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于福建武夷山市東南部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
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于福建武夷山市東南部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武夷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葉,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設立御茶園專門采制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其中以大紅袍之名傳揚最廣。
“大紅袍”名樅最早的茶樹母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關于“大紅袍”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明朝初年,一位趕考的書生途經武夷山,不幸中暑昏厥在路邊,被附近一個寺廟的僧人所救。僧人以茶入藥為其治療,書生病愈后高中狀元,便千里迢迢回寺廟報恩,方丈說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葉,所以狀元便將皇帝所賜的狀元紅袍,披蓋在僧人所指的六株茶樹上,以表謝恩。紅袍將茶樹染得紅艷一片,“大紅袍”從此得名,而這六株茶樹就是“大紅袍”的母樹。
“大紅袍”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按蠹t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不失原茶真味,而其他名茶,沖至七泡,味就極淡,這一點使它擁有了“萬茶之尊”的稱號,堪稱國寶。
近年來,隨著各地品茗文化的興盛,以及投資收藏的熱潮,人們對“大紅袍”的興趣一路水漲船高,直接推高了“大紅袍”的身價:2005年4月,在武夷山舉行大紅袍節期間,20克“大紅袍”竟拍賣出20.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創造了茶葉單價的最高紀錄!而在2009年的文博會上,“中國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與“中國琉璃藝術第一人”戴舒豐聯手打造的“武夷茶韻1385”特級大紅袍100g裝,每樽售價達到9800元,敲響了“大紅袍”作為高端創意茶禮的第一槌;這之后更有商家針對“大紅袍”可品可藏的特性,推出高級定制的有機私房茶,單一泡茶就價值兩千五百元……在目前我國種類眾多的名茶中,只有武夷山大紅袍被收入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這也足以說明它的投資價值。
“大紅袍”不但稀有,而且制茶工藝極為復雜,所以才更具收藏價值。在中國制茶技藝中,武夷山巖茶的制茶技藝最為復雜,而“大紅袍”的炒制技藝又屬武夷山巖茶中最精細的。以“武夷茶韻1385”特級大紅袍為例,它是萃取了武夷山正巖區一品樹種原葉,以傳統手工制茶技藝精制。主要傳統制作工藝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雙炒雙揉、初焙、揚簸晾索及揀剔、復焙、團包和補火,每道工序都有非常嚴格的技術要求。做青時長達七八個小時,采用傳統焙茶工藝,焙師們練就用手眼測溫、用木刀調溫的絕活,即使多一分、少一分都無法達到純正大紅袍的要求。同時,在手工制茶流程中,每經過一個環節,茶葉量就減少一次,再經過層層精挑細選,2009年的產量,最后僅能制成2000份純正大紅袍,稀貴少有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對于想要收藏“大紅袍”的廣大茶客來說,究竟要從哪些方面,來鑒定它的質量優次呢?
其一,干看,就是評外形。用力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屬于優質茶;凡香氣低、氣味不正的就是粗老茶,或者是劣質茶??床枞~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整碎等,凡色澤勻正,嫩度高,條索或顆粒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就是上乘茶葉。如果條形茶條索松散,葉脈突出,葉表粗老,色澤不一,身骨輕飄,片、末、老葉多;圓形松樹顆粒松泡,大小不一,色澤花雜,都算不得好茶。
其二,濕看,就是識內質。用泡茶或沏茶后的效果來鑒別大紅袍:
1.嗅香氣:茶葉沖泡后,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
2.看湯色:凡屬上乘的茶品,湯色明亮有光。具體說來,純正的大紅袍湯色應為橙紅,并且清澈明亮。
3.嘗滋味:在看湯色后立即進行;嘗茶湯滋味時,必須使茶湯在舌頭上循環滾動,這樣才能正確地辨別茶湯滋味。凡是優質的大紅袍,茶水在入口后瞬間回甘會從咽喉底部或兩腮之間上來,使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4.評葉底: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后留下的葉底,看其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良好的茶葉沖泡之后,葉片必然易展開,而且柔軟。
另外,最簡單也最直接的鑒定方法就是看茶葉的沖泡次數,好的大紅袍可以沖泡多次而且香氣不變,俗稱“8泡有余香”。
巖茶大紅袍屬于高度發酵茶,一般新茶口感有些澀,反而存放3年以后,口感會達到最佳。有專家表示大紅袍相對其茶葉的存放要求較高,收藏大紅袍的投資人要掌握一定的存放技術。首先儲藏溫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要密封、干燥、避光,正常儲藏36個月以上,不僅不損香味,儲藏后泡出的茶水反而會更加醇厚;其次,大紅袍呈條索狀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裝可采用硬質包裝,內袋則適用鋁箔袋或者塑料袋包裝;要做到不讓茶葉跑氣,每次喝完就把袋口扎緊,或者買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銹鋼茶葉罐存放。另外,大紅袍一般不提倡用冰箱低溫保存。
為保護大紅袍這一珍貴品牌,國家技術監督總局已批準武夷巖茶(大紅袍)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并發布制作大紅袍的質量強制性標準;同時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特批準“武夷山大紅袍”為證明商標。在武夷山市茶管會的監督下,武夷山各巖茶廠家,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大紅袍。凡經市茶管會進行質量檢測,達到香氣濃長清幽、滋味醇厚甘爽,巖韻明顯,并有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和證明商標標志的,才允許上市。如今,名茶大紅袍的品牌聲譽正與日俱增,“大紅袍、紅天下”,可謂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