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碰上流氓
市場是最鍛煉人的,我看過一些權威專家的鑒定,有時他們確實判斷錯了。我覺得出錯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訓練都是溫室里的訓練,都是從博物館、研究所的庫房里拿出來看看,沒什么壓力,不動錢,也不需要他們買。我跟他們完全不一樣。他們就像奧運會擊劍冠軍,若真碰上一個手持破刀的流氓,那些本事就全用不上了。這是一招決生死!
地攤上買東西有個規矩,比如你賣我買,你賣這件東西,我往那兒一蹲,多少錢啊?你說200元,我說80元吧,你說不行,150元,我說100元吧,咱倆這么磨蹭之間,任何人看到這個東西都不能伸手,不能有個人說我給120元拿走,那不行。我對這個東西要作出最后的判斷,沒有任何后援,沒有人可以商量,沒有時間回家翻翻書看這東西到底值多少錢。所有的事情都在這會兒,蹲在這兒,幾分鐘之內搞定。
博物館的人,一大群地來了,在那兒折騰,翻資料,一翻好幾天,這沒用。我都是在那種嚴酷的條件下訓練出來的,反應極快,決心下得特快。
有個人喜歡收藏,老來跟我聊。故宮舉辦青花班講永樂青花,五天課,一節課800元,很貴,中國的五大巨頭都給講了課。他去學,學完后跟我說:“馬先生,別的我不敢說,永樂青花我徹底明白了。”
說完這話不到一個星期,我就在昆侖飯店咖啡廳遇見了他。有個人送來一個永樂年間的盤子,我拿給他看。我說:“你看這個,現在30萬元錢,你要買,十分鐘之內給個話。盤子要是對了,值500萬;錯了,30萬就扔了。”他拿著盤子看了半天,回過頭來跟我說了一句話,把我逗樂了。他說:“我這會兒技術歸零了。”
他以為他明白了,其實那是故宮的人給他端出來讓他看明白的。人家在故宮里擱了多少年,讓他看,這是永樂的盤子,又跟老師講的對得上,他沒有壓力,也不需要掏錢,當然覺得什么都明白了,可一實戰,徹底歇菜。
不貪才能成功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跟我一起玩古董的全被歷史淘汰了,不是下大獄就是吸毒,家破人亡,什么事都有。他們沒有像我這樣的。我沒賣古董,賣的人全是死,我不賣把我救了。
一旦進行古董交易,就會有人專門拆你的心理防線。買古董的人都貪便宜,你只要一貪便宜,自己就把防線拆了。所有被騙的人都會說:“哎呀,我當時腦子就不轉了,噴上迷魂煙了。”其實不是腦子不轉了,是當時腦子轉得快,凈想怎么賺錢了。所有的騙子都在一個地方下工夫,就是在怎么能讓你貪上。比如他們說從墓里挖出一百多個金佛,拿一個到銀行去賣,銀行工作人員當著你的面把錢一點,那邊還有一百多個呢,你肯定要犯貪。你戒不了貪,就不能玩古董。
要是人家說:“我賣誰也不賣馬未都,這主兒一分錢也沒讓我賺過,回回弄我一半死!”這路不就斷了嗎?在不離譜的前提下多給人一點兒,機會就全上你這兒來了。你買的是下一次的機會,光便宜有啥用啊?
我在這一行能有這個地位,是因為憑著良心說話。有一次拍賣,拍賣行說有件東西起拍價太高,要退回去。我問是什么,他們說是康熙仿成化的瓷器,不值4萬元。箱子打開一看,我就愣了,實際上是明代的。最后,這件瓷器以220萬元拍賣出手。我但凡有點私心,一蓋蓋子說退,然后問清楚是誰的,打個電話,4萬元匯過去,這東西就是我的了。但我受雇于人,絕對不會干這樣的事。
孟憲忠薦自《南華時刊·華人財智》