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我同西征先生已是近20年的老友了。我很贊佩他在武功、武德方面的造詣修養。但是,對他的人生之旅卻不知其詳。前些天看了他的一組資料,包括在2002年《湘聲報》上刊載的《俠骨儒心壯武魂》的長篇通訊和他的部分詩文,使我打開了新的眼界。頓時在我面前佇立著一位武品高深、詩品高雅、人品高尚的高人,真是讓我歡欣不已。
三湘大地人文薈萃,歷史上涌現過諸多仁人志士、文才武將使中華民族自豪驕傲。從武林人物來說,開現代武俠小說先河的向愷然就是湖南人士。他以平江不肖生筆名開篇的《江湖奇俠傳》掀起了近代武俠小說的第一次浪潮,被譽為當時武俠小說“最新境界之作。”根據這部小說拍攝的《火燒紅蓮寺》電影曾風靡一時,成為最早的中國現代武俠影片。向愷然自幼習武又攻翰墨,曾二度留學日本,歸國后致力于拳術發展。直到全國解放,他對武術仍戀戀不舍,續拼老力,后榮任湖南省政協委員。無獨有偶,晏西征這位當今的湖南省政協委員也是亦武亦文,既是習武有成的當代“中華武林百杰”的一員,又是自小嗜文好墨詩作多多的文人雅士。向愷然、晏西征二位湘籍才人不屬于同代之人,但同出于湘土,真是地靈人杰啊!
我們的祖先向來認為治理國家要有文事武備,齊家處事要能文能武。當今在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在武術走向世界的熱潮中,愛武習武者依然要發揚這良好傳統,努力做到舉武揚文,能文能武。這既是一種可貴的思想境界,又是能有所創造有所作為的一種強勁原動力。清初東渡日本傳授中國拳術,并幫助日人完善柔道體系,被譽為“柔道開祖”的明末遺民陳元贊,就是一位既善拳術,又善詩文的文武雙全者,至今仍被東瀛柔道界所念念不忘。從古至今這類文武雙全者雖非屈指可數,確也為數不多。今西征先生武能參加全國比賽屢獲金獎,文能賦詩著文,成為湖南省岳麓詩社副社長,真是難得。更可貴的是:他一貫致力于中國傳統武術與傳統道德的繼承、發展與傳播。西征先生所說所寫,所作所為,與我一貫提倡的舉武揚文,武術從小武術走向大武術的說法很相合。當今在世界科技猛進,知識爆炸的新時代,要讓武術走向世界,要把武術融合匯流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大潮中去,我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武術愛好者,要做到舉武揚文,能文能武,努力走向武術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