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術之鄉新化縣,羅鐵江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知名人物,出生于一個普通農家的他,在家鄉新化時,曾代表新化縣參加全省、乃至全國的武術散打比賽,多次摘金奪銀,并獲得“武英級”運動員的稱號:參軍入伍后,在新兵連集訓一結束,就因出色的武術功底成了蘭州軍區某紅軍師直屬偵察營的特別教頭,卓有成效的教學效果,引起了部隊首長的重視,羅鐵江也由師部的教練變成了軍部的教練,1995年10月的《解放軍報》曾以“羅鐵江:偵察營里的‘士兵教練’”為題對他進行了詳細報道;考入石家莊陸軍學院后,又因其過硬的思想作風與扎實的專業技能,在畢業時被選入剛組建的駐港部隊警衛連,再調入偵察連,隨后又調入某集團軍教導大隊;轉業到深圳市公安局,經歷過交警、特警、刑警等不同崗位,屢次參與大案要案的偵破工作,親手擒獲過持槍巨匪、毒販、黑社會頭子,是公安戰線名符其實的虎膽英豪。
1975年10月,羅鐵江出生在新化紫鵲界旁邊一個僻靜的小山村,受武術之鄉濃郁武風的影響,羅鐵江從小就拜入晏西征大師的門下學習梅山武術,1990年,15歲的羅鐵江參加“南岳杯”全國散打邀請賽便獲得60公斤級第三名,從此,他正式踏上了比武的擂臺,在隨后幾年的全省散打擂臺賽中,他蟬聯三屆冠軍,并在92、93年的全國比賽中分別奪得亞軍與冠軍,成了“武英級”運動員,還在隨師父晏西征大師出國訪問講學時,多次與國外武友切磋,以其高超的武功贏得了國外武友的尊敬與好評。
1993年4月,在武林中已經小有名氣的羅鐵江和東方武院的一名副總教練,被邀請到廣州軍區某部當教練,在與受訓官兵朝夕相處的二個月里,羅鐵江對部隊有了較深的了解,并深深地愛上了綠色的軍營。1993年11月,羅鐵江毅然告別了他十分珍愛的武壇和對他萬分關愛的師父,穿上戎裝,成了蘭州軍區某紅軍師的一名新戰士。
1994年2月1日,在師開訓動員大會上,剛入伍兩個多月的羅鐵江赤膊上陣,表演梅山硬氣功和散打,前來參加開訓動員儀式的軍區首長,在觀看了他的精彩表演后,勉勵他要把武術特長運用到訓練中去,為部隊培養出更多的武術人才。
新兵集訓結束后,羅鐵江成了師直屬偵察營警偵專業的武教頭,每天晨曦初露,他就帶著100多名年齡比自己大、兵齡比自己長的連排長和老兵們,一招一式地開始了訓練。半年后,他又執起集團軍偵察兵專業的教鞭,與40多名全軍精選出來的校、尉軍官及偵察兵尖子一起進行梅山武術氣功、擒拿散打的教學與訓練。使部隊偵察兵訓練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本人也被評為“優秀士兵”和“愛軍習武標兵”。
在當兵的日子里,羅鐵江深知現代化軍隊必須用現代化知識進行武裝的道理。因此,他在高強度訓練的同時,努力加強政治思想與文化知識的學習,利傭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復習高中文化課程,并順利地考取了石家莊陸軍學院。在學院學習期間,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專業知識,從一名“武林高手”成功地轉換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并以優異的成績在畢業時分配到了駐港部隊,成為警衛連的一名排長,隨后,又調入偵察連擔任代理連長。其高超的專業技能與訓練能力得到上級首長的高度贊賞,他本人也成為了各部隊偵察專業的“搶手貨”,從而調入某集團軍教導大隊擔任偵察教員。
羅鐵江在偵察行業的大名傳到了地方,2002年12月,他從部隊轉入了公安系統,在刑警大隊擔任探長期間,他孤身打入毒梟的老巢,成功地打掉了一家毒品加工廠,繳獲毒品原料500多公斤及槍支、車輛等作案工具;在擔任特情專干期間,他多次參與打黑行動,打掉數個黑社會組織,以自己高超的武功與戰友配合生擒黑社會組織頭目,逮捕數十名犯罪嫌疑人。故意殺害案、特大詐騙案、爆炸案、槍案等許多的重大案件偵破中,他那專業的偵察能力和高超的身手使他成了犯罪分子的克星。
作為新時代的軍人和警官,羅鐵江是一個政治過硬的人,在部隊時他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在1994年9月的一個傍晚,部隊駐地的一個服裝鞋帽廠一棟三層舊樓倒塌,將13名女工壓在下面。羅鐵江和戰友們急速趕到現場,面對橫七豎八、犬牙交錯的廢墟樓板,羅鐵江帶領大家扒開一層層殘板,救出遇難女工。在搶險結束后,寶雞市的市長握著他們的手,含著熱淚說:“關鍵時候,還是解放軍過得硬!”。
羅鐵江還是一個文化素養較深的人,軍事誼文出版社出版的《厚積薄發》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收錄了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觀念”、“掌握抵制‘燈紅酒綠’的文化武器”、“重視做好獨生子女戰士的思想教育工作”等三篇論文;《中國特產報》發表過他“我也有顆凡人的心”的詩歌;在“海峽軍事漫談”中的“官兵評說”、“島內觀察”等欄目中他有“給臺灣一位軍人的一封信”、“美國是否靠得住”、“李登輝又為兩岸關系添新火”、“陳水扁上臺一周年,臺灣到底怎樣?”等十多篇評析文章發表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