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很多個角度來看,在當下的內地歌壇,陳楚生都可算得上是一個另類:不帥,不潮,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甚至長得有些老相;沒什么高音可飆,沒什么潮舞可跳,最擅長的,就是安安靜靜唱一些簡簡單單的歌;而就是這樣,他卻比很多同門、同輩、同行看似最快地走進了越來越多人的內心,輕易地點據了他們心中,同時也有內地歌壇里的一個分量很重的位置。
能走到今天這種境地,陳楚生的音樂之路也算是從磕磕拌拌中一路挺過來的。在不久前由光線傳媒啟動的2011新能量音樂計劃中,陳楚生被聘請為該次活動的“挺音樂”大使。我們在試圖探討陳楚生的音樂如何被挺,他本人挺什么樣的音樂和音樂人,又將如何挺別人的音樂時,沒想到看似風平浪靜、四平八穩的他,給我們講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音樂的冒險。
音樂就是一種冒險,陳楚生說,不能四平八穩,需要不屈不撓。
Q:音樂周刊
A:陳楚生
精神上的支持最重要
Q:今天你來參加的這個新能量音樂計劃是一個幫助新人實現音樂夢想的活動,你將在其中出任“挺音樂”大使,實際上也是一個幫助新人的角色。我們也知道,在你走到今天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都曾得到過很多各種人、各種形式的幫助,這當中,有沒有哪些幫助是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
A:我覺得每個階段都有人給我不同的幫助。像我學琴的時候,是因為我的同學影響了我,讓我對吉它感興趣。我寫歌的時候也是他影響了我,因為原來不知道說,自己還可以寫歌。那時總覺得,寫歌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唱別人的歌已經很有難度了,更何況寫歌了。那時他教我一些吉它,還有他寫的歌也影響到我。另外我還有個身邊的朋友,也屬于在我這個音樂成長道路上對我幫助很大的人。當時他也在深圳,我們認識比較早。那時他也是聽到我的作品,就幫我把我的作品發到電臺去,電臺發現之后幫我推薦,到后來我就有機會一直跟電臺有合作。然后還有另外一個吉它老師,在深圳我有找過一個個吉它老師學琴,他帶我先到酒吧唱歌,在酒吧里慢慢磨練。
Q:每一個準備向音樂出發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一些適時的點撥和提拔,給他成長和上升的機會。只是,從你個人的經驗來看,你會覺得,在所有的這些音樂路上的幫助,對于一個新人來講,技術上的幫助和資源上的幫助,哪個可能會更難得一些?
A:我覺得是精神上的支持。做任何一件事情,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鼓勵。技術你可以練,精神如果不斷的話,你就一定會堅持,在堅持的過程中,你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技術不好的話,你會去練去加強,碰到什么困難,只要有信念的話,你都會想辦法去克服,就會沒有問題的。所以我覺得還是精神上的幫助很重要。
音樂是需要交流的
Q:是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思想形態的東西,所以精神上的支撐和堅持會很重要。你是從選秀中走出來的歌手,其實這些年的選秀,整體的一個核心力量,就是相信自我,敢于亮出自我的精神。音樂是需要自我的,很多音樂人也特別強調要展現自我,所以這些年通過選秀,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這種“自我型”的歌手出現,其中一些也很成功,現在幾乎所有的音樂比賽,也都在強調亮出自我。只是,一個如此堅持自我的人,在接受他人精神上的指導與影響的時候,會有障礙或者矛盾的地方嗎?
A:做音樂跟做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無論任何一個行業,其實都是以人為本,一個好的音樂,你需要身邊的朋友幫你宣傳,才會讓更多的人聽到,但如果一個人總是認為自己的音樂王國是所向無敵的東西,以自己為中心,太過于相信自己的東西是完全正確的,那種超自信或者說不可一世的人,也是不行的,你就會埋沒在自己的世界里,因為音樂是需要交流的,需要你的音樂流入到別人的血液里面,別人的音樂流入到你的血液里面,大家有這種相互的交流,你的音樂才可以成長,如果你只是把自己框在一個框框里面,那就很難出來。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很多都非常有才華,很多都是本科音樂畢業的,很有專業性,但很多時候就可能是被這個困擾了,就是覺得自己的音樂才是棒的,覺得他們的體系和規范才是最正確的,其實我覺得音樂如果把它當作太科學的事情去做也不是太好,不能完全靠科學技術去做,更多還是有很多感性在里面,因為它基本還是感性的,就像有時我們聽一些原生態的東西,他沒有任何器樂,一哼出來就會刺穿到你的心里,我覺得那就是音樂的魅力,音樂的原始的基本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沒有的話,你給它穿太多衣服也沒用。
Q:那么在你看來,當下這些各種各樣的音樂比賽,選秀也好,新能量音樂計劃也好,它最重要的一個作用, 就是在于給這些處在才華中的人一些把才華拿出來展示并與他人交流切磋的機會,這樣這些有才華的人才更能清楚看到自己才華所在的位置?
