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段落】
我愛祖國,也愛祖國的大自然的風景。
不僅愛祖國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親切,感到值得我留戀和愛撫。
且不要去說什么俄羅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蘭的湖泊,印度尼西亞的島了。咱們中國自有壯麗偉大的自然圖景。
我們有頭頂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有莽蒼的黃土高原,有草樹蒙密的西雙版納,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有一瀉千里的黃河,有浩浩蕩蕩的揚子江,有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島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諸省的廣闊無垠的青青的牧場,還有說不盡的江湖沼澤……祖國的大地山河喲!哪一個地方不經過勞動者雙手的經營,哪一個地方沒有流過勞動者的汗,淌過戰士們的血?
——黃藥眠《祖國山川頌》
【文章導讀】
《祖國山川頌》是一篇歌頌祖國的散文。黃藥眠先生出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經歷了新舊社會(1903—1987)。寫這篇文章時是1980年左右,當時文革剛剛結束,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作者黃藥眠以深邃的歷史學家眼光,看到了祖國的大好前景。所以,黃藥眠老人看到的祖國的一切都是新生的,都是有著蓬勃的生命力的,有什么比這更讓他激動呢?他思緒飛揚,感情飽滿,整個文章讀來大氣磅礴,深情動人,給人以鼓舞與自豪感,文中處處透露出對祖國新生的贊美。作者抓住描寫景物的新生和景物已經呈現的勃勃生機的特點抒贊美之情,哪怕是一花一草,也寄托著作者對祖國深深的熱戀,作者把自己的一腔愛國之情,有時融化在對祖國美景的描寫之中,有時直抒胸臆,有時恰當地使用修辭,使文章讀起來更加氣韻生動,文采斐然,深情動人。
【精讀感悟】
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是帶著強烈的情感的,這種情感從文題的“ 頌”就能充分體現出來,“頌”這種文體有著強烈的節律。作者必須要借助語言的修辭,比如句式的整齊與變化,描寫的細膩與修辭的適當運用,內容上多是贊美、歌頌。
作者在寫景中抒發贊美之情,它的抒情帶有一種理性,有廣度和深度。所以不是空抒情和濫抒情。你看,作者寫景就是有選擇的,特點也是有選擇的。雖然它是全景式鋪陳描寫祖國山川,但是景物的特點有很多,不能都寫,總得有選擇吧,所以寫景應該由作者的感情來控制和指揮。他選擇了壯麗偉大的自然圖景、祖國的土地、山、勞動人民、文化、語言、四季之美和晨昏之美、江河瀑布之美。作者總共從8個方面對祖國進行了熱情的歌頌。它描寫每一景每一物,都飽含著作者由衷的熱愛,都表現了作者的深情。“我不僅愛祖國的山川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親切,值得我留戀和愛撫。”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熱愛得非常深。這里是直抒胸臆,作者連續使用了4個“愛”字,這是作者對祖國的內心表白。這種愛國的情感,真正情真意切。
“我們有頭頂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有莽蒼的黃土高原,有草樹蒙密的西雙版納,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有一瀉千里的黃河……”使用排比寫法,連續列舉祖國的美麗圖景,展現了祖國美麗圖景之多,盡情地抒發了內心的自豪之情和贊美之情。
文章第五段,連續運用了排比,“狂風曾來掃蕩過它,冰雹曾來打擊過它,霜雪曾來封鎖過它,大火曾來燒灼過它,暴雨曾來沖刷過它,帝國主義的炮彈也曾轟擊過它。”表達了我們祖國在歷史上所經歷的災難與挫折。這一段最后,“一到春天,它又蘇醒過來,滿懷信心地展現出盎然的生機和萬卉爭榮的景象。”寫祖國經受災難來襯托出祖國重新興盛的喜悅。
祖國的四季景色宜人、生機盎然,有碧油油的春草、泉邊汲水的少女、金紅的果子、嬌艷的雪蓮……如詩如畫,清新明麗,富有意境。
祖國的山川是廣袤元垠的,祖國山川的秀美是難以言盡的,從揚子江道滴瀝的小泉發展到細流、到溪澗、到瀑布、到湖泊、到大江的過程.是為了說明事物的發展壯大需要經過許多的艱難曲折,祖國的歷史也不例外。登山遠眺、臨海觀景,是為了說明祖國風景的千姿百態和博大神奇,而且這還提醒了我們,要有一雙善于觀察和發現的慧眼。 丘壑雷鳴的黃果樹瀑布,“像是懸空的彩練,珠花迸發,有如巨龍吐沫”,繪聲繪色,生動形象,展現了黃果樹瀑布震撼人心的壯美。就連家鄉門前的小溪也流淌著作者的深情,細雨如煙,小溪微漲,燕子回旋,紅棉花開,行人打著雨傘從小橋上走過,多么溫馨,多么秀美,多么富于民族風情,令人悠然神往。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與許多人不同的一個人,他曾經像浮萍、像柳絮、像飄蓬、像孤雁一樣遠離祖國,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寫得別有深意。小溪和羽云象征著像作者一樣遠離祖國的游子,大海象征著漂泊之地,群山和下段里的“故鄉”含義是相同的,象征著祖國。最后這兩段升華了主題,語言優美,文情并茂。
【作者簡介】
黃藥眠(1903—1987),廣東梅縣人,現代作家、文藝理論家、教授。著有散文集《美麗的黑海》、《動蕩——我所經歷的半個世紀》、《黃藥眠散文集》、論文集《批判集》等。
【互動思考】
祖國的山川大河美景無限,談談你心中的祖國.并用優美的語言、傳神的意象,將它轉化成文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