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讀過《科學小實驗》叢書嗎?書中介紹了許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不但指導大家怎樣操作,而且對其中的科學原理進行了說明,非常有意思。黃宜馳同學就按照其中一項說明,做了一個小實驗,并把這次實驗的過程和感受寫了下來。
牙簽游泳
文★黃宜馳
牙簽怎么會游泳?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會瞪大眼睛說“不相信”吧?不過,它們真的成了游泳健將,而且是絕不借助任何風力,信不信由你,快跟我一起動手做做吧!
首先要準備好實驗需要的材料,牙簽是必需品,其次是肥皂、方糖、一盆清水,還有水彩筆。先給你的牙簽運動員穿上泳衣吧,紅、黃、藍、綠隨你選,把幾根牙簽涂上你喜歡的顏色。瞧,它們現在變得生龍活虎了!
現在,該請運動員們進入泳池了!把牙簽一一放進準備好的那盆清水里。你會說:“哼,騙人!牙簽一動不動地浮在水面,哪里會游泳啊?”嘻嘻,別急別急,請你把方糖放在離牙簽們較遠的水里。注意看,別眨眼哦!快看!快看!神奇的事出現了:只見運動員們爭先恐后地擺動著身體向方糖游去。它們不相上下,不一會兒全都游到了方糖那兒。哈哈!我沒說謊吧?牙簽真的會游泳耶!原來牙簽喜歡吃糖呀!看到糖就拼命地游吧!
有意思的還在后面呢!現在我們把水倒掉,重新換一盆清水,然后再把牙簽放入水中,再把肥皂放在離牙簽較近的水里。這次你們看到了什么?牙簽運動員來不及掉頭,紛紛后退,向相反的地方游去。啊,原來它們不喜歡肥皂。真是太稀奇了!
想知道牙簽游泳的奧秘嗎?告訴你們真相吧,牙簽游泳靠的是方糖和肥皂的作用。當我們把方糖放入水中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由于牙簽身體非常輕,所以它們就會跟著水流游到方糖邊;而當把肥皂放入水中時,肥皂周圍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會使水逆向流動,所以就會把牙簽向外推,看起來就像牙簽討厭肥皂,紛紛躲開一樣。
科學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動手做一做,相信你也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指導教師 蔡姬
別以為這是一篇想像作文,這一段明確告訴我們,作者要寫的是一次小實驗。
簡單介紹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擬人的寫法讓句子一下子活了起來。
本段描寫讓我想起了劉謙表演魔術時總是故意停下來,對觀眾眨眨眼睛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真是扣人心弦啊!
和上一段比,這一段要寫得簡略些。有詳有略,文章才有起伏。
就像所有的魔術表演一樣,表演的過程總是很精彩,而秘密一旦被揭穿,道理原來那么簡單。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結尾簡短而具有說服力。
【鏈接臺下】
一、從小愛科學
說到“科學”,同學們是不是認為它離我們太遠、太深奧難懂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很片面的。科學無處不在,在我們小學生的生活、學習中,處處有科學。同學們這個年齡,對身邊的好多事物都存著好奇心,許多事物或現象讓大家有神秘感,所以經常纏著父母和老師問“為什么”。比如: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見打雷?為什么有時候坐纜車耳朵會嗡嗡響?為什么插在水杯里的筷子看起來像折斷了一樣?一個個“為什么”常常會把大人們問暈了頭,甚至問煩了。而“科學”正是解答你們心中無數個“為什么”的“金鑰匙”,只要我們從小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就能增長知識,培養思維,提高能力。而且,積少成多,天長日久,一旦在你們的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形成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將來有一天,你們一定能擔負起祖國建設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
你看,小小的牙簽看起來多么微不足道,可是當它和方糖或肥皂一起放在水里時,竟然能游起泳來。而牙簽游泳的背后,又竟然藏著那么有意思的科學知識。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啊!
二、動手做一做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實驗和實踐是直觀感受科學的力量、深切體會科學的奧秘的最有效途徑。《牙簽游泳》是小作者讀了《科學小實驗》叢書后進行的一次科學小實驗。書中對每個小實驗進行了詳細的操作說明,對實驗中包含的科學道理進行了解釋,還提出了一些思考題。比如:“會吃雞蛋的瓶子”,“會跳遠的乒乓球”,“蠟燭抽水機”,等等,都是我們小學生能動手操作的小實驗,簡單易學,富有趣味。沒有這本書的同學可以上網搜索“科學小實驗”,就能在“百度百科”詞條里找到相關內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中選擇一些來動手做一做,親自嘗試一下。
三、動筆寫一寫
相信同學們過去也讀過類似的寫小實驗的作文,但我敢肯定,這篇《牙簽游泳》是寫得最充滿趣味的習作。在這篇看似平常的作文中,藏著哪些小小的寫作訣竅呢?
首先,小作者不是自說自話地寫自己做實驗的過程和體驗,而是巧妙地用語言把讀者引導到他的實驗中,讓我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如:“信不信由你,快跟我一起動手做做吧!”這句話,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進了實驗中,不是旁觀者,而是實驗的參與者。
又如:“你會說:‘哼,騙人!牙簽一動不動地浮在水面,哪里會游泳啊?’”“嘻嘻,別急別急,請你把方糖放在離牙簽們較遠的水里。注意看,別眨眼哦!”聰明的小作者看透了讀者的心思,把我們想說的話說出來了,接著又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再用急迫的語言,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這樣的寫法多能抓住讀者的心呀。這個時候,我們不僅是實驗的參與者,還是奇跡的見證者、科學力量的感受者。
另外,為了讓“做實驗”這樣的作文不枯燥乏味,小作者還用上了擬人的手法,如“穿上游泳衣”、“變得生龍活虎”、“爭先恐后”等詞語的恰當運用,為作文增添了情趣。
你看,寫法的巧妙一點就破,并不神秘,你也能做到,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