A:對。我身邊正好就有這樣一個朋友。我很早就認識他了,他很早就開始跟一個有天賦的人學琴。當時我在唱歌的時候他還不會彈琴,但是沒過兩三年,我就看到他就在酒吧里唱歌,我覺得他很厲害,學習速度很快,歌唱得很好。結果沒過兩年,我就發現,他又會寫歌了!而且寫得很好聽,所以當時我就跟我的一個DJ朋友推薦,因為深圳電臺每年都會推薦一些本土的音樂,就讓這個DJ朋友去找他要一些作品,幫他推一推,讓更多人知道。結果我這個DJ朋友找到他之后,等了兩年都沒拿到一首歌,后來我就問他為什么,他就說,總覺得自己的歌還沒做好,還拿不出手,他希望自己一拿出手就能所向無敵,我覺得這是錯的。音樂也好,你學任何東西也好,肯定都是從不懂到懂,肯定一開始你的作品是會有瑕疵,有不成熟的地方,你是需要有人來否定這種瑕疵和不好的東西,然后正面地告訴你,這個地方其實你應該換另一種做法,這樣都是良性的。結果過了四五年,他才把作品拿去了,我那DJ朋友跟我說,他的歌其實很棒,但如果四年前就拿去,現在的他肯定就會更棒。不能讓自己向上積壓的東西太多。
自信來自于嘗試
Q:對于很多人來說,確認自我和成為被他人確認的自我,之間都會有很大一步去跨越。記得當年的比賽當中,你的表現一直處于一種相對恒定,不為所動的情態,最終你被大多數人認可,成為當年的冠軍,從一個草根歌手變成一個職業歌手。那在進入職業歌手的領域之后,你喜歡的音樂類型傾向有沒有發生變化?或者也有開始唱一些別人認為正確的、好的歌曲?
A:其實我骨子里是喜歡民謠、民謠搖滾和流行的,太躁的東西我也聽不進去,喜歡一些比較唯美的,性格也是這樣,相對來說比較慢,所以我希望說,自己的歌有時會給一些人有一些心里的安慰。當然我也希望說, 自己的歌里也可以表達自己一些對生活的態度,當然這些態度和觀點,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是我在某個成長階段里的一種世界觀,可能過了這個階段之后我再回頭看,也許會覺得很笨,但沒有關系,這就是成長,所以我希望我能堅持做下去吧。
Q:今年的年初,你在北京做了一場交響樂的音樂會,這是一個讓很多人都咋舌的事情,坦白講,很少人會認為你可以跟交響樂之間可以有什么聯系。為什么為有這樣的嘗試?
A:交響樂一開始并不是我很愿意去做的事情,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難度系數比較大,你要做好了是會非常震撼的,當時說實在沒有太大的把握,但老板說沒問題,可以做,好吧,我就嘗試一下吧。
Q:那試過之后,你自己的感受如何?是覺得以后可以繼續多做一些這方面的事情了,還是其實就僅此一次而已了?
A:我覺得是這樣子,很多時候,好多事情還沒有做我們就會抗拒,特別是我,我覺得其實不好,就好像我的朋友一樣,歌還沒拿給別人聽就怕別人說不好。所以我覺得,經過做這場演唱會之后,我就發現這個問題,雖然不敢說交響樂我做得多好,但就發現了交響樂跟電聲樂之間很大的不同,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聲音跟交響樂的搭配其實也是蠻適合的,而且非常適合,例如說跟四重奏,跟弦樂的一些細微的配合,讓我感覺,原來我還可以這樣做,音樂會做完之后,我就覺得,哇,挑戰又成功了一次,然后我的自信心就會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我覺得就是這樣子,在每一次的這些嘗試的過程中,去找到自己的自信,去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
Q:可能你從前唱歌只是一種熱愛,那現在當唱歌成了你的一種職業和事業之后,有沒有發現自己哪里需要調整的?
