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在村級領導班子的換屆選舉中,擔任黨支部書記的劉如松又被村民們推選為村主任,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帶頭捐資啟動了流經祥星村的珠溪河防護堤建設工程,新建成的防護堤一端連通鄰村煥新村,一端延伸500米接通縣道桑溫公路,開辟出祥星到縣城的新通道,其路程比老通道減少了一半。隨后,他又請來了市、縣兩級規劃與建設部門,編制新農村建設規劃,著手在吳家嶺、珠溪河岸、韓家山、溫塘等地段,分別建設村民小康住宅區、生態農業保護區、工業園區、商業園區。同時,以文明興村為主題,大力加強村級文化設施建設,組建了集圖書閱覽、廣播電視、科技推廣、科普培訓、文藝演出、宣傳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建起了圖書館、文娛室、標準籃球場,添置了乒乓球桌、圍棋、象棋、樸克牌以及球類、武術器械等文娛體育器材。劉如松還利用自己的武術特長,在業余時間免費傳授梅山武術,積極組織村民參加武術訓練和打球、下棋等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體育為載體陶冶村民的情操,培育淳樸民風。還創建了黨員活動之家、模范職工之家,開辟了村務政務公開欄,成立了治安應急小分隊。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民制度,對村里的烈軍屬、五保戶、殘疾人、孤兒,每年給予補貼并代交醫療保險費用,為兩女戶交納養老保險,為育齡婦女進行集體投保,對學齡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對優秀學生和教師給予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