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里的一個靜夜,我碰到一位外籍訪客,他拉行李箱,朝校園一個無人地帶猶豫地前行,他肯定走錯路了。
攀談起來,他原來準備入住酒店,卻朝相反方向誤闖大學校園,我盡地主之誼帶路,他滿口法語“多謝”,拖行李跟我走。人行道甚寬,但他硬要走到柏油路上,到拐彎以后,一定要轉上鋪精致地磚的人行道上走,他竟索性把行李提起,兩件行李沉甸甸的,有點吃力。
我問他為什么不放行李在地上拖著走?法國人說:“太吵。”那時,夜未深,方圓五百米沒有民居,行李箱滾輪碰地磚之聲,確是劃破了平靜的夜,但是誰會介懷?只有他認為不妥。
相對而言,中國人的吵鬧,應該屬于世界級,晉身全球排名前列。有天坐在和諧號上,買了一等車票,圖一刻清靜,怎料鄰座的潮人,戴“大耳牛”聽筒,絲絲樂聲漏出來,偏要撩撥你的耳窩,令人渾身發癢;前排突然響起“呱呱呱”“哇哇”“轟”等怪聲,有人不戴聽筒玩手機游戲;附近還有一位阿叔激動地講電話,我倒不太介意,因為他和他的情人如何因錢失義,連番惡斗的故事,頗有娛樂性。
這就叫文化差異吧,也許中國人太多了,眾聲喧嘩,不大聲就無人聽聞;也不要忘記,中國人最愛放鞭炮,吵吵鬧鬧就是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