐘警官解釋道。就立案道路交通事故而言,2002年成都共發生交通事故11854起,到了2010年降至3959件,肇事女司機的比例不超過10%。
闖紅燈、不系安全帶、無故變道、擦掛、非故意破壞交通設施,這五項“小事故”,成為女司機們較頻繁違反交通法規的主要行為。“而這些違規,與男司機比起來,很多都是無意的。”通過電話連線,記者聯系到了成都市“最紅”交警、成都電視臺CDTV3《譚談交通》主持人譚喬。下午5點過,下班高峰期即將開始,在電話那頭鬧哄哄的車輛行駛聲中,譚喬聊起了他所遇到讓人哭笑不得的女司機的窘事。“我曾經攔住過一個女司機,因為她沒有系安全帶,屬于違反交通法規。我問她,你為什么不系安全帶呢?她竟然脫口而出:‘我不能系,我的胳肢窩容易過敏,系上安全帶會長痘痘。’我當時一下沒反應過來,就準備原諒她。突然靈光一閃,嘿,這丫頭,安全帶又不經過胳肢窩,她長啥痘過啥敏啊?女司機的臉一下就紅了,小聲地說:‘譚警官我錯了,我是覺得不舒服,你想冬天穿這么多衣服,勒著多難受。夏天那么熱,不是更惱火。’‘是這個理,但安全帶必須給系上。’噼里啪啦,我開始給她講安全帶的重要性。你說這些道理她不懂嗎?肯定懂啊,但女人啊,就是愛美,為了美什么安全都拋在腦后了。監督她系好安全帶,我才放心讓她走。”
和譚喬一樣,遍布于市內各個路口的交警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不少“無意”違規的女司機們,“理解,肯定理解,女人天生對機械的反應就比男人弱,多數時候,她們并不是故意去違反交通規則,而是下意識地就做了,甚至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直到你上去指明了,糾正了,她才恍然大悟。”一次兩次還可以習慣,但面對數量龐大,甚至“屢教不改”的女司機們,交警們還是頗感無奈。畢竟女人的天性,可是交警們改變不了的。
【深度訪問】
譚喬: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女司機
Q:本報記者
A:譚喬
Q:在開車這件事情上,您覺得女人是真笨嗎?比如理論考試女人常常高分過關,但到了路考和實踐,各種狀況就頻繁發生。
A:我可不這樣認為。除了上面提到的女人開車時的不良習慣之外,歸根結底,女人對于機械的操控度和反應力確實比男人弱。這不是我的妄言,這可是英國權威調查機構的結論。此外,大部分女人的膽子比較小,方向感不強,遇到緊急狀況容易手足無措。拿倒車這件事來說吧,我經常在繁華地區的停車場接到女司機們的求助,譚警官你幫我個忙,我實在是倒不進去啊,多漂亮的女孩子急得滿頭大汗的。坡道上起步,汽車熄火了,又急得滿頭大汗,停在原地不知道該怎么辦。后面被堵上的車不樂意啦,開始按喇叭。這下更急了,匆忙打火,打一下,熄一下,像毛毛蟲一樣前進,最后實在沒轍,就坐在駕駛位上左顧右盼。不過,對于這些現象,我的態度就是,盡力幫助,多多理解。
Q:去年,關于“女人開車是悲劇嗎”的討論在全國引起了轟動,男司機們反應尤其強烈。就您看來,導致出現這種輿論的客觀原因是什么?
A:這種討論不好,太不好了,我就見過比男人開車開得還牛還好的女司機,你看咱們的公交車女司機、出租車女司機,不一樣開得好好的?小摩擦、小事故總是個案,咱不能一棒子打死。作為一個男人,我也不幫男人說話了。究其根源,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在作祟,女人怎么能開車呢?又怎么可能比男人開得好呢?當汽車這個曾經“專屬”男人的工具,被女人駕御了,男性的優越感受到挑戰,就會有些小情緒。老爺們兒的事兒,女人偏要來插一腳——那些老是指責女人開車悲劇的老爺們兒,就是這種思想。
Q:綜上所述,您覺得衡量一個好司機的標準是什么?
A:第一,具備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第二,絕不發生交通事故,這兩點必須并存。你駕車技術再好,沒有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你就不能上路。你技術再好,一出交通事故,得,就完蛋了。
【細節解秘】
女司機違規“元兇”
拋開男女對機械操控的能力和反應能力的差異不談,為什么男司機們“無意”違規的概率比女司機們小呢?而女司機們又是怎樣不知不覺地違反了交通法規呢?譚喬一語道破:“不良駕駛習慣,獨屬于女人的不良習慣。”有點泛理論了?那么以下的白描你該很熟悉了。匆忙的早晨,來不及吃早飯的你沖上汽車,嘴里含著面包,一只手上還握著牛奶,發動引擎,開始就著早餐上路;趕往某個重要的約會或會談,你在堵車和紅燈的間隙,迅速打開化妝包,開始刷睫毛,描眉毛,涂口紅;開車太無聊,打開音響聽音樂,瞬間就陶醉了進去;朋友一個電話打來,立刻夾起手機,開始漫長地八卦;總覺得車太空,所以每逛商場必購買最新的車載玩具,大到公仔,小到掛飾,一定要將汽車裝飾得溫暖又可愛……殊不知這些女人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小習慣、小情趣,一旦與駕駛掛鉤,就成為了潛伏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