A:有,我覺得我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因為,有時你站在這個圈子里太長時間了,會看不清這個環境,可能很多東西很多感受會麻痹,應該跳出這個圈子,有另外一種生活,然后才會有更多感覺。
做音樂冒險才有趣
Q:你所講的,可能就是指換一種環境,換一種思維的角度和方式。做音樂應該更需要這樣,就像這么多年來音樂潮流的更替,總是有人先跳出了原有的一種境態,才帶動了新的潮流。但一直以來聽你的音樂,可能更多給人一種舊的感覺。
A:嗯,人也比較老相嘛。
Q:之所以會覺得你“舊”,是因為通常你的歌里懷舊的色彩很濃,無論是從表達的內容還是音樂的方式,更多是一種從前的情懷,那種簡單的、單純的色彩與曲式,就不像現在很多風靡的歌曲那樣,無論是歌詞還是唱腔,都有很多很多各種的時尚潮流元素的體現?你的個性和歌詞寫作方法,也不太像當下的一些潮流青年,總是慢慢的,穩穩的,不具備侵略性轟炸性。
A:其實我的個性就是比較柔和,可能你沒有看到里面一些比較刺激你的一些東西,可能跟我的性格有關系,為人處事,不愿傷到朋友。我覺得就是這樣子,通過你的為人,你的做法,完全會體現在你的音樂里,那也是一種性格,有的人會聽了覺得好慢。當然我也在調整,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可能那個階段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很郁悶,我不想說什么,只想安安靜靜地唱歌,別來打擾我,可能就做出這樣的東西,可能過了一段時間,生活又有另一種活法,每天去踢球,我也一樣很開心,那我就把這種開心帶到我的歌里,那是我這個階段。
Q:剛才林夕也說,不希望新人做的音樂比我們那個年代的東西還舊,你怎么看舊這個詞在音樂中的表現?
A:我覺得他說的舊應該是思想守舊,可能不是說音樂類型。音樂類型,我覺得現在,當然能再創造一種新的音樂類型,是很難得的,音樂到現在,經過了很多演變,從最早的黑人的布魯斯,到搖滾啊到流行,它已經被很多音樂人去融合了不同的音樂類型才發展到今天這種局面。我覺得,不管是表達也好,音樂上也好,不要老是一直去想著四平八穩,音樂就是一種冒險,要有這種精神才會有趣,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一種性格的話,也沒什么勁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你就按自己的性格去做好了,把你想表達的表達了就好了,不要看今天流行這個就按這個去做,那樣永遠找不到自己,按自己的性格去做,即便別人不接受也無所謂,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讓別人都喜歡的。這個沒有什么。
父親教會我不屈不撓
Q:你的這種性格,更像你父母中的誰?
A:像我媽多一些。
Q:那父親對你的影響,是不是更多是后天的?
A:我覺得我父親是我的一個榜樣,從小我就看他做過很多事情,他是一個建筑工人,其實他小學都沒畢業,但他自己自學,也通過找老師,學了設計,做施工。我很佩服他,小時候我就看到他拿個蠟燭在地上畫來畫去,小時候不知道他在畫什么,長大了才告訴我他其實是在畫圖,他其實沒有學過,就是硬生生地跟著師傅學,就這樣子,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建筑施工員,做過磚廠,做過打石廠,后來我家又開了一個小門店,賣過大米,賣過玩具,賣過鞋,很多事情都做過。那我覺得,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感覺,說實在的我覺得他是一個運氣特別不好的人,他做什么就碰到什么的困難,例如做打石廠,就碰到別人打劫,辛辛苦苦做的東西被搶走了,他的人生道路上碰到很多坎坷,但他并沒有因為坎坷就放棄了很多東西,所以對我來講,這一點是對我以后做音樂或者其它,都有勇氣去堅持的一個根本。
Q:也就是說,在音樂上,是父親的這種精神在支撐著你,縱使再多困難,也還是挺著走了出來?
