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年,葡萄酒的價格雖然一直在穩步上揚,但是除非你賣掉手里的酒,把利潤裝進口袋,否則就談不上什么回報,同時投資者不能將投資葡萄酒看成一種賺快錢的方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投資葡萄酒與其它投資品最大的不同是,它們可以喝。對于精品葡萄酒投資者而言,在享受味蕾的快感之余,你可以通過投資獲利,或者購買期酒來“以酒養酒”的方式,將這個奢侈的愛好無限延續。
2008年,香港政府廢除了葡萄酒的所有進口關稅,極大推動了葡萄酒在亞洲市場的發展,也成為了精品葡萄酒價格上漲的驅動引擎。過去的幾年,葡萄酒的價格雖然一直在穩步上揚,但是除非你賣掉手里的酒,把利潤裝進口袋,否則就談不上什么回報。雖然市場的基本態勢相當不錯,但是不能將投資葡萄酒看成一種賺快錢的方式。業內人士就建議有意入市的投資者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將投資周期鎖定在3~5年之間。
紅酒拍賣火爆登場
葡萄酒拍賣的紀錄頻頻刷新,暗示了這個市場的熱度正不斷升溫。2010年10月29日,蘇富比拍賣機構舉行的一場法國拉菲紅酒拍賣會上,3瓶750ML的1869年拉菲堡拍出545萬港元的天價,平均每瓶酒拍賣價達181萬多元,而最初每瓶估價僅6.5萬港元。
2010年蘇富比在亞洲市場的葡萄酒拍賣額漲幅高達265%。其中在香港的拍賣額超過5200萬美元,而這個數字在上一年是1430萬美元——其葡萄酒拍賣額增長最大的份額來自亞洲市場。
2011年,這一趨勢繼續延續。蘇富比于年初舉行的安德魯·伊洛·韋伯私人窖藏與波爾多珍藏專場拍賣的總成交額分別為4330萬港元和7000萬港元,與額分別為4330萬港元和7000萬港元,與預估價拉開了較大的距離。這僅僅是一個序曲。今年春拍,蘇富比洋酒拍賣成交額達2.5億港元。其中,一箱1990年的羅曼尼·康帝以180萬港元成交。蘇富比方面表示,這—方面反映出頂級勃艮第酒莊佳釀價格的強勁,另—方面也反映出亞州藏家對勃艮第洋酒需求的上升。
葡萄酒的水漲船高,和全球的熱錢不無關系。2010年初,一箱12瓶的1982年拉菲,交易價格是2.5萬英鎊,到2011年初,交易價格約為4萬英鎊左右,而這款酒1982年剛上市時候的售價約是255英鎊。不到20年時間,上漲了約100倍。
和沸騰的拉菲價格相比,有些高品質的酒就顯得性價比非常高。比如五大酒莊之一的拉圖(Latour),1982年份的酒,一箱的價格大約是2萬英鎊左右,大概是拉蚌的一半價格。而拉圖的酒,以其口感極佳而著稱,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遜色于拉菲。1982年是公認的極為出色的年份。再比如五大酒莊之一的奧比昂(Haut brion),同樣是極佳的1982年份的酒,目前—箱的成交價約為8000多英鎊。
昊樽期酒投資顧問機構余閩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拉菲,各個頂級莊的精品葡萄酒存在著價值洼地。投資者在甄別品種之時應像分析股票一樣,尋找性價比高的酒。這些酒無論是自己喝,還是作為投資品,都是比拉菲更好的上佳選擇。
期酒制度高燒不退
期酒是法國的—個新酒制度。二戰以后,法國經濟遭受重創,很多酒莊的財務出現了問題,這時葡萄酒聯盟協會想了—個辦法,提前把潛質好的酒賣出去,收回的錢給工人發工資、買設備,繼續下一年的準備工作。好的葡萄酒一般需要陳釀18個月,這期間不能裝瓶,酒莊把未裝瓶的酒以比成本高一點的價格給買家,買家認識到它上市后的利潤和未來的升值空間之后,通常會愿意掏錢,于是在你情我愿的條件下達成交易,這就是所謂的新酒制度。新酒制度它不僅解決了酒莊的資金難題,而目讓投資者獲利豐厚,正是由于這種穩定的雙贏局面,幾百年來新酒制度得以延續到現在。
在國外,葡萄酒期酒投資一直是穩健的投資品種。然而隨著國人的大量介入,這個舶來品也漸漸開始走著中國路線。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葡萄酒市場開始大幅波動。余閩指出,從危機中逃離出來的資金大量涌入葡萄酒領域,這些資金的共性就是對葡萄酒了解不深,進入市場的盲目性比較大。這些游資嘗到了新酒制度的甜頭,基本上買的都賺錢了,這讓不少投資者對期酒刮目相看。
雖然中國的游資催生了—波漂亮的行情,但也為葡萄酒投資增添了—份隱憂。期酒就如商品期貨,購入高端期酒,就有可能無人接盤。正如也買網CEO袁疆所說,“葡萄酒市場有些像中國的樓市。”
經濟學家謝國忠早在2010年底的一篇《現在是你賣掉拉菲酒的正確時機》—文中稱,對于拉菲來說,背后有—個中國因素。就像中國人對待LV包一樣。但LV包永遠不會漲個沒完。中國因素讓拉菲更容易受到流動性泡沫的影響。拉菲有另0于其它高檔葡萄酒的突出表現,用投資行業的術語來說,應當被視為—個貝塔系數,而非阿爾法系數。
從2010年開始,葡萄酒的期酒價格上漲頗為厲害。以拉菲為例,從拉菲莊公布的價格來看,2008年一級裝期酒價格在100—200歐元,但是2010年一級裝期酒的價格已經上升到600歐。
最近著名的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Parker)的一則言論則被媒體廣泛轉載。他表示,波爾多酒過于注重富裕的亞洲市場,這在經濟仍然不景氣的當今是十分危險的。如果2010年份期酒價格超過2009年份,波爾多頂級佳釀價格將出現泡沫,而且還會給頂級酒莊們帶來財政危機,如果2010年份波爾多期酒再度漲價,其將面臨在西方消費者中失寵的危險。
認購葡萄酒基金
自2004年12月英國將葡萄酒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計劃的議案提出后,多家機構就開始醞釀推出不同類型的葡萄酒基金,比如佳釀基金就是在2006年8月21日新推出的。這類海外基金通過香港或者國外的中介機構通常可以買到。
在香港地區,總部設在法國的法國酒莊管理集團(Chateau ManagementGroup)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發售葡萄酒基金的公司。它在2002年7月和2003年9月分別推出了兩只葡萄酒基金,最低認購金額分別為1萬和5萬美元。兩只基金各募資3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分別購入超過1400支和2300支葡萄酒,其中主要是紅酒。
隨著國外葡萄酒基金的興起,目前國內也有類似產品問世。首個嘗鮮的是法國興業銀行的“極致葡萄酒基金”。該基金至少在每年的1、2月份葡萄收獲季前發行一次,每次募集的基本資金為300萬美元,每份最小投資額為30萬美元,上不封頂。
這款基金的獨特之處是將投資和收藏結合在一起,客戶可以按喜好選擇出售獲利或是收藏享用。客戶在投資“極致葡萄酒基金”后,第一年將面臨投資封閉期。
在經過一年封閉期后,投資者在每個季度都會有一次選擇拋售的機會。當然客戶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收藏,由法國興業銀行委托酒莊和專業葡萄酒機構收藏保管。
另外,葡萄酒信托產品也在國內市場初露端倪。2008年中旬由工商銀行、中海信托、中糧集團等聯合推出了君頂酒莊葡萄酒(國內的葡萄酒莊)收益權信托理財產品。這款產品相對應的信托計劃是君頂酒莊所持有的干紅葡萄酒2006年份期酒的收益權,以1桶為一個認購單位,投資期限為18個月。
該產品設計了兩種方式一第一種是在葡萄酒裝瓶后,投資人向工行提出紅酒的消費申請,屆時銀行將按照折合年化收益率8%,向投資者提供紅酒的實物消費。另一種收益方式是在18個月后,投資者以現金方式分配理財收益,君頂酒莊按照此前的協議回購未行權的紅酒,回購價格也將按照年化收益8%的標準執行,并由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酒業為該回購行為提供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