A:我覺得有時候,也不一定完全是就是他一個人。比如有時候在電視里看到一些前輩,他們碰到一種困難,他們是怎么過來的,或者說從一些歌曲里,也可以找到一種感覺。就像我在深圳唱酒吧那段時間,有段時間是挺迷茫的,因為,你能唱到什么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天還有哪個酒吧還要你唱,你根本就不知道!但是你還得生活,我們都離不開生活,要有經濟來源,我們內心都需要支撐,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那時就會覺得可能被生活牽著走,被這些東西牽著走,自己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但有時可能通過一首歌就會被感動,我那時候就是被袁惟仁的一首《坦白》感動了。那時候我就覺得,每天租房子住,雖然在酒吧上班,但時間長了,每天這么循環,就這么做,就覺得沒什么沖勁,沒有什么希望可以看到,你唱得再好,也只是這樣,沒有人關心你的明天,但那時候我聽到那首歌,我能感受到他寫那首歌時他的環境,也是很苦的,但他為什么能寫出那樣一首歌感動到了我,所以我覺得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那我為什么不能把我現在的生活寫下來?
Q:那你迷茫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跟家里人說一說?從他們那里獲得一些支持?
A:當初迷茫的時候,會跟家人交流嗎?
我不太會去跟他們講這個事情,因為我覺得老人家是容易小題大做的,你想跟他聊心事,他會覺得是很大一件事,就麻煩了,就算了。現在好多了,最起碼我看我爸媽已經胖得很多。記得我當時在比賽時,在電視里唱歌,我爸在電視里看到我,就打電話跟我說:我覺得,你在臺上還是太拘謹了!應該要多跟臺下互動你知道嗎?要跟臺下的人多打招呼你知道嗎?你這樣子不行的!應該熱情一點,你看人家上一個,就是庾澄慶,人家一出來就不一樣!多熱情!我說好好好,就覺得他還蠻可愛的。其實我覺得他講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做為一個普通觀眾,就是這樣一種感受。
做藝和做人都要做好
Q:父親可能培養了你在困難面前特別耐磨的個性。但我們發現,你的專輯也特別耐磨,出道這么多年了,才出了一張真正的專輯。
A:那不叫耐磨,叫賴皮。我覺得是這樣子,有時候人希望說,美了還能再美一些,好了還能再好一些,畢竟現在唱片業不景氣,能夠出唱片的人都不多,我有機會出唱片的話,再不好好珍惜這個機會的話,不把它做到最好,對不起那么多喜歡你的人。
Q:雖然新專輯始終沒出來,卻看到最近你接了很多活動性的歌曲以及電影歌曲,這算是分散了你的精力嗎?
A:在這個圈子里,有很多時候,你有兩種選擇,有些事,你可以不做,也可以說你必須要做,就是這樣子,兩個比較極端。可以不做的事情,我之前已經選擇了,后來覺得那個并不是一個最終解決的辦法。那現在的狀態,我可能會更會分清,工作和自己想要做的東西,我怎么把工作去做好,我自己想要做的東西,我怎樣去花精力把它做好,我不會讓那些東西太糾結自己,不然自己會很難做。
Q:也就是說,藝人兩個字,你是分成做藝和做人兩個部分,并且分得很清?
A:是的, 兩個部分都要做好。
Q:我們也知道,對于一些活動性的歌曲,特定命題性的歌曲,有好多音樂人是不愿去做的,你已經做了很多了,那對你來說,寫這種歌曲,是技術上難跨越一些還是思想上更難跨越一些?
A:其實技術上也有,別看不愿寫的人,讓他寫一下試一下,你寫出來要有人喜歡才有用,光自己喜歡有什么用?光靠嘴皮子,光說不練有什么用?我覺得其實對我來講都是鍛煉,我沒有說我寫出來就一定有多好,也沒有說,寫出來就代表什么東西,但是,你不去寫,你不知道你能做多少事情。當然有些東西是目的性比較強,有些是發自你內心的一種感受,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量,不要超過那個量就好了,可能有段時間我做的量比較的多,我就會提醒自己,OK夠了,不能再做了,不然你就沒有心思和精力去想自己的東西了,就會被帶走了。我覺得有些東西不是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